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池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实用8篇)

时间:2023-09-19 13:10:57 作者:飞雪 工作报告 最新池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实用8篇)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池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篇一

杏花村,是贵池的一个公园,是新建的,我在正月初五玩杏花村。

再往下走,便到了湖,第一眼看见的,便是芦苇,芦苇枯黄枯黄的,像一群斗败的将士们,而碧绿时候,像步队精神充满的样子,看着十分喜欢,生机勃勃,风一吹还挺直腰杆着。其次是荷花,一到夏天,十分的美好,有红的,有白的,像姐妹两个,逗人喜爱、开心,令人舒服。

这是杏花村的一部分,它还有许多景物

池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篇二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南接黄山市,西南与江西省九江市为邻,东和东北分别与芜湖市、铜陵市、宣城市接壤,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荣获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荣誉,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域。池州市生态环境良好,经济与人口、环境协调发展,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池州市北临长江,南接黄山,西望庐山,东与芜湖相接。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九华山风景区,截至3月,池州市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人口162万。

目录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收缩展开历史沿革

夏商王朝时期,区内政区设置无考。周朝按山川物产分天下为九州,池州属扬州之域。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两级政区制,区境大部属扬州之鄣郡,西南境属九江郡之鄱阳县。西汉时,区境大部初属鄣郡。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改鄣郡为丹阳郡,今贵池市、青阳县、石埭县以及东至县的大部地区均属丹阳郡。区境西南部――今东至县――部分,属豫鄣郡鄱阳县地。东汉至三国时,池州属吴国丹阳郡地。丹阳郡属扬州。西晋、东晋,池州属扬州宣城郡、豫鄣郡地。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豫鄣郡改属江州,池州属江州豫章郡地。南朝(宋),先属扬州宣城太守之域,后属宣城郡、淮南郡地。南齐,属南豫州宣城郡地。梁,属扬州宣城郡、南陵郡地。陈,属南豫州宣城郡、北江州之地。隋,隋开皇三年(583)罢郡,以州统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复改州为郡,以郡统县。隋代,池州先后属宣州、宣城郡。唐武德四年(621)始置池州,州治石城,至贞观元年(627)撤,领地还隶宣州,池州属宣州之地。唐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郡,原池州地称秋浦郡。《通典》“秋浦郡”注:“池州分宣州置郡”;清刘世珩《贵池县沿革表》:“池州为秋浦郡,实唐天宝年间之称”。唐永泰元年(765)复立池州,隶属宣州观察使,州治从石城迁至鱼贵口(今池州专署驻地)。唐元和年间(806―820),改池州为池阳郡。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刘世珩《贵池县沿革表》:“池州为池阳郡,宋《舆地广记》、《太平寰宇记》皆言因唐之旧,不言始于唐何年”,“池阳郡名,必立于永泰、元和之间也。”五代十国,池州之地先属杨吴,后属南唐。南唐升日元二年(938),改池州为康化军。宋,置池州池阳郡。《宋史・地理志》:“池州池阳郡,领县六”。宋至道三年(997)池州池阳郡属江南东路,绍兴初年属江南路。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池州为池州路,先后隶属江浙行中书省。明,池州先后为九华府、华阳府、池州府,直隶南京。清,如明制。池州府先后隶属江南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司、安徽布政使司。民国3年(1914),池州府裁撤,原池州府属县划入芜湖道。民国废芜湖道,各县直属安徽省。民国(1932)至38年,设立安徽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贵池县,直隶安徽省。1949年5月,池州专区成立,隶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池州专署驻贵池县。1952年2月至1965年5月,撤销池州专区,辖区各县分别划入安庆专区、徽州专区、芜湖专区。1965年5月至1980年1月,复设池州专区,直属安徽省。1980年1月至1988年8月,撤销池州专区,辖区各县并入安庆专区、宣城专区、徽州专区。1988年8月,复设池州地区,隶属安徽省。6月撤地建市,辖贵池区、东至县、青阳县、石台县、九华山风景区和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行政区划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池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16°38′至108°05′,北纬29°33′至30°51′。东接铜陵,南邻黄山,北与安庆隔江相望,西望庐山,与江西九江、景德镇、上饶市毗邻。

