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师德教育心得体会 教师德育心得体会(优质5篇)

时间:2023-09-23 02:54:27 作者:MJ笔神 心得体会 教师师德教育心得体会 教师德育心得体会(优质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教师师德教育心得体会篇一

在学生的内心播种一颗信念的种子,让其对人生产生期待和积极的作用,从而激励他们走上美好的人生路上,这是我一直向往的育人理想。而做一名刚柔兼济的智慧型班主任也是自己一直努力的育人目标。11月8日至11月10日,我有幸跟随广东省杨青兰名班主任工作室,一起前往阳春进行德育交流学习。三天三校三讲座,两室两情两班会,三天的培训让我感受了智慧的洗礼,让我对“智慧育人”的“智慧型班主任”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杨老师的“刚柔兼济”“三度空间”“文道导心”理念让我醍醐灌顶,惊叹的是“小”德育里渗透的大智慧。

一、刚柔兼济“小”德育,“文道导心”显智慧

刚柔兼济,为班级常规管理中的辩证之道。刚即量化有矩,柔即和善有度,刚柔兼济乃量化与人性化之完美结合。量化管理体现在学习、宿舍、奖惩等方方面面,做到有理有据,有数有度,有抓手有保障,方能促班级之成长。我是谁?我要到哪里?怎么到达?这是杨老师在讲座《班级常规管理之“辩证法”》之班规制定的引导思想。从教师引导、加强统一认识,到学生讨论,再到遵循可行性、广泛性、互制性原则下的班规修改,至最后的逐步完善和执行,每个步骤无不体现德育渗透的智慧与用心。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它的艺术实践还需要情景暗示实现自悟(场面),把脉诊断实现自知(人面),民主评议实现自省(人面),反思文学实现自励(情面)。面面“柔情似水”,方能事事“佳期如梦”。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杨老师通过五步智慧法,利用把脉诊断、修订方案到把准关键,巧用转变观念、关系和策略实现拾级而上,再到最后的“四要”扭转乾坤,实现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两位问题行为学生的问题行为逐层击破,成功转化,无不体现了班级管理的刚柔兼济之学问和“文道导心”之智慧精髓。

教育实践中,严和宽是对立统一的。严不是冷面铁心,宽也不是迁就纵容,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教育不是管,教育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刚柔兼济式的育人理念更好地诠释了教育的守望,这是我从杨老师这场讲座的收获和领悟。

二、生涯规划谋事同,精彩人生各异构

新高考,生涯规划班会课任重而道远。在这次培训中,我观摩了蒋嘉骏老师的《遇见十五年后的自己》与余乐媛老师的《认识自我、规划职业生涯》,两节生涯规划班会课同课异构、别开生面。蒋老师的“生涯幻想”畅想十五年后的生活,通过视频分享、榜样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共鸣,并加深对生涯规划成功要素的认知,即包括可行计划、有效行动和毅力恒心的主体因素和包括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客观因素。余老师则利用霍兰德职业兴趣岛理论,以情境创设、兴趣岛环境介绍、兴趣岛性格职业作指引,登岛分组、小组讨论等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性格、兴趣、能力进行自我剖析和自我职业定位。最后,通过“对话10年后的自己”,引导学生畅想十年后的工作环境和状态。

两节班会课,皆以小见大,以微见著,身心参与,通过活动体验唤醒学生生涯认知,学生反应热烈,这更坚定了我对活动体验型主题班会的探索、研究和应用的决心。

三、“三度空间”“小”德育,智慧育人大智慧

荀子《劝学》中曾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班主任的管理也需借助“外力”。在杨老师的《班级常规管理的“三度空间”》讲座中,班级管理的“外力”,就是“三度”,即高度、宽度和温度。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高度,利用顶层设计,构建班级管理模型;还要有“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的宽度,利用校讯传情,渗透德育点滴,通过“今日我当家”“借力打力”内生外化;更要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温度,通过人性关怀,人文关爱、人本关爱,实现理解、尊重、悦纳、宽容和唤醒。三度空间班级管理法彰显“小”德育之大智慧。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杨老师的校讯传情,对学生用心付出,用情至真。有人说,教师是“站起来是一座山,走起来是一阵风,坐下来是一本书,躺下去是一条路”。杨老师三十多年如一日对工作的执着,对学生的用心良苦,实在令人内心敬佩。杨老师是幸福的,因为她能传道授业解惑,达人成己。

