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功勤奋名人名言事例 奋斗从而成功的名人事例(优秀5篇)

时间:2023-10-01 19:39:14 作者:梦幻泡 活动总结 最新成功勤奋名人名言事例 奋斗从而成功的名人事例(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成功勤奋名人名言事例篇一

他刚上初中的时候,父亲因劳累过度不幸染上肺病,他一边照顾父亲,一边拼命温习功课,然而父亲还是没能熬过去。作为长子,他不得不无奈地结束学业,挑起赡养母亲、抚育弟妹的重担。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舅舅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学徒。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达公司、最后一个离开公司。他坚信,建立更好的自己,才能建立更好的未来。后来,他的名字被世人熟知,他是全球华人首富李嘉诚。

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很长一段时间家里一天只能吃两顿,即使是两顿,还都是汤汤水水,根本填不饱肚子。他九岁才上学,念到十四岁,因为家境实在太艰难,不得不辍学回家。母亲向生产队申请领养了一头牛,于是他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当放牛娃,他一天能挣两个工分。他知道唯有知识能改变命运,于是他一边放牛,一边如饥似渴地读他能借到的所有的书。后来,他创办了福耀玻璃集团,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制造商,他叫曹德旺。

他初中毕业以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在舟山马目农场当起了挖盐工,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海滩上挖盐、晒盐、挑盐。单调的生活让他很失落,他总想着要出人头地,可是现实却给了他狠狠一击,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他就四处找些书来看,希望能从书里找到出路。一起挖盐的工友瞧不起他,工作累得要死,还装什么清高看书。工友的挖苦激起了他对成功的强烈渴望。后来,他成为了娃哈哈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他叫宗庆后。

成功勤奋名人名言事例篇二

不断的奋斗就是走上成功之路。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名人奋斗成功的事例,欢迎阅读!

艾伦13岁时,父母离异,她选择跟着妈妈一起生活。婚姻的失败与生活的压力,让艾伦的妈妈患上了重度抑郁症。一天早上,艾伦洗漱完毕准备到厨房去做早餐,刚走到厨房门口,她就看到母亲站在厨房的操作台前,这让她很疑惑,妈妈已经很久没有给她做过早餐了。艾伦悄悄走上前去,看到妈妈正准备用水果刀割腕,吓得她立即上前从妈妈手中抢走了水果刀。从此,艾伦将家里的刀子全部藏了起来。

为此,艾伦专门请教过医生。医生告诉她,要多开导病人,多给病人带来欢乐,以缓解病人的抑郁情绪。艾伦听从医生的话,每天放学回家都要给妈妈讲讲学校里的事,一开始妈妈毫无反应。为了引起妈妈的注意,艾伦就在语言与动作上下功夫,她发现故事讲得越幽默越能引起妈妈的注意。之后,艾伦将取悦妈妈作为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事情。

艾伦经常看书,好从书中发掘有意思的事情讲给妈妈听。时间久了,这看似无意的举动,不仅让妈妈的病情得到了缓解,也让艾伦的口才得到了锻炼。从此,她爱上了这种表演形式。在学校的晚会上,她常常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编成脱口秀表演给大家。

大学一年级后,因为交不起学费,艾伦被迫选择了退学。为了维持生计,她开始四处打工,做过饭店的服务员、女领班、酒保,还做过油漆工,卖过吸尘器。一天,她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家咖啡馆正在招聘脱口秀演员,她很兴奋地前去应聘,并幸运地被录取了。但是没过多久,她就因为观众不认可而丢了这份工作。

看到艾伦因为丢了工作十分沮丧,妈妈安慰她说:“我曾经看过的一本书上说,每一次挫折都是一种成功。因为你在这次挫折里,明白了下一次怎样才不会重蹈覆辙。日积月累,挫折就成了你成功的奠基石。”艾伦听了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于是重新鼓起勇气去找她喜欢的脱口秀工作了。

在艾伦不懈地坚持和努力下,20世纪80年代,她开始随所在的俱乐部到美国各地演出脱口秀。一天,她在电视上看到电视台要举办喜剧小品大赛的消息,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在这次大赛上,艾伦凭借机智的幽默和精准的表演一举夺魁,赢得“全美最搞笑的人”的称号。从此,艾伦的舞台从俱乐部转移到了电视台,她也从一个俱乐部里的表演者一步一步地走进了喜剧演员的队伍。