地形地貌

池州东南部以九华山、牯牛降为主体构成南部山区骨架,是皖南山区的'组成部分,中部为岗冲相间的丘陵区,西北部沿江地带为洲圩区,地势低平,河湖交错。池州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地台东北部,根据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的差异,可分别归属于三个次级构造单元,即东至县南部为江南台隆;贵池区和青阳县以北为下扬子台坳;中部为皖南浙台坳。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形成一系列褶皱与断裂,地层发育齐全,自太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池州市内印支期、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导致一系列基底断裂发生,频繁的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了以构造岩浆岩带为主干的成岩成矿系列。

气候条件

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属暖湿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5°c,年均降水量1400--2200mm,年均日照率45%,年均无霜期220天,最长286天。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至,池州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种类多。已发现矿种有40多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32种。矿山有300多处。主要矿种有铅、锌、铜、锰、银、金、硫铁、钼、钨、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花岗岩等。

生物资源

植物池州地处亚热湿润气候,亚热带典型植物群落类型在这里都很齐全,且生长发育得很好,是常绿阔叶林向落叶林过渡地带,常绿树与落叶树混生,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等,还有一些栽培的亚热带经济林木。全市境内有高等种子植物153科676属1557种(含种及其以下等级,其中野生1430种,栽培127种),其中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有26种。截止到,全市有林地面积达681.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2163万立方米,竹林42万亩,蓄积量10942万株,森林覆盖率57%。在有林地中,用材林446.1万亩,经济林9.3万亩,薪炭林1.7万亩,防护林193.3万亩,特种用途林31.5万亩。杉类面积143万亩,蓄积704万立方米;松类面积143万亩,蓄积591万立方米;阔叶类面积343万亩,蓄积830万立方米。全市区划界定国家公益林160万亩,并列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牯牛降、升金湖),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贵池老山和十八索),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总面积110万亩,占国土面积的8.8%,九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东至天台山省级森林公园2处,面积5万亩。动物池州是安徽重点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是全省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区。境内有水生、陆生脊椎动物556种,占全省种类的88%,其中兽类83种,鸟类285种。两栖爬行类78种,鱼类11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9种,占全省的77%。

水利资源

池州市域地形为东南高、西北低,自南向北呈阶梯分布,江河湖水面348.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长江流经池州145km,岸线长162km,上起江西省彭泽县接壤的东至县牛矶,下讫铜陵市交界的青通河口。境内有三大水系十条河流,长江水系有尧渡河、黄湓河、秋浦河、白洋河、大通河、九华河;青弋江水系有清溪河、陵阳河、喇叭河;鄱阳湖水系有龙泉河。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七条河流,河长618km,其中秋浦河为境内流域中最长的一条河,流域面积3019平方公里,河长149km。池州市地表水资源丰富,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03.05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1%,人均水资源量7506.60立方米,分别是安徽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和2倍。

土地资源

池州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8个一级类型都有,46个二级类型中该市有40个,土地资源总面积839173.00公顷,其中农用地729148.00公顷,建设用地53378.00公顷,未利用地56647.00公顷。

池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篇三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的时节到了,周末我和家人一起到杏花村去游玩。

我们刚刚走到杏花村的入口,就闻到了淡淡的花香。映入眼帘的是梅花,有红的、粉的、白的、玫红的,五颜六色、瑰丽无比。每当阵阵微风吹过,成千上万的花瓣就纷纷飘落下来,好像无数只美丽的蝴蝶纷纷起舞,又好像天空下起了五彩缤纷的花雨。花瓣在空中飘荡、飞舞,最后落在地上,好像厚厚的地毯。成群结队的蜜蜂正在采蜜,它们一边采蜜还一边嗡嗡地唱个不停。我拾起一片花瓣看了看,闻了闻,好香,这是春天的气息,于是,我又把它抛向空中。

继续游览,我们发现杏花村里除了这一片美丽的梅花林,还有各种各样的景点,比如:农耕园、梅州晓雪、天方茶苑等等。我在天方茶苑博物馆里还认识到了很多的制茶工具和农民伯伯耕田用的农具。

美丽的杏花村,真让人流连忘返!

