我们都一样读后感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读后感(优秀7篇)

时间:2023-10-14 13:16:35 作者:书香墨 评语寄语 我们都一样读后感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读后感(优秀7篇)

10.辩论是一种展现辩才和口才的机会。在辩论中,我们应该注重逻辑思维和说服力,因此在准备辩论时要注意提前准备好相关论据和证据。通过以下范文的阅读,我们能够感受到辩论的思路和技巧,培养自己的辩论能力。

我们都一样读后感篇一

有一件衣服,干净的衣服,

不被鲜血染红。

有一栋学校,一栋美丽的学校,

不被导弹炸翻。

有一间教室,一间明亮的教室,

不被炸成废墟。

有一个家庭,一个圆满的家庭,

不被坦克炸毁。

蔚蓝的大海永远是海鸥的乐园。

金黄色的沙漠永远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蓝的发黑的夜空永远是星星和月亮的家园。

绿茵茵的草地永远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我们都一样读后感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蔚、弋、频、茵”4个生字。

2、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懂得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志愿。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题设疑

1、板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齐读课题。

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可能会说:谁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和我们怎么样享受春天?如何享受春天?……

2、读书就要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答案就在诗歌当中。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己读读这首诗。

二、预习探究合作交流

1、出示导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象:读了这首诗后想想每小节写了什么?

战舰和水雷破坏了海鸥的乐园……

2、学生朗读,概括内容

请五位同学一人读一小节,其余同学注意听他们是不是都读通顺了,并且想一想每一小节写了什么?(每小节的内容是重点)

(每读一小节就评论)

三、品读体验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在读这些句子的时候,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出示“蔚蓝色的大海,是海鸥的乐园……”

师:是的,大海使海鸥快乐的飞翔,星星和月亮在夜空中是那么明亮……

2、出示:本来

师:如果加上了这个词语,你再读读,有什么不同?

3、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

出示:可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

(解释:不速之客:没有被邀请的客人,意料不到的客人。

频频:屡次、连续几次。)

4、面对这一切的转变,作者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

5、这四小节都有一句“这究竟是为什么?”

一起来读读它们的语气一样吗?

战争使蔚蓝色的大海再也不是海鸥的乐园,我们不禁疑惑:……

战争使绿茵茵的草地上再也没有了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为此我们悲愤:……

战争使很多人无家可归,妻离子散,我们要质问:……

战争使那么多人不能享受春天,不能享受快乐,我们坚决抗议:……

6、文中还从哪儿读出了作者对战争的憎恨?

出示:最后一小节,生读最后一小节。

7、提示:这里那句话让你有话想说?

师:真是让人揪心呐,仅仅只是一张

平稳的课桌,一间洁白的教室,在我们看来是再普通不过的,但是对于战火中的孩子们来说是何等的珍贵。

8、请带着你们所理解的伤心、难过、遗憾、悲愤的心情,再来读读这首诗,相信你们会读得更有感情。

指名读、男女读

9、这首诗歌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诗歌的写作特点很重要,所以此处修改)

前四段是并列的,最后一段是祈盼。

10、学到这里,你觉得享受春天就是享受什么?(板书:享受和平)

四、巩固延伸

1、虽然大家都希望和平,祈盼和平,但是很多地方仍旧战火连年,孩子们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他们因为战争而导致残疾,他们因为战争失去了父母,他们也因此失去了美好的童年,这些阴影在他们心中是永远挥之不去的。(出示图片,教师感情旁白)

于是1986年9月25日,世界各国儿童代表共聚美国纽约,共同签定了《儿童和平条约》,这条约表达了全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是全世界儿童至真至纯的心一起跳动的声音。

