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用房清理整改自查报告 办公用房清理自查报告(精选10篇)

时间:2023-09-04 18:10:35 作者:GZ才子 工作报告 办公用房清理整改自查报告 办公用房清理自查报告(精选10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办公用房清理整改自查报告篇一

xx镇机关实有人数87人,其中正科级4人,副科级10人,其他55人,含行政事业在编在岗人员53人、大学生村官7人、公益性岗位1人、三支一扶2人、西部志愿者2人、县水利局驻镇水务中心3人、县畜牧局驻镇动检3人,办公用房总面积580.5平方米。

(一)办公楼兴建上:

本单位现有办公楼一栋,系1993年启用,无在建办公楼。

(二)办公用房自查结果: 对于本单位领导干部办公用房进行了严格的审查,腾退、规范了部分超标准的办公用房。目前,单位领导及同志干部办公用房在装修程度、面积上全部符合标准。

(三)办公用房使用面积:

我单位对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办公用房也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力求让每个领导干部都只能有一个办公地点,其他同志和单位的办公用房都不超标准。

到目前为止,我单位在办公楼、办公室等方面全部达到《通知》标准无超标准现象,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立健全机关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使用的相关制度,确保机关办公用房建设管理工作严格规范。

xxxxx

20xx年xx月xx日

办公用房清理整改自查报告篇二

我乡及时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传达了县委《关于开展全县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清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成立了由乡委书记邓运周同志任组长、王丽强乡长任副组长、各部门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切实保证乡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的全面清理。按照“从严要求、从严把关、从严管理”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县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规定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我乡人员编制数共60个,现有干部职工49人,其中:在岗在编37人,借调6人,在岗不在编6人。办公用房共有2栋,乡政府办公楼和综合业务办公大楼。乡政府办公楼共有2层,建筑面积560平方米;综合业务办公大楼共有5层,建筑面积1510平方米。

自开展办公用房清理工作以来,我乡加大了对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切实提高干部职工对清理整改办公用房的思想认识,并对办公室、会议室等办公用房进行了精确的测量,工作领导小组对照县相关文件规定的事项、内容,逐一对各办公室用房面积进行登记、清查。经清查,我乡现有办公用房使用面积共650平方米,其中办公室使用面积605平方米,服务用房面积45平方米,基本符合了《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标准的要求。在办公用房自查清理过程中,我乡未发现未经批准改变办公用房使用功能以及出租、出借办公用房、未经批准租用办公用房和事业单位违规占用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的情况。

乡综合业务办公楼于20xx年建设完工,因办公用品、办公设备尚未及时完善,目前只有部分楼层正常使用,而乡政府办公楼办公使用面积较小,整改前干部职工分布不均,照成个别办公室5—6人挤在同一办公室办公室。

1.及时完善办公用品和办公设备,合理分配使用办公用房。

2.严格依据办公楼标准,本着节约从简原则,进一步规范好正常办公行为。

3.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好清理整治成果,确保良好的办公秩序。

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客观要求。为做好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有关工作,镇政府成立了专门清理整顿工作小组,严格落实责任制,确保本通知精神落到实处。采取先清理登记后整顿的程序进行。

本单位目前使用的办公用房均为九十年代建立的,多为自然间。在办公面积上,对于本单位干部、职工办公用房进行了严格的审查,领导带头腾退多占面积,并将相关情况做了明确汇总,做到了公开、公平、透明。目前,本单位干部、职工办公用房在装修程度、面积上全部符合标准,新气象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截止目前,本单位在办公楼、办公室等方面均已全部达到《通知》要求的标准。

办公用房清理整改自查报告篇三

我们学校对这次清查活动高度重视,首先及时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全文学习《中共阳泉市委办公厅、阳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的通知》和中央、省、市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及时研究制定我校办公用房清理和整改方案,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办公用房清理腾退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从严要求、从严把关、从严管理”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确保上级规定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一是详细调查,摸清底数。为了保障清理工作有效开展,我校把摸清现有办公楼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当做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做了大量细致工作。绘制了办公楼房间分布图,对设备用房、服务用房以及办公用房进行了精确的测量,为办公楼清理整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杨家庄联校白家庄村所在地,目前在编教职工人数为7人,代课教师2人,现有教学班6个,现有在校学生人数60人。

(二)办公用房的使用情况

1.办公用房:校长室和办公室(3个),总面积60.26平方米(其中大办公室24.62平方米,另一个办公室和校长室相同为17.82平方米),按在编教师7人计算,人均面积8.61平方米,按全体教师9人计算,人均面积6.70平方米,符合人均不超9平方米的标准。