池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篇四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译文

年复一年,我驰骋疆场,战袍上洒满了灰尘;今天,在“得得”的马蹄声中,缓缓登上齐山,浏览翠微亭的美景。

好山好水,我怎么也看不够,可已是明月当空,马蹄声又催着我踏上了归程。

注释

池州:今安徽贵池。

翠微亭:在贵池南齐山顶上。

经年:常年。

征衣:离家远行的人的衣服。这里指从军的衣服。

特特:特地、专门。亦可解作马蹄声,二义皆通。

寻芳:游春看花。

池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篇五

作者: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注释:

1、选自《宋诗选》。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朝爱国将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深厚感情,体现了马背赋诗的特点。池州,今安徽贵池。翠微亭,在贵池南齐山顶上。

2、经年:常年。

3、征衣:军装。

4、特特:特地。

5、寻芳:游春看花。

6、翠微:指翠微亭。

7、看不足:看不够。

8、这句诗是说,在马蹄声的催促里,我踏着月色归去了。

翻译:

多年的尘土布满了军装,

骑着马到翠微亭寻找美景。

好山好水还没有欣赏够,

马蹄声就已经催我速归了。

赏析:

“池州”,是宋代江南东路的一个州,州府设在当时的秋浦,就是现在的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这里作者以州名代指州府名。“翠微亭”,在今安徽贵池南边的齐山上,是唐代大诗人杜牧在武宗会昌年间任池州刺史时建造的。

这是一首记游诗,主要记述登临池州翠微亭观览胜景的心理状态和出游情形,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前两句写出游的愉悦。起句“经年尘土满征衣”写长期紧张的军旅生活。诗人从军后,一直过着紧张的军事生活,特别是在抗金斗争中,为了保卫南宋残存的半壁河山,进而恢复中原,他披甲执锐,率领军队,冲锋陷阵,转战南北,长期奔波,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保卫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诗的开头一句正是对这种紧张军旅生活的生动朴实的高度概括。“经年”,这里指很长时间以来。“征衣”,这里是指长期在外作战所穿的衣服。既然长年累月地率领部队转战南北,生活十分紧张,那就根本没有时间、没有心思去悠闲地游览和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愈是这样,愈盼望有朝一日能够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这样,起笔一句就为下面内容的引出作了充分的渲染和铺垫,看似与记游无关,而作用却在于突出、强调和反衬了这次出游的难得与可贵,故对句以“特特寻芳上翠微”接住。现在,诗人竟然有了这样的机会,到齐山观览,而且登上了着名诗人杜牧在这里建造的翠微亭,心里怎能不愉快、不兴奋呢?“特特”,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当特别、特地讲,起了强调、突出的作用,以承接首句意脉,一是指马蹄声,交待了这次出游是骑马去的,成为诗歌结尾一句的伏笔。“寻芳”,探赏美好的景色。“翠微”,是诗人到达的地方。这样,对句实际上写了出游的方式(骑马)和到达的地点(翠微亭),从而起到了点题、破题的作用。诗的开头两句,首句起笔突兀,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似与题目无关,而实为次句铺垫;次句陡转笔锋扣题,承接自然,成为首句的照应;两句相互配合,表现出作者大起大落、大开大阖的高度艺术腕力和高屋建瓴的雄伟气魄。两句形成了波澜和对比,从而突出了这次出游的欣喜。

