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数学第二册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汇总8篇)

时间:2023-10-13 13:52:13 作者:笔砚 活动总结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数学第二册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汇总8篇)

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一些编写幼儿园教案的示范,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一

教学内容:小学教科书第33页。

教学目标:

1.本教学设计主要使学生通过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培养学生简单的、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张反馈练习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小组交流,知识

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和复习,现在一段时间,把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情况。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

师:同学们都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和用数学来进行复习。

二、巩固练习,发散思维

1.尝试编题,抽象法则

师:谁能分别编一道进位加、不进位加、退位减和不退位减的'算式?

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

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

师: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减法呢?

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

指名答,教师把要点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那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哪位同学还有特别提醒同

学们注意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2.反馈测试,灵活掌握

师:接下来我们就做一组题目。老师发个你的练习题第一题,做对一题,就

可以从最上面圈一面小红旗(笔算加法、减法个4题)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反馈:得到8面小红旗的请举手。

第二题:啄木鸟诊所(4道有错误的竖式)

比一比谁的小医生当得好又快。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

3.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并独立列式计算。

(2)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紧接着出示“后”这一条件,让学生思考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学生或许会出现两种答案:一种是大38岁,一种是大28岁。

放手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解决矛盾。

达成共识:10年后,爸爸仍比儿子大28岁,因为爸爸长10岁,儿子也长10岁。

三、课堂

师: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二

课型

新授课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能力。3、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复备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三

小学教科书第33页。

1.本篇教学设计主要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乐趣。

学生每人一张反馈练习题。

一、小组交流,整理知识

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

师: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和用数学来进行复习。

二、巩固练习,发散思维

1、尝试编题,抽象法则

师:谁能分别编一道进位加、不进位加、退位减和不退位减的算式?

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

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

师: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减法呢?

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

指名答,教师把要点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那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哪位同学还有特别提醒同

学们注意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2、反馈测试,灵活掌握

师:接下来我们就做一组题目。老师发个你的`练习题第一题,做对一题,就

可以从最上面圈一面小红旗(笔算加法、减法个4题)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反馈:得到8面小红旗的请举手。

第二题:啄木鸟诊所(4道有错误的竖式)

比一比谁的小医生当得好又快。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

3、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并独立列式计算。

(2)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让学生列式计算:41—13=28(岁)

紧接着出示“10年后”这一条件,让学生思考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学生或许会出现两种答案:一种是大38岁,一种是大28岁。

放手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解决矛盾。

达成共识:10年后,爸爸仍比儿子大28岁,因为爸爸长10岁,儿子也长10岁。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四

教学内容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教材第23、第2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会分析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会分析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难点:使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学具

黄色、红色花片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我们学校每周三都要进行全校范围内的纪律卫生大评比活动,看,二年级卫生评比表已经出来了。(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情景图)

生:我想知道二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

师:二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共同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师:面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1: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那就是在一班的基础上多加3面小红旗,也就是12+3=15(面)。

生2:一班得了12面,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就是说二班比12面再多3面,就是12+3=15(面)。

生3:我觉得“二班比一班多”是关键,因为只要二班的多,那就要在一班的基础上加上多出的部分。

……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怎么想的?

师:请同学们摆12个黄色的花片表示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然后我们用红色的花片表示二班的小红旗数。因为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所以在摆红色花片的时候就要比黄色的多摆出3个,那么求二班的小红旗数就要用加法,也就是12+3=15(面)。同学们,自己一边说一边再摆一遍试试。

学生尝试操作讲解,教师巡视指导。

师:如果老师现在告诉你,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你能算出三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吗?试试看,一会儿把你的想法和算法告诉大家。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组织交流,重点说说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说清想法:三班比一班的小红旗少4面,就是比12少4,即12-4=8(面)。

【设计意图: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由“扶”到“放”,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新发现和新收获?

[知道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可以用加法(减法)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教学反思

1.启发、引导学生,只要多观察、多留心,就能发现生活中的很多数学知识,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感到数学并不遥远,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时,数量关系比较隐蔽,过去解答这类问题一般借助“同样多”把这类问题转化成求总数(求剩余)的问题,再用加(减)法计算。这种推理方法,逻辑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这节课,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是指导学生通过分别摆花片的操作过程,把隐蔽的数量关系在物化活动中外显出来,使学生形成比较清晰的表象,并以这种表象为基础,利用已有的知识,直接确定计算方法。这种教学策略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便于学生理解计算方法。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猜猜我是多少。

b类

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上衣比裤子贵多少元?

(2)裤子比裙子便宜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考查知识点: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3)答案不唯一,如上衣和裤子一共多少元?50+37=87(元)

教材习题

第24页“做一做”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单元知识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分类整理在复习中的作用,形成较为系统得认知结构。

2、经历模仿整理到自主整理的过程,培养学生方法迁移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通过对知识的查漏补缺,使学生经历反思性学习的过程,扫除计算障碍,提高计算能力。

4、通过分层练习,巩固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提升学习自信。

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一)100以内加法的有关知识整理

师:谁能给这9道算式来分分类?

