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城南读后感 城南旧事读后感(精选9篇)

时间:2023-10-09 01:16:13 作者:灵魂曲 评语寄语 2023年城南读后感 城南旧事读后感(精选9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城南读后感篇一

童年就像一颗糖,放入嘴中慢慢咀嚼,你会发现原来童年那么甜,那么直入人心。即使吃完了,那甜甜的味道会在你嘴之间回荡,久久难忘。

——题记

在上个世纪的老北京,不时响起小贩叫卖声的胡同、种着夹竹桃的四合院、屋里冒着热气的暖炉、佛照楼的八珍梅、……书中的小主人英子被这些充满温情的事物包围着,又被慈祥而严厉的爸爸、操持着家务的妈妈、善良的宋妈等人宠爱着,再加上几乎每年都会新加一个的弟弟或妹妹……这样一大家子的生活故事仿佛一场韵味十足的大戏。

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作者林海音以她超逸的文字,通过主人公英子的双眼,观看大人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将北京城南的风光融入字里行间。

作者林海音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的童年也是多姿多彩的。它,像一条络绎不绝的小溪,缓缓地流在我的心里.在这条小溪里,既有欢乐的笑声,也有伤心的眼泪。童年是我们一生中最美好色时光。童年趣事是童年必不可少的东西,但记得最深的,要数童年时我做过的一件傻事。

回到家时,我趁妈妈不注意,偷偷摸摸地走到房间里,小心翼翼地把棉被搬出来,打开拉链使劲抓出了一大团棉花,按照那只棉花糖的形状,把棉花揉成了一个大圆圈。

我总觉得还差了点什么,想了半天终于眼前一亮,还差——糖!于是,我又屁颠屁颠地走到厨房,取了一大把白糖,洒在棉花上面,然后又到客厅取了一根又细又长的牙签插在下面,边插边想:原来做棉花糖这么简单啊,看我做的棉花糖比刚才那支好看多了,以后就不愁没棉花吃了。“棉花糖”已经大功告成了,我便迫不及待地拿着手中的“棉花糖”吃起来,可觉得根本就没有上次吃的甜滋滋的味道,反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嚼,使劲一咽,喉咙里好像有一张网被卡住了,心里真像是打翻了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俱全。

一呕、一呛,终于把棉花糖全吐了出来,这东西糊糊的,怎么这么难吃?真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时,正巧被妈妈撞见了,她一边给我讲棉花糖的制作过程,一边哭笑不得地收拾残局。

从此以后,这件事情成了大家的笑柄,给大家带来许多欢乐。童年的短暂犹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但孩子们的童贞无暇犹如夜间明月总能在照耀在每个人的心田……童年真美好!

童年的笑声是最淳朴的!童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童真无趣,童年无忌,让我们和英子一起,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吧!

城南读后感篇二

“长亭外,古道旁,草青天蓝。问你什么时候来,来了就别瞎逛了!天尽头,天涯海角,知心好友半散。人生难的是聚在一起,只剩下更多……”伴随着这悠扬的旋律,小英的童年逐渐被时间抹去,我们这些读者通过《城南旧事》见证了林的童年。

一口气看完这本书,久久不能忘怀。我心潮澎湃,静不下来。发现每个故事的主角最后都离开了小英。歪着嘴笑的兰大娘和“四眼狗”——德贤大爷——骑马走了;母亲宋骑着毛驴回了老家;秀珍和牛死在火车站;藏在草堆里的小偷被派出所带走了;就连小英的父亲也去世了。那些鲜活的人物,那些陪伴小英童年生活的人,都被时间带走了。这对幼小的心灵是多么大的打击啊!我不仅哭了。

我在序言里有一段很独特的话:直到最后一篇《爸爸的花落了》,我亲爱的爸爸去世了,我的童年也结束了。那时候我十三岁,开始承担不属于孩子的责任。如果人生要分成几段,那么父亲的去世将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段。我抬起下巴想:我真的很幸福。爸爸妈妈那么爱我,我的童年生活那么多姿多彩,充满欢笑,无忧无虑,小英所承担的责任是我无法想象的。我同情她,也佩服她。同时也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想到这里,我不禁又翻开书,走进传说中悲凉的京南,回忆起与林的那些往事......