之后,艾伦凭借丰富的知识面与富有特色的机智幽默,被很多美国着名的电视脱口秀节目邀请做主持人的搭档,还参演过一些电影。可是她一直都是配角,这一度让她非常沮丧。

1994年,艾伦出演了以她名字命名的电视剧《艾伦》。她的戏剧才华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并且获得了两项美国艾美奖提名。2003年,艾伦终于以自己的实力,争取来一档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脱口秀节目——ellen。这个节目一经播出便得到了很好的收视率。

正所谓天道酬勤。如今,艾伦已经赢得了14个艾美奖。在2013年福布斯全球100名人榜中,她排名第10。迄今为止,艾伦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主持过奥斯卡奖、格莱美奖和艾美奖的主持人。

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遇到挫折。有人将挫折当作绊脚石,退回了原点,而有的人却把每一次挫折都化作继续前进的动力,最终迈上了成功的阶梯。

英国的作家和诗人,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人,但又有几个人真正知道成名前的学习环境呢?原来只不过是替人看管马匹的,剧院中的打杂工而已,但他不因身处逆境而,而是一有空闲便从剧院的门缝和小孔里偷看戏台上的演出,他凭着这种执着的“偷学”精神,终于使自己闻名于世。

,西汉著名大史学家。意外,使他身受“”,但他并没有被逆境击倒。出狱后,以惊人的毅力,忍受残体的折磨,终于完成了的我国第一部,被称之为“史家之,”,后世称之“之父”。

是英国杰出的、,出身贫寒,生活条件恶劣,但他没有因此而,15岁时便离开家乡自谋生路,在给一个学校校长当助理12年里,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写下了“午夜方眠,黎明即起”的座右铭激励自己。经过艰苦的努力,积累了大量的,28岁时发现了,创立了和“”,提出了。他的杰出贡献,被的高度赞扬为“学之父”。

在他开着用卖报纸的钱赚来的白色宝马车,后座载着三部电脑,成为得克萨斯大学一名另类的大一学生后不久,他认识到电脑将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工具,自己正在面临一个很大的机会。当时,电脑界包括苹果电脑和ibm等所有的大厂家都选择通过经销商来销售电脑,但迈克尔戴尔则想凭借直接销售这种更有效率的方式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价值及服务,并希望借此成为这一行的佼佼者。1984年,迈克尔戴尔从学校退学,在奥斯汀一个约93平方米的办公室开设了自己的公司,命名为“戴尔计算机公司”。

支撑学生时代的迈克尔戴尔鼓捣计算机的资金,来自于他从16岁开始的一份卖报纸的业余工作。那年夏天,他负责为《休斯敦邮报》争取订户。报社交给他一个厚厚的电话号码本,让他打电话去向顾客推销。但迈克尔戴尔不久就在推销中发现,有两种人几乎一定会愿意订阅报纸:一种是刚结婚的,另一种则是刚搬进新房子的。接着,他调查后发现,情侣在结婚时一定会在法院登记地址,另外有些公司会按照住房贷款额度整理出贷款申请者的名单。于是,他想办法搞到了周围地区这两种人的资料,直接给他们寄信,提供订阅报纸的资料。通过这种方式,迈克尔戴尔当年挣到了1。8万美元,这不但使他有能力购买更多的计算机,也启迪他日后创造了“比顾客更了解顾客”的市场细分战略。

成功勤奋名人名言事例篇三

学习需要勤奋。勤奋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无数与勤奋有关的事例历来为人们称道。本站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靠勤奋成功的名人事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先生开始很恼怒,但不久还是被诸葛亮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对他更关心,更器重,对他的教育也就更毫无保留了。而诸葛亮也就更勤奋了。通过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一带饱学之人。