那么,这次出游究竟如何?诗人看到了些什么景色呢?“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诗的三四两句并没有象一般的记游诗那样,对看到的景色作具体细致的描述,而是着眼于主观感觉,用“好山好水”概括地写出了这次“寻芳”的感受,将秀丽的山水和优美的景色用最普通、最朴实、最通俗的“好”字来表达,既有主观的感受,又有高度的赞美。同时,又用“看不足”传达自己对“好山好水”的喜爱、依恋和欣赏。结尾一句则写了诗人为祖国壮丽的山河所陶醉,乐而忘返,直到夜幕降临,才在月光下骑马返回。“马蹄”,照应了上面的“特特”。“催”字则写出了马蹄声响使诗人从陶醉中清醒过来的情态,确切而传神。“月明归”,说明回返时间之晚,它同上句的“看不足”一起,充分写出了诗人对山水景色的无限热爱、无限留恋。岳飞之所以成为民族英雄,之所以为自己的国家英勇战斗,同他如此热恋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密不可分的。诗的结尾两句正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特有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通过记游,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限深厚的热爱之情。在艺术上运思巧妙,不落俗套,虽是记游,而不具体描述景物,重在抒写个人感受。其结构方式除以时间为序外,又把情感的变化作为全诗的线索,突出了这次出游登临的喜悦。语言通俗自然,明白如话。

补充:由于岳飞被陷害,此诗本来署名是韩世忠,韩世忠和岳飞是生前好友,当时未干署名岳飞。因此,后人推测这是岳飞所写。

池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篇六

池州翠微亭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年复一年,我驰骋疆场,战袍上洒满了灰尘;今天特地骑马到达翠微亭,观赏齐山美景。

国大好河山看不够,在马蹄声声的催促中,踏着明亮的月色归来。

注释

池州:今安徽贵池。

翠微亭:在贵池南齐山顶上。

经年:常年。

征衣:离家远行的人的衣服。这里指从军的衣服。

特特:特地、专门。亦可解作马蹄声,二义皆通。

寻芳:游春看花。

翠微:指翠微亭。

看不足:看不够。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诗作于池州,一反其词的激昂悲壮,以清新明快的笔法,抒写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热爱,体现了马背赋诗的特点。

前两句写出游的愉悦。起句“经年尘土满征衣”写长期紧张的军旅生活。诗人从军后,一直过着紧张的军事生活,特别是在抗金斗争中,为了保卫南宋残存的半壁河山,进而恢复中原,他披甲执锐,率领军队,冲锋陷阵,转战南北,长期奔波,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保卫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诗的开头一句正是对这种紧张军旅生活的生动朴实的高度概括。“经年”,这里指很长时间以来。“征衣”,这里是指长期在外作战所穿的衣服。既然长年累月地率领部队转战南北,生活十分紧张,那就根本没有时间、没有心思去悠闲地游览和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愈是这样,愈盼望有朝一日能够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这样,起笔一句就为下面内容的引出作了充分的渲染和铺垫,看似与记游无关,而作用却在于突出、强调和反衬了这次出游的难得与可贵。

故对句以“特特寻芳上翠微”接住。现在,诗人竟然有了这样的机会,到齐山观览,而且登上了著名诗人杜牧在这里建造的翠微亭,心里一定愉快、兴奋。“特特”,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当特别、特地讲,起了强调、突出的作用,以承接首句意脉,一是指马蹄声,交待了这次出游是骑马去的,成为诗歌结尾一句的伏笔。“寻芳”,探赏美好的景色。“翠微”,是诗人到达的地方。这样,对句实际上写了出游的方式(骑马)和到达的地点(翠微亭),从而起到了点题、破题的作用。诗的开头两句,首句起笔突兀,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似与题目无关,而实为次句铺垫;次句陡转笔锋扣题,承接自然,成为首句的照应;两句相互配合,表现出作者大起大落、大开大阖的高度艺术腕力和高屋建瓴的雄伟气魄。两句形成了波澜和对比,从而突出了这次出游的欣喜。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诗的.三四两句并没有象一般的记游诗那样,对看到的景色作具体细致的描述,而是着眼于主观感觉,用“好水好山”概括地写出了这次“寻芳”的感受,将秀丽的山水和优美的景色用最普通、最朴实、最通俗的“好”字来表达,既有主观的感受,又有高度的赞美。同时,又用“看不足”传达自己对“好水好山”的喜爱、依恋和欣赏。