一本好书是一面镜子。走进去,你会看到别人丰富曲折的人生,走出去,你会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

有一天,我偶然在街上碰到了桑迪,我惊讶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我跳过去,试图握住她的手,但桑迪轻轻地走开了。说到嘴边的话好像被吓到了,我彻底退缩了。我们什么也没说,只是礼貌地打了个招呼,就各奔东西了。回到家,我伤心地问我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说,这就是成长。成长就像一把刀,切掉这一块,挖出那一块。

是的,因为成长,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感情都一个一个的离开了我们,就像毕业时唱的那首歌:人生很少是相聚,只有很多离别。幸运的是,虽然我们总是在失去,但至少我们曾经拥有过它,它将与我同在。

他们永远活在心里。

城南读后感篇三

五年级刚开始的一学期,当我们翻开语文书的第一课时,映入眼帘的就是林海音写的《窃读记》,正是因为《窃读记》这一课我对林海音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在寒假,我就立刻阅读了《城南旧事》。

当我读了林海音写的《城南旧事》,心中荡起了的一层波浪久久不能平息。

《城南旧事》是一本影响了几代人的小说,里面主要讲述了英子童年里的事情,这些美好的童年时光五彩缤纷,各种各样,一直陪伴在英子身边。我今天主要讲《城南旧事》里面的一部分——《惠安馆》。《惠安馆》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惠安馆》主要讲述了小英子遇到了“疯女人”秀贞,从英子和秀贞在一起时,从中知道了原来秀贞还有个孩子,这个孩子叫小桂子。秀贞一直在苦苦地寻找着自己的孩子,每天都为自己的孩子缝制衣服。虽然这些衣服不是新店里买的,也不是用上等的布料,但是秀贞她一针一线缝起来的,在一件衣服中的每一针每一线是包含了多么浓厚的爱啊!就算秀贞永远都找不到她的孩子,但是我想她还是会苦苦地寻找,一直为小柱子缝制衣服。

在我们的生活中又充满了跟秀贞一样的爱。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乐园玩耍时,当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我们一家人还有其他人一起开心玩耍时,突然传出了广播声。说是一位孩子跟丢了妈妈,请让我们找找身边没有家长陪伴的孩子可是大家找遍了都没有。所以,园长迅速报了警。当警察来时,那位家长面容憔悴,眼泪像大豆般直落下来,从神情上就可以看到这位家长非常着急。警察、家长还有我们一起寻找,直到夜幕降临。终于功夫(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那位家长找到了,他们深深地拥抱在一起,这是多么浓厚的母爱。

记得还有一次,我在手机上看到,一位母亲的儿子要去打仗,就夜以继日地赶制衣服,当儿子走时穿上母亲缝制的衣裳,母亲和儿子都泪眼朦胧。正如《游子吟》中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记得还有一次,一位女儿生日,可是家里贫穷,买不起蛋糕。不过家人还硬着头皮买一点肉,在吃饭的时候,母亲一直给女儿夹肉,希望她能理解,可是家人们一点肉都没吃过。

读了《城南旧事》中的《惠安馆》,我也联想到了我自己:从小爸爸妈妈姐姐都对我很严格,可是每当我生病的时又会常常关心我,每当在冬天时妈妈都会给我做一件衣裳。小时候我不明白,但是我现在长大了,明白了,爸爸妈妈姐姐都是爱我的。有一次,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我调皮偷偷跑到楼下去,还出去买了一串冰糖葫芦。那时妈妈可着急死了,到处找我,发现后我正躲在超市里面津津有味的吃东西了。妈妈找到我之后紧紧的拥抱我。虽然爸妈很严格,但也是爱。

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此刻我想对爸爸妈妈说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

城南读后感篇四

在每个人的.童年里,都有着许多的事令人们牵肠挂肚。那些事就像是童年美梦。而且,童年也是个美梦!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我对“童年的美梦”更加有深刻的理解!

《城南旧事》讲的是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

在小英子的童年中也有许多的美梦。不过,小英子的美梦碎了,因为她的爸爸去世了,她不在是小孩子了,她的童年已经过去了。

还记得那个被别人误认为是疯子的秀贞吗?她是以为失去自己的孩子才会变成这样。秀贞把她的心事都告诉了小英子。小英子是多么同情她呀!秀贞是多么想找回自己的孩子!最后,秀贞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小英子的好朋友妞儿,真是令人吃惊!