牛顿十六岁时数学知识还很肤浅,对高深的数学知识甚至可以说是不懂。“知识于积累,聪明来自学习”。牛顿下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攀上数学的高峰。在基础差的不利条件下,牛顿能正确认识自己,知难而进。他从基础知识、基本公式重新学起,扎扎实实、步步推进,直到掌握要领、融会贯通。遂之发明了代数二项式定理。传说中牛顿“大暴风中算风力”的佳话,可为牛顿身体力学的佐证。有一天,天刮着大风暴。风撒野地呼号着,尘土飞扬,迷迷漫漫,使人难以睁眼。牛顿认为这是个准确地研究和计算风力的好机会。于是,便拿着用具,独自在暴风中来回奔走。他踉踉跄跄、吃力地测量着。几次沙尘迷了眼睛,几次风吹走了算纸,几次风使他不得不暂停工作,但都没有动摇他求知的欲望。他一遍又一遍,终于求得了正确的数据。他快乐极了,急忙跑回家去,继续进行研究。有志者事竟成。经过勤奋学习,牛顿为自己的科学高塔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不久,牛顿的数学高塔就建成了,二十二岁时发明了微分学,二十三岁时发明了积分学,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孔子一生勤奋学习,到子晚年,他特别喜欢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学起来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复诵读,一直到弄懂为止。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书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既笨又重。把许多竹简用皮条编穿在一起,便成为了一册书。由于孔子刻苦学习,勤展书简,次数太多了,竟使皮条断了三次。后来,人们便创造出了“韦编三绝”这句成语,以传诵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

明朝着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有一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战国时期东周洛阳乘轩里人,字季子。苏秦是洛阳人,虽然出身寒门,却怀有一番大志。他跟随鬼谷子学习游说术多年后,看到自己的同窗庞涓、孙膑等都相继下山求取功名,于是也和张仪告别老师下山。张仪去了魏国,而苏秦在列国游历了好几年,但一事无成,只得狼狈地回到家里。

苏秦回到家中,他的哥哥、嫂子、弟弟、妹妹、妻子都讥笑他不务正业,只知道搬弄口舌。苏秦听了这些嘲笑他的话,心里感到十分惭愧,但他一直想游说天下,谋取功名,于是请求母亲变卖家产,然后再去周游列国。

苏秦的母亲劝阻说:“你不像咱当地人种庄稼去养家口,怎么竟想出去耍嘴皮子求富贵呢?那不是把实实在在的工作扔掉,去追求根本没有希望的东西吗?如果到头来你生计没有着落,不后悔么?”苏秦的哥哥、嫂嫂们更是嘲笑他死心不改。

苏秦知道自己这么多年来很对不起家人,既惭愧,又伤心,不觉泪如雨下。但苏秦扬名天下的雄心壮志仍然不改,于是闭门不出,取出师父临下山时赠送给他的礼物——姜子牙的《阴符》,昼夜伏案攻读起来。

苏秦经常自勉说:“读书人已经决定走读书求取功名这条路,如果不能凭所学知识获取高贵荣耀的地位,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想到这些,苏秦更加忘我地学习起来。

为了抓紧时间学习,苏秦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读书时,把头发用绳子扎起来,悬在梁上,如果自己一打盹,头发就把自己揪醒。夜深的时候,如果觉得自己困了,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这样就能保持清醒。这就是成语“头悬梁,锥刺股”的由来。

成功勤奋名人名言事例篇四

天才由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要想成功,离不开勤奋的支持!本站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名人靠勤奋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诺贝尔到了8岁才上学,但只读了一年书,这也是他所受过的唯一的正规学校教育。到他10岁时,全家迁居到俄国的彼得堡。在俄国由于语言不通,诺贝尔和两个哥哥都进不了当地的学校,只好在当地请了一个瑞典的家庭教师,指导他们学习俄、英、法、德等语言,体质虚弱的诺贝尔学习特别勤奋,他好学的态度,不仅得到教师的赞扬,也赢得了父兄的喜爱。然而到了他15岁时,因家庭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兄弟三人只好停止学业。诺贝尔来到了父亲开办的工厂当助手,他细心地观察和认真地思索,凡是他耳闻目睹的那些重要学问,都被他敏锐地吸收进去。

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1850年,他出国考察学习。两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去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由于他善于观察、认真学习,知识迅速积累。很快成为一名精通多种语言的学者和有着科学训练的科学家。回国后,在工厂的实践训练中,他考察了许多生产流程,不仅增添了许多的实用技术,还熟悉 了工厂的生产和管理。

就这样,在历经了坎坷磨难之后,没有正式学历的诺贝尔,终于靠刻苦、持久的自学,逐步成长为一个科学家和发明家。

来到清华工作,是华罗庚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他的数学生涯也真正从这儿开始。

从初中毕业生到一个大学教师,华罗庚只花了六年半时间。他后来对友人说:“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时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才觉得安心。”华罗庚在清华大学的4年中,在数论方面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自修了英、法、德语。25岁时他已成为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华罗庚迅速由助理提升为助教、教员,以后又被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聘为研究员。