2.服务用房:宿舍(2个)面积51.03平方米、厨房17.82平方米(服务教师),库房(8间,较陈旧,主要存放八九十年代及最近无法正常使用的办公用品及杂物)154.78平方米、门房24.62平方米,(服务师生)共计248.25平方米。

3.设备用房:音乐、美术室36.96平方米,体育器材室27.19平方米,科学实验室、科学、数学器材室(三室共用)33.21平方米,图书室17.82平方米,卫生室、劳技室(共用)17.82平方米,计算机室33.21平方米,会议、档案、综合室(三室共用)33.21,共计,199.42平方米。(服务学生)

4.教学用房:教室33.21平方米/个,一共6个,共计199.26平方米。(服务学生)

经过我们对学校办公用房的清理和整顿工作,学校的办公用房根据实际进行了整合,做到了规范使用,符合标准要求。

1.维持办公楼普通、简单、实用的现状;

3.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好清理整改成果,确保良好的办公秩序。

办公用房清理整改自查报告篇四

为加强对办公用房清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局班子成员和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办公用房清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局机关及下属单位办公用房清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局办公室牵头,3个下属单位配合,安排专人,具体负责办公用房清理工作。办公用房清理工作开展以来,我局严格按照办公用房清理要求,通过“腾、隔、挪”等方式,认真整改了领导办公用房超标问题;按照单位办公需求,完善配备了财务资料、综合档案和职工活动室,完成了超编制办公用房的腾空工作。

1.单位基本情况。

2.办公用房清理情况。我局现办公大楼名称为:xxxx,总建筑面积xx平方米,其中:我局及下属单位共使用大楼建筑面积xx平方米。经过清理整改,我局腾空超编制办公用房x间、建筑面积xx平方米、使用面积xx平方米,现调为控制用房。清理整改后,我局及下属单位实际共使用大楼建筑面积xx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总建筑面积为xx平方米,编制人数人均占有建筑面积xx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xx平方米,公摊面积xx平方米。

目前,我局及下属单位使用的临时人员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加之每年重点工程建设需要成立项目办公室用来办公和临时存放工程资料,为此,现申请县委、县政府及县清房办研究,允许我局把腾空的办公用房作为我局临时人员办公和重点建设项目办公室使用。

办公用房清理整改自查报告篇五

1、无出租出借办公用房的情况。

2、无未经批准改变办公用房使用功能情况。

3、无未经标准租用办公用房的情况。

4、无所属事业单位违规占用行政机关办公用房的情况。

5、单位办公用房总建筑面积未超过规定标准。

6、无领导干部个人多处占用办公室的情况。

7、无离退休领导干部占用办公室的情况。

今后,我乡在办公楼、办公室等方面仍继续按照《通知》要求严格执行。

xxxx人民政府

办公用房清理整改自查报告篇六

局领导高度重视,为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要求,做好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有关工作,落实专人负责,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文件精神,对局机关和局属事业单位的办公用房进行了全面清理,确保相关精神落实到位。

我局为行政事业单位,单位编制总人数128人,实际在职职工106人,临聘人员24人。现有办公楼总建筑面积为4147㎡,其中:因原设计缺陷导致公摊面积达到1413.13㎡,加之车库面积592.44㎡,会议室及设备用房面积1130.43㎡,因此实际办公用房使用面积仅为1011㎡。

按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原国家计委计投资[1999]2250号)之规定,我局属于三级办公用房,其办公用房实际使用面积为7.8㎡/人,符合《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要求的编制定员每人使用面积为10-12㎡的规定。

在单位办公用房清理自查过程中,未发现未经批准改变办公用房使用功能,出租、出借办公用房,未经批准租用办公用房和事业单位违规占用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的情况。

办公用房清理整改自查报告篇七

安监局办公用房整改情况报告

一、办公用房基本情况

我局于由现区管委楼一楼搬迁至巫水路149号原社保局办公楼三楼,办公室4间,小会议室1间,使用面积96m2;月将五楼划拨给我局,办公室3间,视频会议室1间,使用面积96m2,按国家标准经简单翻修后将于1月6日交付我局使用。