四、且学且思悟所获,知行合一促成长

本学期,我新接手了一个问题行为比较严重的班。在刚接手的初期,我经历过德育低效的迷茫期,也经历过身心疲惫的困扰期。但我始终相信,德育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过程,它需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在平时的育人工作中坚持付出,润物细无声,静待花开,终有一天,我相信,量变会实现质变,最终会水到渠成。

通过这三天的德育交流学习,再一次深刻认识了智慧德育与智慧育人的博大精深。坚持刚柔兼济的原则,把班主任事务管理做细做深,相信所有的问题行为都会有解法。同时,坚信通过不断学习,知行合一,就有可能成为更专业的更富人格魅力的智慧型教师。

教师德育心得体会(精选篇6)

教师师德教育心得体会篇二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更是规范学生行为,树立远大理想的场所。有人说:"先做人,后成才"。可见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客观一点儿说,德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一所学校的荣辱存亡,所以一所学校能否和谐发展,关键在于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如何才能更好的完成时代所赋予我们的使命呢?当了近二十年的班主任,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谈一下粗浅的认识,体会。与同仁共勉。

一、爱岗敬业,乐此不疲。

如果把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当成一项任务,那么我们做起来将身心疲惫;如果把它当成一种职业,我们做起来将枯躁而乏味;如果把它当成一种事业,我们做起来将乐此不疲。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一工作,我们就将全身心的投入到我们心爱的工作中来,尽情的享受它所带给我们的快乐。未来的世界是孩子们的,我们培养造就未来的接班人,责任重大且光荣。一们伟人曾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在这里我要说:"我们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工程师",如此看来,我们怎不为此而骄傲,怎不为我们所从事的高尚事业而自豪!

二、优化团队,事半功倍。

德育工作事无巨细,大到校风校貌,小到学生的举手投足,这无不关乎我们的责任。俗语说:浑身净铁,能撵几根钉。为使德育工作做细,做好,我们必须发挥群体作用。与教导处沟通,每一学科,每一课时,可以确定一定的德育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熏陶,从而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更重要的是要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班主任团队。因为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桥梁与纽带,更是我们德育工作的践行者。有一名人说:"一名慵医只能坑害一个病人,而一位慵师则坑害的是一代人。"由此,要下大力度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定期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全面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宗旨就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有了这种认识,就会出现,你班抓,他班抓,班班都在争着抢着抓,何愁校园不和谐,何愁学校不发展。

三、积极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是育人的摇篮,不仅自然环境要和谐优美,校园文化更是不可或缺。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板报、画廊、校园广播站及国旗下的讲话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好人好事"、"家乡赞"、"祖国在我心中"、"吾爱吾师"等版块或节目,弘扬正气,天长日久,学生在不自觉中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引领作用。

四、检查督导,更上一层楼。

要想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就要经常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只有检查评比,班主任之间,团支部之间才能有个比劲,在比的过程中,比出了方向,比出了干劲。并且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职能作用,每天分条列项对各班进行早、午、晚三项检查,每周一总结,表现突出的班级称为流动红旗班。与此同时,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成员也要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测相结合的形式,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思想风貌、道德水准以及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班主任沟通,为班主任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我相信,通过检查督导评比,我们的德育工作定会一天一个新变化,一年一个新台阶。尊敬的同行们,虽然正值冬日,但是天上的太阳也有暖人之时,就让我们在德育工作的大路上,不畏寒冷,扬鞭启程!