华罗庚从不迷信天才,认为:“天才由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他提出“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而终”的名言,作为对自己的告诫。直到他逝世前不久,还这样写道:“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向未来,勤能补拙是良剂,一分辛苦一分才。”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是“天才来自勤奋”。

孔子的母亲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教他读书识字,到四岁的时候,他已会念百余字了。 有一天,他的妈妈说:“昨天我教你的字会背了吗?” 孔丘说:“都记住了。” 妈妈说:“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孔丘睡觉,是和哥哥在一起。这天晚上,他钻入被窝后对哥哥说:“哥哥,妈妈教给你的字都记住了吗?” 哥哥道:“都记住了。你呢?”

孔丘说:“我已经练了多遍,也许都记住了,可又没有把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会的,娘一定非常伤心和难过。不行,我一定要起来再多练几遍。” 哥哥被他这种刻苦学习、孝顺母亲的精神所感动,心疼地说:“天气凉了,别起来练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写吧。我能觉出对错,也好对你写的做个检查!” 于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写了起来。每写一字,就念出声来。可这声音越来越轻,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声音也听不到了。哥哥验完他的最后一个字,听着他那均匀的呼吸,望着他甜中带笑的睡容,既心疼又爱怜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在母亲考核时,他一遍通过。母亲惊喜道:“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只过了一天,就如此滚瓜烂熟,将来准能干大事啊!”

孔丘望着母亲欣喜的面容,高兴地笑了。然而在这微笑中,却伴着两行泪水。

站在旁边的哥哥,深深地理解他,知道在他超人的天资背后,更多的则是弟弟那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勤奋的汗水。

成功勤奋名人名言事例篇五

8年前,她为了一段纯美情缘放弃了大学生涯,放弃了理想;8年后,她为重新追寻自己的梦想,放弃了月薪高达4万的房地产公司销售总监职务。

去年年底,上海举办的“中法艺术的碰撞与融合”展览会,竟成了时装界上流社会的一件盛事。大厅里,灯火辉煌,异彩缤纷,所有展品都是中国和欧洲艺术家的精髓之作。一件大红色中西合璧的旗袍尤其夺人眼球,引来无数欧洲名流驻足观望。

这件旗袍是由曾亲手替妮可·基德曼、麦当娜和迈克尔·杰克逊等世界巨星制作过礼服的威廉先生负责缝制的,而旗袍的设计者竟然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大二女学生杨蝉蔓。

舍弃理想,只为纯美情缘

8年前,19岁的内蒙古女孩杨蝉蔓怀着对服装设计的热爱,怀着满腔热情,考入了内蒙古经贸外语学院,攻读服装设计专业。

接下来,只要在学校开的大会上,杨蝉蔓就能见到许磊。他苍劲有力的书法,博学多才的诗词,让杨蝉蔓对他青睐有加,也对他有着某种期盼。而才气过人的杨蝉蔓也像磁石一样吸引着许磊。

一次画展,许磊终于鼓起勇气给杨蝉蔓打了电话,邀请她一起去看。当一袭白色连衣裙的杨蝉蔓飘然而至时,许磊显得有些手足无措。看完画展,两人一起回家。过马路的时候,体贴儒雅的许磊第一次挽了她的腰,把她轻轻地贴在自己身上,生怕她有些许的闪失。

夜晚,在朦胧的灯光下,杨蝉蔓情不自禁地凝视着许磊,眼里充满了柔情。而许磊也同样深情款款地望着杨蝉蔓。突然,他叹了一口气,把话题转移到了个人问题上。“我已经有家了,结婚后才考的大学。”一语惊醒了杨蝉蔓,她傻傻地站在原地,只把美丽的眼睛瞅着许磊的面孔,眼睛里滚出了两行泪水。她知道自己已经无可挽回地爱上了眼前的这个男人,而这个男人也应该是爱她的,恨只能恨自己没有早些认识对方。

然而,现实却是那么残酷。心爱的人近在咫尺,她却只能以朋友相对。和许磊相处的半年里,她想尽量控制自己的感情,但她却无可奈何地发现自己越来越爱这个男人了,即使上课,也满脑子都是许磊的影子,根本无法专心学习。有时候她竟然觉得自己痛不欲生。