一生上台分类:25+8、36+7、39+4、63+4、21+6、42+3分一类,这些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

39+40、47+30、50+16分一类,这些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

师根据生的分类方法板书:

两位数加一位数:25+8、36+7、39+4、63+4、21+6、42+3

加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39+40、47+30、50+16

师:你们同意她的想法吗?请你们再仔细观察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这6道算式,能不能再将他们分分类呢?同桌先互相交流一下。

63+4、21+6、42+3这3题算的时候个位相加还没到十。

师根据生的回答修改板书,边写边说明:像25+8、36+7、39+4这3题算的时候个位相加都满十了,要向十位进1的,我们叫它们为进位加法;而像63+4、21+6、42+3这3题算的时候个位相加还没到十,叫不进位加法。

进位加法:25+8、36+7、39+4、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63+4、21+6、42+3

加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39+40、47+30、50+16

(二)100以内减法的有关知识整理

生四人小组讨论、整理

师生共同整理100以内的减法

不退位减法:99-8、26-3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12-4、34-8、17-9

减法

师:这就是我们第六单元学习的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以后啊,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回顾、整理其他单元的内容。

进位加法:25+8、36+7、39+4、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63+4、21+6、42+3

加法

100以内的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39+40、47+30、50+16

和减法不退位减法:99-8、26-3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12-4、34-8、17-9

减法

(三)查漏补缺

老师课前收集了小朋友们平时算错的一些题目:

师小结:做题一定要仔细,要用对正确的计算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准确率。相信在接下来的练习中,你们肯定会更认真、更仔细的。

二、练习提升

1、35+3=35+8=67-5=57-8=92-2=29-2=

2、填数:32比6多()19比()少59()比57多30

3、连线

得数的十位是5得数的个位是4

得数比80大得数在60~70之间得数比20小

4、()里可以填哪些数?

54-()=4()75+()=8()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六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教科书62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材简析:

本课教学是学生基本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对于整十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会相对容易些。新授内容的计算方法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是以“十”为计数单位的,运用旧知迁移,直观操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便于学生形成口算技能,也是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奠定扎实基础。

教学问题诊断:

可能会有教师提出:对于单元主题图在第一课时是否有必要进行认识,分析?

单元主题图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提供一条主线下的各种情境图,为各课时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既有生活中情境再现,体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也有知识间层次推进,从编排上来看:(发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写大字)两位数加、减;(剪五角星)理解小括号的意义,都离不开情境的支撑。单元主题图的认识是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学生学习数学提高兴激发探究欲望。整体情境内容与第一课时关联不大。放在第一课时进行认识既有生活情境的素材支撑,也为后面课时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的算法和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学习找准生长点

(课件出示)

(一)说一说。

1.10、20、30、()、

2.80里面有()个十,()个十是50。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二)拨一拨。

1.拨出8,1个1个地拨,拨到10,再10个10个地拨,拨到40.

2.先拨出20,再20个20个拨,拨到80。

3.先拨到60,十位上拨去一个珠子是几十,再拨去一个是几十。

(三)算一算。(让学生做在练习卡上)

3+5=2+7=5+4

30+5=20+7=50+4=

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轮流汇报结果,教师给予鼓励。

设计意图:

三道复习题,对数的组成,数数、拨数、计算等知识的回顾,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对本课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中计数单位“十”的强化。计算题的复习则是通过计算比较,发现数位不相同两个数,计算时方法有所变化的意识。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65—66页内容。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与退位的算理。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见口算题卡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一共有多少棵白菜?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算法。让学生分别说一说,当出现竖式计算时,要板书竖式:让学生对照竖式再说一说算理及算法。

3.小结: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说一说在计算加法时要的问题。

4.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你自己能解决吗?自己试一试。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哪个小组愿意把小组的想法说给同学们听:说到竖式时板书。说算法:个位减起,5减6不够减,从十位退1,15减6等于9,十位2减7不够减,从百位退1,12减7等于5,百位3减2等于1,所以,435减276等于159。

5.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用你喜欢的方法去做。全班交流自己的竖式算法。

6.小结: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从连续退位、细心计算两方面进行交流。四、巩固练习。列竖式计算:

192+58=432—153=646+354=542—169=学生独立完成后,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竖式计算的算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书67—6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与退位的算理。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等。

一、回顾旧知。

昨天我们学习了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的笔算方法。我们来复习一下。出示:

592+109=615—457=让学生同位互相说一说计算方法。而后指名起来说算法。

二、自主练习:

1.第3题:计算并验算。

2.第4题:(1)说题意,你做这道题时是怎么想的?(2)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3.第5题。

(1)先说一说题中告诉我们的数学信息和要求的问题,然后再解决。(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完成。

4.第6题:找规则,填一填。

5.第7题:数学游戏。

6.第8题:谁摘的松果?连一连

让学生独立去完成,汇报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7.第9题:

要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入口到珍禽馆”共有几条路?分别是哪几条?

8.第10题:

做题时先让学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再根据信息解决问题,并提出问题。

三、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觉得对你有什么帮助呢?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八

一、十位加、减十位,个位加、减个位。

1、不进位的加法20+30=5067+2=6968+30=98

二、进位加法(凑十法)

1、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五五相凑就满十。(注:凑十的两个数互为补数)

2、20以内进位加:凑十法:8+72=15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2+8=10,2是8的补数)

3、100以内进位加362+8=44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方法和20以内一样)

三、退位减法

1、20以内退位减:破十法:161-9=7个位加补数

2、100以内退位减:361-9=27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减1,个位加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