结尾一句则写了诗人为祖国壮丽的山河所陶醉,乐而忘返,直到夜幕降临,才在月光下骑马返回。“马蹄”,照应了上面的“特特”。“催”字则写出了马蹄声响使诗人从陶醉中清醒过来的情态,确切而传神。“月明归”,说明回返时间之晚,它同上句的“看不足”一起,充分写出了诗人对山水景色的无限热爱、无限留恋。岳飞之所以成为民族英雄,之所以为自己的国家英勇战斗,同他如此热恋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密不可分的。诗的结尾两句正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特有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通过记游,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限深厚的热爱之情。在艺术上运思巧妙,不落俗套,虽是记游,而不具体描述景物,重在抒写个人感受。其结构方式除以时间为序外,又把情感的变化作为全诗的线索,突出了这次出游登临的喜悦。语言通俗自然,明白如话。

创作背景

绍兴五年(1135年)春,岳飞率兵驻防池州,游城东南齐山翠微亭,作此诗。

池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篇七

古诗原文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译文翻译

年复一年,我驰骋疆场,战袍上洒满了灰尘;今天,在“得得”的马蹄声中,缓缓登上齐山,浏览翠微亭的美景。

好山好水,我怎么也看不够,可已是明月当空,马蹄声又催着我踏上了归程。

注释解释

池州:今安徽贵池。

翠微亭:在贵池南齐山顶上。

经年:常年。

征衣:离家远行的人的衣服。这里指从军的衣服。

特特:特地、专门。亦可解作马蹄声,二义皆通。

寻芳:游春看花。

翠微:指翠微亭。

看不足:看不够。

创作背景

绍兴五年(1135年)春,岳飞率兵驻防池州,游城东南齐山翠微亭,作此诗。

诗文赏析

“池州”,是宋代江南东路的一个州,州府设在当时的秋浦,就是现在的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这里作者以州名代指州府名。“翠微亭”,在今安徽贵池南边的齐山上,是唐代大诗人杜牧在武宗会昌年间任池州刺史时建造的。