教师德育心得体会(精选篇7)

教师师德教育心得体会篇三

教师师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培养优秀学生的根本保证。在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时刻将师德放在首位,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心得,希望能够以此对教师师德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进行探讨。

第二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师德体现在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上。作为教师,我始终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放在第一位,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关注他们的兴趣和特长。我坚信每个学生都有成为优秀的潜力,我的责任就是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引导他们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会不厌其烦地与学生交流,关心他们的困难与疑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人生观念。

第三段: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教师师德的核心在于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德榜样。在我成为一名教师后,我深刻认识到自己扮演着学生的榜样角色,我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我时刻保持着良好的师德形象,力求言行合一,做到说到做到。我总是尊重学生和同事,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与他们合作,共同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第四段: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

教师师德还要求我们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创新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关注教育前沿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与同事分享经验,共同研究教育教学问题。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也为学校的教育质量做出了贡献。

第五段:心态平和,善于反思

教师师德的培育还需要教师保持心态平和,善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教育教学工作也日新月异。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愿意接受学生和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同时,在教学结束后,我会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效果,思考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成长。通过这样的反思,我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结尾: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师德的体验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只有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保持平静的心态并善于反思,我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贡献力量。我希望通过不断努力,能够为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帮助他们成为有价值、有贡献的社会人才。

教师师德教育心得体会篇四

教师师德是教师行业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也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必须遵守和践行的行为准则。作为教师师德的实践者,我深切体会到了教师师德的重要性和意义。在教师师德的引领和激励下,我始终坚守着教育初心,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教育每一个学生,努力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

第二段:对教师师德的认识与思考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认识到教师师德首先要从自己做起。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始终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品行和行为成为学生的榜样。同时,我也积极提升专业素养,注重自身修养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坚持不断学习、深入思考,探索更好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以更专业的教育素养去引导和教育学生。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成长。

第三段:在教学中的师德体验和感悟

师德的体验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我常常利用课堂时间与学生开展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教育敏感性,经常与学生开展班级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感悟、体验和理解道德准则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实践教育,我看到学生逐渐成为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他们在成长中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并乐于助人。

第四段:在学生身上感受到的师德的力量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常常感受到师德给学生带来的正能量。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我发现通过教书育人的方式,我不仅可以给予学生知识的启蒙,还能引导和塑造他们的人格和品质。学生的一点进步和变化都让我感到由衷的喜悦。他们在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真诚关心和引导之后,也开始主动积极地改变自己,步入良好的发展轨道。这种正向的循环不断推进着学生的成长,也让我坚定地相信了师德的力量。

第五段(总结段):坚守师德,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价值

教师师德是教育事业的灵魂,也是我们教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教师师德的体验和思考,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也更加珍惜这个光荣的职业。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坚守教师师德,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行动,践行教育情怀,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师德素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师师德教育心得体会篇五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师德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是我们肩负教育使命的价值追求。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让我有了一些关于“教师树师德”的心得体会。师德对于教师来说意味着什么,它如何指引我们的行为准则,成为我思考的重要课题。

第二段:师德的内涵

师德是人们对教师职业所具有的特定道德情感和行为要求的总称,是教师与师生、家长、社会等各方进行互动的准则。师德具有多重内涵,包括教师的职业精神、道德情操、职业修养、爱岗敬业等。首先,教师应具备崇高的职业精神,坚守教育理想,热爱教育事业;其次,教师需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道德,以身作则,为学生成长成才树立榜样;最后,教师还需要持续进行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保持敏感、宽容、公正的态度。

第三段: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师德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教师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提高自身的门类知识,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只有坚持将师德实践于每个具体的教育活动当中,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段:师德与学生成长的关系

教师的师德与学生成长密切相关。教师的行为和言论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力,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的沟通中,教师都需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师的言行应当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鼓励学生发掘潜能和表达自我,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格和价值观。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使他们在温暖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

第五段:如何树立良好的师德

为了树立良好的师德,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首先,教师应当不断自我反思,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师德要求,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修养和职业素养。其次,教师需要与同事进行良好的互动与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最后,教师还需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形成教育共同体。

总结:

师德是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实践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成为教师的应有追求,而树立良好的师德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修养与素质,教师能够更好地影响学生,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还需要与同事和家长积极互动,形成教育共同体,共同关心学生的发展。师德的实践需要不断的思考和努力,但只有坚持不懈,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