这些小英子的童年往事不禁勾起了我的童年傻事。

时间过得真快,这么快就逝去了。小英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毕业,我从一年级到即将上六年级。我有爸爸妈妈陪着我走向未来,小英子却没有,她的爸爸去世了。小英子的爸爸很爱种花草,他是那么细心地照料那些花草。他对小英子表面上很严格,但他的内心是很爱小英子的。他对小英子抱有很大的期望。不想让她迟到,这些都是父亲对女儿的爱!就像我爸爸!

我爸爸很爱吃巧克力,但他从不说出来。有一次,他把所有的巧克力都留给我吃。还告诉我他不爱吃巧克力。那天晚上,我偷看到爸爸在吃我吃剩的巧克力。那一瞬间,我深深的感受到爸爸对我那浓浓的父爱!

《城南旧事》真是一部耐人寻味的小说。林海音把那些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把那些事情写得细致入微。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这本书!

我要把我的童年往事,童年的美梦藏在我的心里!让它们滋润我的心田!温暖我的心房!呵护我的心灵!

城南读后感篇五

在小学的时候,曾看到过《城南旧事》这部电影,影片中的英子和秀贞在我的印象中记忆深刻,英子喜欢和秀贞(疯子)在一起玩的情景,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但是,英子为什么总愿意和秀贞在一起说话,留在记忆里的东西很淡,这也是我的一个疑问。

寒假伊始,我捧读《城南旧事》,解读心中的疑惑,竟没想到这书中,文字的力量也如此神奇。

《城南旧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是以主人公英子从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它描写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欢乐的一家。

这部作品由五个篇章组成: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及爸爸的花儿落了,全文由一个人引起—英子,以她孩子般纯洁的眼睛来看在北平生活的点滴,记载着英子七岁到十三岁的成长经历,旁观着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凭着她微妙的记忆,将年幼时围绕她发生的生活旧事记录下来。

读着《城南旧事》,我渐渐地走近了书里,书中的人物却不断涌现在我的眼前。《城南旧事》的主人公林英子,她天真善良,她可以对于毫无关系的陌生人付出自己的一片真心,和他们零距离接触。就像那个被大家公认的“疯”女人秀贞,大家都不敢和她接触,甚至连说一句话都好像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然而小英子对她却没有一点歧视,反而和她特别亲近,虽然家人们都不赞同小英子和秀贞来往,且一再提醒小英子这件事,但是小英子始终不理会家人们的反对,继续和秀贞来往,并且帮她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女儿小桂子。

还有那个当“小偷”的年轻人,换作是其他人可能唯恐避之不及吧,但是善良的小英子却可以毫无顾忌地和他聊天,并且可以耐心地聆听他的故事。

想起小英子和她的小玩伴妞(小桂子)离别时,那一刹那过去种种的快乐时光也都浮现在小英子的眼前;以及由于小英子的无意却害了那个当“小偷”的青年,到最后似乎小英子的好朋友都一个一个离她而去了,她把我带到了故事的悲伤情节中,使我为之动容。

而小英子的家中也接二连三地发生了些不幸的事情,在她经历了这些变故以后也逐渐变得坚强起来,也成熟起来。小英子就是如此善良天真,却又在逆境中能够如此坚强勇敢地站起来。

因为一部电影,想看一本书;因为一本书,想看一部电影;《城南旧事》的每一章节,都有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都洋溢着温馨的亲情和友爱。我喜欢,因为它天真、自然,写得朴实,让人回味悠长,让人感到亲切感人。

城南读后感篇六

城南旧事这本是很好看,作者是林海音,她的原名是:林含英。

宋妈、妞儿和疯子——秀贞,在惠安馆里,开始我还以为秀贞是和她玩“过家家”,后来英子把她那块很漂亮的表送给了秀贞;英子记得,秀贞跟她说过,小桂子(就是秀贞的孩子)脖子后(头正中间有一块青色的胎记,而妞儿的脖子后边正中间也有一块胎记,于是,英子带着妞儿去找秀贞,秀贞立马带着妞儿赶火车去了;因为那天下着倾盆大雨,英子发高烧,昏迷了十天。

后面还有几张章。我就不多说了,还是让大家去看看这本是把,毕竟每个人的感受不同。大家赶紧去看看这本书把。看完了,别忘了,写下一篇读后感啊。

城南读后感篇七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一部最出名的小说,全书通过作者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城南旧事》读后感!