2、出示:《儿童和平条约》

一起来读一读,分角色。

五、小结。

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春天,这就是我们祈盼的春天,这就是我们呼唤的和平。

希望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和我们一样——齐读:享受春天

和我们一样——齐读:享受和平

板书设计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有平稳的课桌有洁白的教室

维护和平,还大自然以安宁

世界和平的祈盼

在鲜花中读书

作业设计:一。有感情的朗读并且背诵这首诗歌。

二自己试着写一首诗歌。

教后反思: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一首儿童诗,内容很简单,以一个孩子的视角,通过对大海、沙漠、夜空、草地等几个场景中被罪恶的战争破坏的描写,并在最后一节中发出祈盼,希望制止战争,维护和平,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诗歌语言真挚,感情丰富。虽然,我们身处和平之中,没有经历硝烟和炮火,但在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里学生已经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体验到了罪恶的战争使孩子失去了父亲的那种极其悲痛的心情。于是带着对战争间接的感受和体验,学习《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首诗歌,学生已不再难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通过课堂、通过文本、通过语言,让更多的人来呼唤和平,让战争远离明天的世界!

没有很好地运用课后安排的《儿童和平公约》进行激情拓展,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和平”。

我们都一样读后感篇三

青春这趟旅行有的不仅仅是匆匆行色,还有那被我忘在脚下的一路印记。

——题记

如果成长是一束单调的白光,那么他们教会我看出缤纷的彩带;如果成长是一阵聒嗓的嘈杂,那么他们教我听出悠扬的旋律;如果成长是一剂咸涩的苦药,那么他们教会了我品出绿茶的香醇。

教会我珍惜朋友

“学会珍惜身边朋友,否则命运会把他们安排到更会珍惜他们的人身边去。”子豪在初中时代曾有几个形影不离的好兄弟,他们三日一小聚五日一大庆,肩并肩看厌校园每一处风景,成为彼此都离不开的臂膀。可惜子豪却到了异地度过高中时代,看着兄弟们拜把子的照片里没有他,大伙聚在一起时没有他,曾经的日子只能一次次在他梦中萦绕。最后时光冲淡了彼此的交集,同学聚会上已融不进“兄弟”中去的他心痛如刀割。

读到这我泪如雨下,又何尝不是呢?友谊本身就是一朵需精心呵护才会永开不败的花,任何的不珍惜那会让它凋谢。曾经我也有过对友谊之花的一丝怠慢,让我只有捧着枯死的花瓣痛哭。打开我与他定格在多年前已泛黄的记忆,总能看到在放学后空荡荡的校园的树下,被树桠打散拉长的阳光照在我们争辩完数学题后红透的脸颊上,然后我们对视一笑。总能感到放学后我俩调皮地跑到郊外,这一座坟墓中穷行时对彼此的需要。后来我们三年初中这残忍的墙隔离,如今高二时我们又重逢一个班中。原以为这是再续友谊的开始,却没料到一堵无形的“柏林墙”已架在我们中间。每每面对着这位“陌生的挚友”,我心中只有隐隐作痛。

子豪教会了我珍惜朋友。是啊,友谊脆弱得根本经不起折腾,“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深厚友情也要用心经营,一个问候,一声祝福,一抹微笑也许就是友谊最需要的保鲜剂。

教会我永不言败

“永远不要对自己说失败,因为我们有的是扭转局面的能力。”这句话是子文见证“柳晴花明”的喟叹。高中学习初期,子文的数学成绩总逃不脱在两位数的低谷中徘徊。面对那爬满试卷的红叉和额头上滚烫的汗珠,他宁可咬牙坚挺也不准自己失败。从此他的身影闪动在教室与办公室中间,错题本一本接一本。上帝总会眷顾他不服输的骨气,终于他的数学成绩迅猛上升,在高考中取得了精彩的满分!

这本书,教会了我成长。原来成长是一曲优美的华尔兹,而我懂得了在跌宕有声的生活旋律中旋转出属于我的美!