当时的她或许真的是太年轻了,也太任性了。反复思考后,她选择了逃避,她决定放弃自己热爱的专业,辍学回家工作。她觉得只有离他远远的,才能忘记他。

专业课老师舍不得杨蝉蔓就这样放弃学业,极力挽留她:“你真的很有天赋,中途退学实在太傻了。”可此时,杨蝉蔓已经铁了心要想解脱自己,她坚定地对老师说:“现在我实在无法继续学业,但以后我一定会圆设计师这个梦的。”

一个月后,杨蝉蔓在内蒙古找了一份秘书的工作。每天上班,除了写黑板报,给领导写一些报告,就是坐在办公室里听阿姨大婶们唠些家长里短的事儿。每个月的工资是80元。

那时候,杨蝉蔓最爱买书,对这个花一样年龄的女孩来说,每天在办公室里唯一的乐趣就是看书。书里面有很多外面的世界,有许多能给她带来新奇感的东西。有意思的是,她买的书,封面设计一定要是很漂亮的。读了那么多书,她一直非常向往出去闯一闯。

天道酬勤,一个月卖掉1200万的房子

,杨蝉蔓孤身一人,随着一波高过一波的打工浪潮来到了北京。她希望能够闯出一些名堂,更希望能够圆自己的设计师梦想。

可是,到了北京她才知道学费的昂贵,中央美术学院的进修班单学费就要好几万。迫于生计,杨蝉蔓只能选择先赚够钱,再实现自己梦想。

生活就是这样,永远有遗憾的地方,不完美的地方,一切就看你怎么样取舍!

为了省钱,她找了一家廉价的招待所,和3个女孩合住一间屋子。然而,北京的物价之高是她始料未及的,即使是这么一间设施简陋的招待所,4人分摊下来也要400元一个月。400元,相当于她在内蒙古工作时5个月的工资。

刚安顿下来,杨蝉蔓便开始四处奔波,寻找工作。一番苦寻,终于在人才市场看到一家房地产公司急招售楼小姐。这家公司包住宿,有班车接送,提供三餐,只需付10元一天,但上班必须穿职业装。她暗自窃喜,不管工资多少,至少能省掉400元的房钱。于是,就这个简单的理由,让她跨入了房地产行业。当然,那时的杨蝉蔓肯定没想到,自己日后会在这个行业做得风生水起。

培训了几周后,她开始正式上班。售楼小姐的工作远没有杨蝉蔓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每天早上8点30分准时上班,下班却没准点,有客户就要陪着,毕竟销售是工作的重点。

她刚开始售楼时就面临了危机,整整半个月都没有出单,每天都在望眼欲穿。如果这个月一套房子都没有卖出去,就意味着她自动下岗了。就在她觉得自己快坚持不了的时候,有个客户意外地让她看到了希望。

来的是一对中年夫妇,山西人,想咨询一下别墅。因为山西离内蒙古很近,杨蝉蔓觉得他们特别亲切。聊着聊着,三人就把话题扯远了。销售总监在一旁干着急,但又不能上前插话。已经开盘半个月了,卖出去的全都是公寓,销售总监多么希望能够销出去一套别墅,给大家鼓鼓劲啊。

2个小时过去了,大家都为没有经验的杨蝉蔓捏着一把汗。到了第三个小时,突然,那对夫妇叫了起来,“光顾着聊了,都忘了问房子的事情。”杨蝉蔓这才如梦初醒,赶紧开始为他们介绍房子。没想到,夫妇俩询问了一些情况后,当即决定买一套150万的别墅,一次性付清全款。

杨蝉蔓喜出望外,眼里放光,激动得连填写合同的手都在发抖,一连写错了7份合同。合同管理员不得不向她发出最后通牒:“你都破了公司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再写错可不能再领了。”

这对山西夫妇刚一离开,售楼处的人一下子欢呼了起来,这可是个里程碑啊。此时,杨蝉蔓找回了自信,她告诉自己,只要敢想,成功就会实现。

每天,杨蝉蔓都穿梭于售楼处、样板房和工地现场三点之间,陪着客户看房子,解答疑问。陪客户看房很辛苦,每次都要一二个小时,一天要好几次,要爬数不清的楼梯。有些客户自己看完,又陪太太看一遍,陪父母看一遍,陪朋友看一遍……大约要花上一周的时间。