在所有有关历史题材是自述类书籍中,《城南旧事》算的上一本颇为“异类”的书,相较于其他书中熠熠生辉的历史弄潮儿们挥斥方遒、指点江山,五岁的主人公英子显然平凡许多,因而这本书更像本生活的“心灵鸡汤”,仿佛邻家的阿婆在午后闲暇的空档里,掸一掸裤脚的灰尘,对着顽皮的孙儿将自己依稀记得的童年片段娓娓道来,既是安抚,也算告慰。

文章开篇便是对一支拉煤驼队的详细描述,没有格式化的社会背景介绍,也不存在什么所谓的内心独白,更多的则是对一些细节的刻画。骆驼的黄牙,牵骆驼的人的疲态以及两麻袋毫不起眼的煤占据了文章的一大半,末了才用寥寥几句对话穿插起主人公的家庭状况,仿佛真有个五岁的小姑娘在向读者介绍刚从门外看到的场景。

主人公身边的每个人都出身贫寒,但在作者笔下,他们只是群在普通不过的市井小民。仆人宋妈的一双儿女一死一送,但她依旧是个辛勤劳作、爱拉家常的普通妇女;秀贞姑娘因为被未婚夫抛弃而精神失常,但在主人公看来她却比别人更和蔼更有主见;妞儿是被酒鬼捡回来卖唱赚钱的弃婴,却经常从家里溜出来和英子一起看小鸡啄虫,包括父亲因病去世,在英子印象中也仅仅是父亲告诉她不能去学校参加小学毕业典礼的场景。作者林海音尝试彻底用孩子的眼光忠实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虽没什么抒情的描写,平实无华的语言反而更令人信服。

读完这本书,心里好像挑起一筐石头,沉甸甸的。平日里我们的眼光随时记录着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我们因此时而欢欣鼓舞,时而扼腕叹息。但在这些欣喜与叹息里,又有多少是我们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感受?我们开始习惯这个世界的衡量标准时,童年就已经结束。我们尝试着用最普世的价值观指导着生活中不断重复的行为,赚钱就该喜悦,分别就要悲痛,看到别人的变故不假思索便好为人师的予以弘扬或批判。慢慢地,支配我们行为的不再是我们自己,而是被这个世界筛选后的价值取向,也正因如此,才有了诸如“童言无忌”“孩子不懂事”的说法,归根到底,我们又在忌惮些什么,懂事就真的遂了内心的愿望吗?对于这些问题,我得先放下包袱,跟自己的内心聊一会再回答。

城南读后感篇八

这本小说小时候就看过,依稀记得宋妈总是把鸡毛掸子掸来掸去,灰尘浮到空中反倒多了,依稀记得老北京胡同里驴打滚的味道很香,依稀记得英子去上学学到了一首唱着长亭外古道边的离别之歌。剩下的,我都记不得了。

这回重读,才发现这本书不只是在写童年的温暖与离别。作者也说,不要去探究这些故事到底是不是真实的,没必要纠结是不是虚构的。其实就算是亲身经历的回忆,时隔多年,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肯定也是模糊的。

像梦,遥远的好像那不是自己经历的,而是某日的一场梦,也像英子在下大雨时发高烧做的那场梦一样。英子昏昏沉沉的发烧了,就好像我也跟着糊糊涂涂的发烧了一样晕晕乎乎的。

就是这样,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有谁能分的清呢?对于惠安馆的秀贞和抱养的妞儿,其实连是不是真的亲生的都没有明确的答案。只是通过英子一些零星的对照重合点而判断的,许是烧糊涂了才觉得二人很像或者根本就把两个人的身世混淆了也说不定。

其实秀贞和妞儿的结局,作者说的很隐晦,并没有直接写,而是通过英子娘和宋妈的对话中隐约猜出二人死在了火车下。可是细想起来又感觉不太对劲,英子送给秀贞的东西怎么回到英子娘手里的。而且英子娘都特意询问宋妈是否把妞儿的那两件衣服烧掉就足以说明对去世人的物品的嫌嫌,还要搬家,怎么还肯把手镯戴在手上。