我局现有在职职工12人,其中: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编制人员9人(正科级3人,副科级1人,科员5人),公益性岗位2人,聘用人员1人(司机)。从办公用房分配使用情况看,我局科级领导干部4人现使用房屋不足3间(其中纪检书记(副科级)与两名办公人员共用一间办公室,其实际使用面积7.6m2),使用面积57.6m2,对照国家标准超面积约超21.6m2;其他在职职工8人现实际使用办公用房不足2间,使用面积38.4m2(已剔除会议室1间公共设施使用面积23m2),人均使用面积4.2m2左右,符合国家标准。

二、自纠整改情况

接到区工委、区管委关于对党政机关办公用房进行整改的通知文件后,我局班子成员思想统一,立即着手自纠整改。一是腾退出局长办公室1间,使用面积27m2,用作局资料室及打印室,待五楼交付使用后,局长(正科级)搬至五楼办公室,使用面积9m2;2名副局长(正科级)搬至五楼办公室,使用面积17m2;纪检书记与2名工作人员搬至原两名副局长三楼办公室,使用面积23m2;其余6名办公人员使用办公用房2间,使用面积46m2(已剔除视频会议室、()小会议室、资料室、接待室4间公共设施使用面积97m2)。整改后,我局在职4名科级领导干部人均使用办公用房面积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二是将本单位办公用房使用管理归口局办公室统一管理。将整改后的办公用房实际分布使用情况张榜公布,接受全社会监督,任何人不得擅自变动或侵占。

总之,我局以此次清理办公用房活动为契机,态度诚恳,思想统一,自查自纠及时,整改落实到位,收到预期效果,促进了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下阶段工作中,我局将认真吃透上级精神,令行禁止,狠刹“四风”,严格“三公”经费管理,增收节支,以严明的纪律、扎实的作风、一流的业绩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做出新的贡献。

**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二o一四年一月三日

办公用房清理整改自查报告篇八

习,并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校长赵锐成同志为组长的清理办公用房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责任制,确保相关会议及文件精神落到实处,进行了全面清理、整改。

我校关于清理整顿办公用房工作在学校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心组织、认真排查。除了全体教师共同清理外,还抽调专人做具体测量,确保落实上级精神,让自查自纠不走过场。

2、严格对学校领导干部办公用房进行清理。一是书记校长室建筑面积为18平方米,按要求超标9平方米,经整改将办公室分出9平方米作为学校文印室,整改后校长办公面积9平方米,未超标;副校长、政教和少先队办公室共一间,面积24平方米,共4人办公,未超标;副校长、工会和安全办公室一间,面积18平方米,共3人办公,未超标;教务、教科室和学籍管理办公室一间,面积24平方米,共4人办公,未超标;总务办公室一间22平方米(含财务档案室12平方米),共2人办公,未超标。

经自查整改,我校办公用房无超标使用现象,符合标准。同时,各办公室布置简单、整洁,既厉行节约,又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方针。

1、不擅自装修和兴建办公楼,维持办公楼普通、简单现状。

2、严格依据办公楼标准,本着节约从简原则,进一步规范好正常办

公行为。

3、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好清理整治成果,确保良好的办公秩序。

达川区石梯镇中心小学

20xx年3月19日

办公用房清理整改自查报告篇九

为了确保此次清理工作顺利完成,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对自查自纠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努力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制度建设到位。

张掖市国土资源局甘州区分局位于甘州区南大街220号,因区政府拆迁,20xx年3月8日借用甘州区广播电视局10层、11层办公,原使用建筑面积1586。66平方米,现使用建筑面积879。04平方米,清退建筑面积707。62平方米,现使用总间数13间,清退10间,实有人数56人,单位人员编制数49人(其中领导干部职数14人,干部职工35人,临时人员7人、人均面积15。69平方米。按照要求没有超标使用办公用房面积的情况。

1、不擅自装修和兴建办公用房,维持办公房普通、简单现状;

3、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好清理整治成果,确保良好的办公秩序。

办公用房清理整改自查报告篇十

一、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组 长:石军章

(二)工作小组

组长:安翔雯

组 员: 李 乾 张宏斌 安 选 赵怀琛

二、自查情况 我校共有办公室14间, 面积276平方米,编制51人,人均5.41平方米,实有教职工60人, 人均4.6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共1068平方米,未超出国家标准。

三、存在问题

由于缺乏专业测绘人员,我校教师在办公用房的实地测量中误差较大,办公用房的平面图绘制不够标准。

四、下一步规范管理措施

1.不擅自装修和兴建办公用房,维持办公室普通、简单现状。

2.严格依据办公室标准,本着节约从简原则,进一步规范好正常办公行为。

3.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好清理整治成果,确保良好的办公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