我们都一样读后感篇四

苑子文,苑子豪,1993年8月2日出生于河北廊坊市,中国内地作家,20xx年分别以674分(苑子文)和683分(苑子豪)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其中苑子豪的数学成绩满分),因为他们积极阳光、健康向上的正能量形象被网友亲切地唤为北大史上最帅双胞胎,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我记得哥哥苑子文在文中写道:“这是最好的年纪,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可以勇敢地做你自己喜欢的事;又因为年轻,即使做错事,也会被原谅。所以啊,时间别花在犹豫和畏惧上,考虑清楚了就去做。人生没那么多“如果”和“万一”,要时刻保持渴望和战斗力。”弟弟苑子豪说:“再强大的人也会有软弱的一天,这世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硬汉或者铁娘子,那些都不过是遇到困难比普通人多挺了一会儿的人罢了。累了,就靠一靠,难受,就哭一哭,没什么坎儿是过不去的。相信我,见证你恋爱的,心疼你吃苦的,陪着你长大的,总会有人。”文豪兄弟说:“无论你现在的处境如何,都请不要轻易下结论。好的坚持,坏的请努力,你要看到别人的光芒,更要信仰自己的力量。我们每一点的付出,大多数的尝试,和所有的等待,都有意义。你要坚信努力的人会有好运气,肯付出就能冲出黑暗,漫漫长夜以后黎明终会抵达。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彷徨会怎样,我们都一样,只要努力,就会冲出黑暗,迎来光芒。

那时候你还年轻,以为别人对你好,别人就一定会对你好;以为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以为牵手就是永远,就是因为年轻,所有的悲伤和快乐都显得那么深刻,轻轻一碰就今天动地。时间在让你成长的同时,也让你看开了许多,没什么非你不可,也没什么不可失去,尽管艰难,依然坚强。

在《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中,大多数写的是兄弟两个关于生活的感悟和反思。全书共有十个人、十件事、讲述了20个关于勇气、成长与爱的正能量青春故事。每一个无比努力的日子都值得被记住,都需要用最大的努力过想要的一生。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在每一次阅读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在我迷茫的时候,失去目标的时候,想要放弃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文豪兄弟,他们给了看这本书的人一丝丝光明与方向,当然,也包括我。

我们都一样读后感篇五

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读后感,这本书是北大最帅双胞胎兄弟所写的,其中的一个个小故事温暖着你我他,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这是青年作家北大最帅双胞胎苑子文苑子豪的第二本书,我花了差不多4个小时看完的。

这样的励志书很多,心灵鸡汤、人生格言,像是之前看过的,类似的青年作家刘同所著的《谁的青春不迷茫》、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等,而这本《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却是让我更为感动,不光是作者自身的魅力,更多的是书中的正能量。

它像是在我迷茫时的指路灯、像是站在北京接口迷茫时为我指向的行人。

因为都是大学生,他们的经历你或许有、或许懂、或许期望有、或许未来才懂。

还记得高中奋战高考时,身旁的同学都在奋笔疾书,课间也总是一动不动,似乎是在刻意与别人比谁时间长一般,这时的我却熟视无睹的拿出平板电脑,肆无忌惮的玩起来,这便是高三的我,一个偶尔努力,偶尔拼搏,但还是改不了骨子里慵懒贪玩性格的高考生。

就这样,我的高考一塌糊涂,只进了一所普通的并不起眼的二本。

从此我的生活变了,我身边的朋友也变了,每个人的人生都向着不同的轨道前行,像是汽车行驶在四通八达的高架桥上,有的人开着跑车,在触及云端的道路上畅通无阻的行驶:有的开着普通的面包车,在中间层偶尔拥堵偶尔畅通的前进;而我属于最下面的那一层“失败者”,拥堵的道路让我看不见未来,找不到前进的动力。

那时我是多么羡慕朋友圈里的同学,曾经在一个班,是那么近、那么触手可及,如今变得像陌生人一样变得遥远,我只有通过朋友圈才能知道,奥,原来她获得了奖学金,原来他被选去参加全国比赛获奖了,原来他在大学里找到一个特别优秀的女朋友。