对于小桂子她爹,就像是一个谜,如同萧红的汪恩甲。虽然自己下意识的认为就是抛弃了女方而选择不回来,但还是像秀贞一样存有一丝希望是他真的遇上了什么事没办法回来。在那个年代,交通通讯都不便利,二人分开若是想重聚,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

这个世界上,好人和坏人其实很难分的清楚。英子不认为秀贞是疯子,也不认为那个小偷做了什么错事,还答应约定和他一起去看海。我认为英子一点也不天真,而是小小年纪就很成熟。我小时候就认为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直到越来越长大,才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纵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依然还是会同情和理解他们。

但是英子那个时候就已经知道那个男人藏在草丛里的是偷来的东西可还是愿意帮他保守秘密,愿意和他交朋友聊天,听他倾诉苦衷。这足以证明她的内心有了自己的判断。包括她做出了帮助秀贞和妞儿的事情,刻意撮合兰姨娘和德先叔在一起,若是再我那个年纪,绝不会有她那样的大胆。

这个世界很复杂,有时会天遂人愿,有时会弄巧成拙。尽管除了兰姨娘,其他人的结局都没有令人满意,甚至因为英子,秀贞和妞儿失去生命,小偷被捕,可是英子做了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做的,就足够有勇气了。

宋妈也是一个可怜人,其实在那个年代,社会也并不稳定,英子的家庭很好,可以有个不错的院子种满了花,英子娘可以生很多孩子,可以请奶妈照顾,还可以有几间空屋子给像兰姨娘和德先叔那样需要帮助的人住下。

但是并不是每户人家都有这样的条件,更多的还是那些穷苦且衣食无着落的人们。现实就是这样残酷,英子这么不错的条件本该让她的童年更加快乐一点,结果还没来得及长大父亲就去世了。

其实小说里对父亲的着墨并不是那么多,但是字里行间都有父亲的身影,父亲的爱是疏远而伟大的爱。英子爹其实也并不完美,但英子为人处世的态度确是遗传了父亲,乐于助人,热爱生活。

而英子这么小却要承受这么大的打击,作为长女又要肩负起沉重的责任。读到最后,只是希望英子可以在历经风雨成长的路上安安稳稳的走过去,带着那些过去的回忆并保持那份纯真活着。我相信,等到来年,夹竹桃会再次开花。

城南读后感篇九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当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再次触动我的心弦时,我仿佛又看到学骆驼吃草的小英子、疯疯癫的秀贞和身世可怜的妞儿。

《城南旧事》是我看过的最震撼人心的一本书,它是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写了小英子用她童真的双眼,观察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些故事都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读完这本书,我好像长大了,看得清事物的是与非、对与错了。

拿起《城南旧事》的时候,书中描写的一切那么美好,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骆驼队和缓缓而逝的岁月完美结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读书的时候,最让我感动的是这文字中间荡漾着的一种淡泊与纯洁。在半个世纪的离别中,城南的落花依旧,然而飘零的,只是人们记忆的碎片。

看罢,心头漾起一丝丝的温暖,因为我已经很少看见这样朴素的东西,因为它不刻意表达什么,只一个场景一个场景地从容描绘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说它自己一样,那样不疾不徐,那样纯净淡泊,那样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

全书的最后一章—《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是我感触最深的章,写出了作者所感受到的那种影响自己一生的最真挚的父爱。当读到“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时一样”,我就明白父亲不能看着女儿上台做代表,女儿只能戴一朵夹竹桃怀念父亲的心情。作者一直以来都把父亲的话铭记在心里,努力拼搏。文章写英子的父亲病危,以花暗示了父亲的病情加重直至死亡。英子不再逃避现实,她镇定地接受了事实,决定担负起帮助家人的责任。全书以“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结尾。是呀,长大了就得负责任,长大就意味着不再让人担忧。虽然生活的重担压在了幼小生命的肩上,但是人的心灵已经成长,不再任性。

暮然回首,满地零落的花瓣,诉说着盛夏的情怀……沉沉的情思之中,少了一丝懵懂,多了一份缅怀。落寞之后,那清越悠然、古朴婉转的音乐仍在耳畔萦绕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