为了有好的业绩,杨蝉蔓都快不知道什么是放假了。

一个月到了,销售成绩发下来,杨蝉蔓自己都吓了一跳。她竟然排第一,成了“销售明星”,总共卖掉了两套别墅,两套洋房,近400万元,光提成就拿了1万多。

几次成功的售楼,让她总结出一条经验:不要放弃任何机会,总会有一个机会让你成功。抱着这个信念,杨蝉蔓决定大干一场。

5月,她跟踪服务一个曾经打电话来咨询的客户。然而,回回打电话到他家,回回无人接听。许多同事都劝她放弃,那个客户可能已经搬家了。但她依然坚持,足足打了近3个月电话。

终于,电话打通了。原来,那个客户出国了,回国当天就接到了杨蝉蔓的电话。当听说这个女孩竟然往他家打了3个月电话的时候,这个客户惊呆了,半天没说出话来,他难以置信还有那么执着的人。当天下午,他就赶到了售楼处,点名要杨蝉蔓接待他,简单咨询了一下,就买了一套大房子。苦心没有白费,杨蝉蔓长长舒了一口气。

由于客户的口耳相传,杨蝉蔓房子越卖越多,她能在一个月里卖掉1200万的房子,在房地产界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许多客户慕名前来,即使多等会儿,他们也指名要杨蝉蔓接待。短短的几个月,她在北京站稳了脚跟。

,杨蝉蔓跳槽进了另一家房产公司,任销售总监,月薪令人羡慕地升至4万元。

放弃4万高薪花季女孩追梦上海

手中的积蓄一天天增多,可杨蝉蔓却一刻不得闲。骨子里那种要强、不甘于落后的心态使得她拼命工作。即使过年,她都放弃和家人团聚,因为那时候可能会多卖掉几套房子。

然而,工作中毕竟有太多艰辛的阴影遮蔽了快乐的阳光——这时候的杨蝉蔓终究也难说是幸福的。

每天上班她都在不停地说话,以至于到了下班,她已经累得不愿意开口。坐出租车回家,一上车她报了地址,脸就一板,闭上嘴巴望着窗外,车里的气氛异常凝重。有一回,一个司机实在忍不住了,对她说:“年纪轻轻的,想开些,事情再大也能解决。”说得杨蝉蔓哭笑不得,只能谢谢这位好心的司机。

其实,杨蝉蔓最大的不快乐是因为在她心底一直有一个梦想,她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可能会去实现它,又或者自己永远会做着这份谈不上喜欢,只为挣钱的工作。

这是一所面向社会招生的时装设计学院,专业课由法国一流的服装设计师执教。每年学费是4.5万元,学制3年。早在5年前,如此高的学费在杨蝉蔓看来绝对是个天文数字。但对现在的她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了。她想做的,就是把自己锤炼成一个优秀的服装设计师。

她毅然做出了决定——去上海,学设计。

秋天,杨蝉蔓一头精心烫染过的飘洒长发出现在了上海大学巴黎时装学院。25岁的年纪,杨蝉蔓眉间眼角的沧桑却平添了几分女人味。这回,她是“追梦”来的。

尽管杨蝉蔓已经扔开时装设计有四、五年之久了,但当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后,脑子里就不再是空白的了,灵感会随即产生,重新拾回专业的她可谓得心应手。

杨蝉蔓的设计专业水平在班里是非常突出的,她的设计常被挑选出来挂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展览。第二年6月,德国籍的时装设计专业教授西比尔把她叫到了办公室:“cici(杨蝉蔓的英文名),我觉得你确实很有天赋,我可以把你推荐给一个法国朋友。但7月前你要做一个作品,我要带给他看。不过这件事情你要保密,我不想让其他同学觉得我对你偏心。”西比尔用信任的眼光看着杨蝉蔓。

这位可敬的德国女教授曾经是世界顶尖品牌纪梵希工作室的著名设计师,能得到她的认可太令杨蝉蔓振奋了。离开办公室,她飞快地回到住处,满脑子都是设计的灵感。每天她都工作到深夜,就是躺在床上,脑子里飞出来的也都是设计图,几乎夜不能寐。3天内杨蝉蔓完成了50多幅设计图,她不喜欢用电脑画,每幅图都是手绘的。等设计图完成了,她的手都肿了好几圈。

西比尔拿到设计稿时,心里不断地赞叹杨蝉蔓的设计天分,暗自庆幸没有选错人,她很用心地提出了修改意见,帮助杨蝉蔓一起潜心钻研如何才能设计出打动欧洲人的作品。她的话并不多,但句句说到点子上。她的经验听完后让杨蝉蔓觉得有了许多具体的收获,好比递出的一杯水,杯子并不华美,而那水却美若甘露一般。