从那一刻开始,我感到危机,感到恐惧,因为我曾经熟悉的世界,熟悉的人都变了,只有自己还停留在原地不知所措。

在不甘和痛苦的心境中,我来到了大学,这所改变我的学校。

记得以前在网上看过,人只有在低谷才明白人生的真谛,才拥有奋斗的动力,养尊处优,一帆风顺会让人迷失自己,摔下来便会一蹶不振,我想这种低谷的感觉我算是体会深刻。

好在我开始把不满和愤慨转为改变的动力,我开始加入学生会、广播站、得到学长学姐的称赞后,我开始有了自信,当我第一次拿到奖学金,并每年都拿的时候,我开始相信自己也能做出点什么,再接再厉开始参加和举办各种文艺活动,开始试图改变自己的坏毛病,开始自学喜欢的韩语。

……这一切的一切,我都像向同学证明,我不比你们差,我也很好。

那时室友评价我说,“你是我见过的最有行动力的女生”当时我内心深处的声音告诉我,你所做的一切开始有了反应和回报。

可是在这个暑假,我开始迷茫彷徨,因为我知道尽管我做了这么多,别人也还是一句“她就是个普通的二本”,表面上我漠不关心,内心却无比挣扎,是啊,做这么多就是为了展现自己也能做的很好,可是有什么用呢?别人永远不会心疼你在普通学校做的努力、不会知道日日夜夜的辛劳、不会知道他一句无意识的话能让你在内心挣扎这么久,他们只关心表面的一切,学历无疑是最好的回答。

我开始决心着考研。

幸运的是,在之前我在网络上认识了苑子文苑子豪,这样优秀坚强充满正能量的男生无疑让我更加拥有想考研的冲动,看完《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原来他们也曾抓狂困扰、也曾想过放弃、也一路拼搏,他们不是上天的宠儿,上天只给予有准备的人机会,他们是幸运,但也是应得,因为坚持和信心才有了今天。

看完这本书,我内心有一个声音反复循环“是时候考研去北京看看了”。

或许你会迷茫、彷徨,不懂为什么人生一定要这么拼?为什么不给自己一点空间和余地去休息、享受?这一切的问题我只有一个答案:不甘。

不甘现实的束缚、不甘命运的不公、不甘结局的没落。

不过还好我们正年轻,还好我们还能选择,还好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

又是一本治愈系的书。

一个高中过去了,那段以为熬不过的时光匆匆就溜走了,却留下了一个改不掉的习惯,总喜欢借助一些温暖的文字来抚慰自己。

子文写的是“那些事教会我成长”,子豪写的是“那些人教会我爱”。

我记得第一次听到这话是在初中,看的第一本青春小说《夏至未至》里就出现过。

仍旧记得那是傅小司写给立夏和陆之昂的,也记得当时看到结局时浓重而无法晕开的悲伤。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这样吧,总有那么些人和事的`出现,是为了教会我们爱和成长。

只是有些人交错后就转身,有些人还会留在原地等。

然而,至今我依旧还没有学会的,就是淡而释怀。

对于“离别”,很多大道理都明白,却难以做到。

或许,在往后的日子里,一切都可以交给时间吧。

书里子文写了一篇文章,“有弟的哥哥像块宝”。

说实话,我真的还未见过有哥哥爱弟弟至此,无限的宠爱和包容,无限的照顾和关怀,“国民好哥哥”非他莫属了!子文说,当一个好哥哥,就是给予和陪伴,无限地给予和无限地陪伴。