这是一首记游诗,主要记述登临池州翠微亭观览胜景的心理状态和出游情形,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前两句写出游的愉悦。起句“经年尘土满征衣”写长期紧张的军旅生活。诗人从军后,一直过着紧张的军事生活,特别是在抗金斗争中,为了保卫南宋残存的半壁河山,进而恢复中原,他披甲执锐,率领军队,冲锋陷阵,转战南北,长期奔波,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保卫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诗的开头一句正是对这种紧张军旅生活的生动朴实的高度概括。“经年”,这里指很长时间以来。“征衣”,这里是指长期在外作战所穿的衣服。既然长年累月地率领部队转战南北,生活十分紧张,那就根本没有时间、没有心思去悠闲地游览和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愈是这样,愈盼望有朝一日能够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这样,起笔一句就为下面内容的引出作了充分的渲染和铺垫,看似与记游无关,而作用却在于突出、强调和反衬了这次出游的难得与可贵,故对句以“特特寻芳上翠微”接住。现在,诗人竟然有了这样的机会,到齐山观览,而且登上了著名诗人杜牧在这里建造的翠微亭,心里一定愉快、兴奋。“特特”,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当特别、特地讲,起了强调、突出的'作用,以承接首句意脉,一是指马蹄声,交待了这次出游是骑马去的,成为诗歌结尾一句的伏笔。“寻芳”,探赏美好的景色。“翠微”,是诗人到达的地方。这样,对句实际上写了出游的方式(骑马)和到达的地点(翠微亭),从而起到了点题、破题的作用。诗的开头两句,首句起笔突兀,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似与题目无关,而实为次句铺垫;次句陡转笔锋扣题,承接自然,成为首句的照应;两句相互配合,表现出作者大起大落、大开大阖的高度艺术腕力和高屋建瓴的雄伟气魄。两句形成了波澜和对比,从而突出了这次出游的欣喜。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诗的三四两句并没有象一般的记游诗那样,对看到的景色作具体细致的描述,而是着眼于主观感觉,用“好水好山”概括地写出了这次“寻芳”的感受,将秀丽的山水和优美的景色用最普通、最朴实、最通俗的“好”字来表达,既有主观的感受,又有高度的赞美。同时,又用“看不足”传达自己对“好水好山”的喜爱、依恋和欣赏。结尾一句则写了诗人为祖国壮丽的山河所陶醉,乐而忘返,直到夜幕降临,才在月光下骑马返回。“马蹄”,照应了上面的“特特”。“催”字则写出了马蹄声响使诗人从陶醉中清醒过来的情态,确切而传神。“月明归”,说明回返时间之晚,它同上句的“看不足”一起,充分写出了诗人对山水景色的无限热爱、无限留恋。岳飞之所以成为民族英雄,之所以为自己的国家英勇战斗,同他如此热恋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密不可分的。诗的结尾两句正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特有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通过记游,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限深厚的热爱之情。在艺术上运思巧妙,不落俗套,虽是记游,而不具体描述景物,重在抒写个人感受。其结构方式除以时间为序外,又把情感的变化作为全诗的线索,突出了这次出游登临的喜悦。语言通俗自然,明白如话。

池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篇八

紧张的期末考试结束了,妈妈说带我出去放松一下,我们选择了池州石台的百丈崖和秋浦河漂流!

这天五点钟我就起床了,我们和表妹还有她的同学们一起向目的地出发!在去往池州的路上,连绵起伏的山被云朵层层包裹,若隐若现,不禁让我们对百丈崖更期待! 经过了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百丈崖,导游说百丈崖有一千多米高,我们要坚持爬到山顶才能看到它最大的瀑布!在山底下我们每人买了一把水枪,因为“百丈崖”里都是小溪,我们可以玩水。

刚进山,我们就看见了一条小溪,小溪里流淌着清澈的山泉水,水底的沙子,小鱼,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可是没有大鱼,估计小溪里的水太浅了,容不下它吧!再往上走,我们看到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有的树的叶子红色的,在一片绿叶中它就像一颗颗钻石一样。

正当我们都沉浸在这美景之中的时候,忽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叫声,我们问导游“这是什么东西叫”?导游说“这是山里的蝉,它和城市里的不一样,它的叫声更响亮”于是我们猜蝉在说什么,“你看你看,最近怎么有这么奇怪的东西”?“对,他们的颜色还不一样呢”?“有长有短,有粗有细”,“嗯还有的头后面长个尾巴,有的头上面像刺一样”…… 在欢声笑语中我们一路前行,突然看到前面有个小草屋,上面写了“猎户人家”外墙上挂了豪猪皮、刺猬皮和一张狐狸皮,估计都是这家的男主人以前在山里打的,现在这个山里没有这些动物了!猎人也就不住这里了!

我们继续前行,路上有许多小瀑布,还看到了很多小溪流,有的从山里的石头缝流出来的,我们很奇怪,这山里怎么这么多水啊,难道山顶上有大水库?带着好奇心,我们终于到了壮观的百丈崖!瀑布从天而降,这时候我想起了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旁边还有阶梯往瀑布那去,可惜那个通不到瀑布的最顶端,看不到山那边是不是有大水库,为什么水会源源不断的流出来!看完了壮观的百丈崖最大瀑布,我们就下山了,去往另一个目的地:秋浦河漂流! 吃过午饭后,我们来到了秋浦河,哇塞!人山人海啊!

结束了一天的行程,我们坐上了回家的车!虽然今天很累,但是也是非常开心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