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杨蝉蔓终于把3个系列,20多套衣服的成品画册制作了出来。西比尔拿到画册,郑重地向杨蝉蔓承诺:“我会印成3份,分别推荐给在法国开公司的朋友,巴黎大学的校长和英国圣马丁学院。相信你自己,一定可以的。”

峰回路转设计师梦“花开上海”

上海的7月,已经是炎风酷日的盛夏了,湛蓝的天,仅有几朵不动的白云。当杨蝉蔓仍然沉浸在完成作品的喜悦中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把她从幸福的巅峰抛向了地狱之门。

她像发疯似地到处订机票,可问遍所有的航空公司都已经没有当天的机票了,就连火车票也售完了。情急之下,她直奔火车站,买了一张站台票,冲上火车,补了张站票。

从上海到内蒙古,火车需要开32个小时,站在晃荡的车厢里,杨蝉蔓觉得上天在惩罚自己,6年来,自己有太多的机会把父母接到身边,让他们享受好日子。可任性的自己为了业绩,为了金钱的诱惑,就连过年也不回家,想想妈妈该是多么渴望自己能回去陪她啊。

一站到了,一个旅客下车,让杨蝉蔓有了个座位。她依然不吃不喝,怔怔地坐着,只有眼泪在无声无息地流着。她想,只要妈妈还活着,任何代价任何条件都在所不惜,就是让她放弃工作放弃梦想,天天在家陪妈妈,她都愿意,只要能弥补这几年的缺憾。

母亲遭遇车祸去世,让杨蝉蔓一夜之间成熟了许多。母亲生前辛辛苦苦,没有好好享受生活,就连一句话都来不及交待,让她深刻领悟了人生苦短的含义。她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要成功就要尽快,妈妈已经看不到了,我一定要让爸爸看到,享受到。

仿佛是为了弥补命运对杨蝉蔓曾经的残忍,在家休养了3个月后,杨蝉蔓意外地接到了一个从上海打来的电话。听完电话,她激动得珠泪盈眶。

原来,西比尔老师把杨蝉蔓的作品推荐给法国的朋友后,朋友赞不绝口,立即委托驻上海的分公司邀请杨蝉蔓参加11月底在上海举行的“激醒:中法艺术的碰撞与融合”展览会。这是次非同寻常的展览,入选的10位服装设计师大多为欧美和日本的一流时装设计师,内地只有杨蝉蔓一人获此殊荣,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啊。

杨蝉蔓连夜整理好行李,赶到上海。她全力以赴,筹备资料。上海的公司也向她伸出援助之手,除了给她提供面料外,还支援了大部分的制作费用。那么好的待遇,是那些欧洲设计师也没有享受到的。

杨蝉蔓的设计是一件中西合璧的旗袍,正面看,保守的立领;转身瞧,腰背间大块的镂空。肩、腰和裙摆3处,极具立体感的大朵同色玫瑰拼花热烈绽放。她是从一把紫砂壶的图案中获得了玫瑰花的灵感,为了证明中国元素不仅只有“刺绣加织锦缎”,她想到了中国传统工艺——补花。而旗袍的颜色,最后选定了红色,不仅仅因为红色是中国的传统颜色,更重要的是刚去世的妈妈最喜爱的是红色。

唯一能够制作补花的北京老艺术家李平,听了杨蝉蔓的构思后,一口答应一个星期内为她赶制出3朵补花,而且不计酬劳。

而更幸运的是,制版课老师威廉答应帮她负责成衣。威廉老师曾经亲手替好莱坞众多一流影星和世界顶尖明星制作过晚礼服,包括妮可·基德曼、麦当娜和迈克尔·杰克逊等,能得到他的垂青,杨蝉蔓觉得无比荣幸。

展览上,许多欧洲的社会名流,驻足在这款精心设计的旗袍前,无数的聚光灯也对准了这件凝聚了设计师心血的旗袍。杨蝉蔓欣慰地笑了,她成功了。

偶尔,杨蝉蔓也会想,要是当年继续在房地产界,她现在应该会过着荡气回肠,挥金如土的日子。但那样的她一定不会快乐。如果让她重新选择,她还是会选择服装设计,因为现在这种快乐的感觉让她珍惜。她希望有一天能到英国圣马丁学院深造,跻身世界一流的服装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