每个女孩子似乎都想要一个哥哥,可以被宠爱,可以跟在他身后被保护,可以不用害怕黑暗。

然而,我在奢望中好像忘了自己是个姐姐。

如何当好我这个姐姐才是值得深思的吧。

一直以来都对鸣鸣心怀歉疚,但表达出来的方式却没有足够的温和。

总觉得自己很爱他,但爱表现在哪里,似乎又让我哑口。

或许,我现在的努力,可以向他许诺些什么吧……

“当你熬不下去的时候”是子文写家的。

家,总是需要离开后,才明白它的存在对自己的意义。

这时候,家,已经不再局限于那个几十平米的小房子了,连那座城市也一并成为了口中挂着的“家”,或者是那个有爱的气息的方向。

我在的地方离家那么近都免不了想念,真不知道四海求学的他们是鼓起了多大的勇气。

没有我在打理的家,是不是又乱得不成样子了?我说要把大学活成高中的模样,其实只是希望复制回家的频率罢了。

到大学一个月了,也不清楚自己在课堂上是否真的有学到东西,迷茫而彷徨。

自从加入了部门,每天都很忙,但一天下来也不知道自己忙了些什么,跟高中的充实的忙碌早已经不一样……似乎想要得到的东西很多,但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甚至不知道一路走来,自己是在得到还是失去,也不知道是该为了得到而开心亦或是为了失去而惆怅。

曾经的子文和子豪也像我一样吗?在远方的伙伴们呢,也一样吗?刚来的时候,常常跟自己对话,后来又忙到忘乎所以了。

不知道这样一直下去,是否还可以初心依旧,梦想如初。

我看见别人都很努力,所以她们是已经找到向前的路了吗?那我的呢?还要沉溺于悲伤、失落与缅怀中,和过去有道不完的别吗?我的大学,能不能也像子文那样独立而精彩?把未来还给未来,只要现在。

至少要狠狠地相信,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

“每个无比努力的日子都值得被记住,要用最大的勇气过想要的一生。”

该学到的,别忘了;该放下的,就释怀吧……

高中时,就在《求学》杂志上看到过这本书的作者,北大最帅双胞胎--苑子文、苑子豪兄弟俩。

当初的我也曾立志要上北大,选择复读也是为了这个梦想。

在我心里,这两个帅帅的大男孩简直是拯救了银河系才有这样的好命,我心里对他们充满着无尽的羡慕,期待自己有一天也能想他们一样:读北大,上节目,出书,自信阳光,温暖帅气。

可是梦想之所以称之为梦想,是因为它与现实之间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两次高考,说实话,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考的,现在想来,似乎一片空白。

北大,梦想,只能在梦乡游荡,选择现实,选择继续前行。

大学里,我曾试图融入这个大环境,试图学会一些人情世故,试图建立更多的朋关系,也想过要谈恋爱,可是,这一切,似乎通通都不像我以为的那样,它们并不能带给我更多的欢乐。

闲暇时光,除了听音乐,我会选择捧起一本书,来让自己的精神更丰富。

作者说,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

似乎很贴切呢!我们年轻,我们奋发有为,我们富有活力朝气,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

看起来这似乎就是我们的全部,但是,没有在深夜里听着歌流过泪的青春不算真正的青春,我们会迷茫,我们会彷徨,我们会忧伤,我们会困扰,而这,也是年轻的模样。

这本书是由苑子文和苑子豪兄弟俩分别创作,里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弟弟的故事,一部分是哥哥的生活。

读完之后,我才知道,他们,同样不是神的孩子。

他们也曾身材臃肿,不讨女生喜欢,最后减肥成功,成为了阳光帅气大暖男。

他们的学习也不是一直都优秀,自主招生的失败也曾让弟弟苑子豪跌入人生谷底,而哥哥苑子文的成绩一直都比不上弟弟,无形中的压力只要是学生,谁都懂。

上了大学的他们仍然继续阳光,继续努力,兄弟俩不仅写书,而一起上节目,还一起创业,大二就实现了经济独立。

外人看到的是他们的光鲜和成功,而这本书就是他们的现实和内心,青春和成长。

从他们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自己的青春,以及过去的、现在的、到来的那些成长。

北大,说出这两个字就觉得有一份冲动。

是的,我也许还没忘记当初对自己的承诺。

梦想与信念,就是有一种力量。

苑子豪说,有些梦想,纵使永远也没有办法实现,纵使光是连说出来都觉得奢侈,但如果没有说出来温暖自己一下,就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

梦想,有时虽遥不可及,但是,你可以一直向前。

对于爱情,年轻的我们总是充满着期待与幻想,期望甜蜜,渴望理解。

但是,在现实中真正想要拥有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青春年少的时光里,我曾暗恋过一个姑娘,高中念了四年,她的影子在我心里逗留了四年。

那时候,自以为是的用忽视和矜持吸引她的注意力。

那时候,自信满满的在校刊上发表大大小小的文章,希望她会看到。

那时候,一个人看着qq上与她的聊天记录,心里都会是欢喜的。

那时候,喜欢一个人,大概就是可以在有体育课的操场上一眼看到她,大概就是在没有老师的自习课上抬头一看,眼里就能拥有她的背影。

大概就是在期中期末的成绩单上除自己之外再格外看一眼的那个名字......

暗恋,可能本身就是一个人的事情,到了大学,渐渐的不再联系,偶尔谈起,得知她又交了新的男朋友,心里的也没有太太波澜。

在年少的时光里,我们都年轻过。

大学里,我遇到过很多姑娘,心里却难有当时的那种悸动和冲动。

即使走的近,走的近也就越发发现之间的不适合。

单身的日子除过唱单身情歌之外还是不错的,拥有的自我更多。

他们在书中告诉学弟学妹说要珍惜单身的日子。

真正的爱情不是为了填补空虚,排解寂寞,而是为了让彼此都感到充实和鼓舞,最好的恋爱是一起成长,是学会独立和相互体谅。

是的,我觉得爱情不应该是死去活来,唯唯诺诺,而是让彼此都变得更好。

在时光中无畏前行,我希望,可以遇到一个温暖阳光的人,让彼此的生活都更有意义。

《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年轻人的书年轻人读,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但是我们懂得前行,理解梦想,学会了坚持,我们终将成长。

当有一天,我们被困难击碎后又得以重建,被孤独驱逐之后又得以重返,被失败嘲笑之后又得以重来,我们才会知道,我们早已刀枪不入,总有一天,我们会愿意谢谢伟大的时光,和伟大的我们。

在这个缺乏信仰的年代,年轻的我们虽然彷徨,但是我们信仰温暖,信仰自己的力量,因为,我们都一样。

我们都一样读后感篇六

我读了《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后,颇有同感。

是呀,就是因为战争,使蜥蜴和甲虫的梦幻打破;就是因为战争,使星星和月亮的家园变得不安宁;就是因为战争,使绿茵茵的草地上看不到快乐的足球。

战争是多么可怕,和平是多么美好。和平,你快现身吧!

让海鸥重回乐园;让蜥蜴、甲虫再在他们的天下逞威风;让安宁再回到星星的家园;让足球欢乐地滚动在草地上……让人类再受到幸福的灌溉,千万别让战争的风浪把我们冲走!

人类,醒悟吧!战争有什么好,仅仅是为了争夺一块“宝地”、拿到什么好东西。就算你成功了……但是,你想过没有,会有多少兄弟姐妹会为之而惨死!

让我们停止战争吧!开始和平的幸福生活吧!我等待着……

我们都一样读后感篇七

读了《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篇文章之后,我觉得这篇文章和好几场残酷的战争密切相关。

前四个自然段写了战争把平静的大海弄得凶猛暴烈,不得安宁;战争毁坏了蜥蜴和甲虫的天下,把沙漠弄得一片大乱;战争把蔚蓝的天空变成了发黑的天空,把星星和月亮搅得很不安宁;战争阻挡着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的脚步。战争是多么残酷,战争是多么可怕,战争落到哪里,哪里就不得安宁!

生活在战火中的孩子,是多么渴望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美丽的四季;生活在战火中的孩子们多么渴望拥有安宁,拥有幸福!现在的我们是多么幸福,没有战争,只有平静,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我们想要的是一个没有战争和武器的星球,我们要除掉疾病和破坏,我们再也不要憎恨和饥饿,再也不要无家可归。我们要消除这一切!我们要共同欢乐,共同游戏,共同欢笑,共同工作,互相学习、探索和改善大家的生活!抓住我们的欢笑和想象,我们在一起,和平就是可能的!

从这一刻起,让我们共同为和平畅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