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数学课堂的相关论文(实用8篇)

时间:2023-10-15 12:38:58 作者:灵魂曲 毕业论文 2023年高中数学课堂的相关论文(实用8篇)

民族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必然选择。怎样通过文化交流和艺术表演,推动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这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民族团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数学课堂的相关论文篇一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教师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探索和研究,而有目的地去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它与学生数学学科的学习、数学知识的掌握以及实践能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高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更要联系我们的生活背景,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我们可以从生活实践当中举一些与数学知识相关的例子,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导数及其应用这一章时,为了让学生对此章概念和定义有深入了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气球,在对这章进行讲解时我把气球发给学生,让他们在吹气球时认真观察气球的变化和自己吹气球时的感受。于是课堂气氛马上被调动起来了,吹完气球以后学生显得异常兴奋,并且彼此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采用的是拿着课本、在黑板上写写画画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学起来会感觉到枯燥乏味,多数学生产生不了兴趣。如今,多媒体技术开始在各大学校普及推广,它的优势是把动画、文字、声音融为一体来创设数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比如,在学习概率的内容时,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放映几个有关概率问题的画面,抽取乒乓球、掷骰子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既不会感到枯燥无味也对数学内容有了较深入的学习,达到了双赢的教学效果。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给学生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魅力。通过创设趣味性的情境,学生主动去思考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己的思维活动会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能够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二、高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意义

数学本来就是一门枯燥无趣的学科,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会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让数学课堂永远焕发光彩。

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连,它已经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尽量创设轻松、容易抓住学生眼球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并且从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吕传汉。数学情境与数学问题。重庆大学出版社,.

[2]严士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扎佐中学)

高中数学课堂的相关论文篇二

摘要:随着学校电脑的普及,随着软件硬件设置的完善,随着cai课件的制作,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一方面可充分地利用cai课件的辅助性特征,针对教学过程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形成形象展示教学模式等,其意义在于能通过多媒体的声形演示,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理解,达到解决传统教学手段无法突破的难点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利用cai课件的主体性特征,形成人机会话教学模式,复习与练习教学模式,其意义在于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网络技术的交互性,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特征的目的。

高中数学课堂的相关论文篇三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不局限于单纯知识的传授,而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使各方面能力得到广泛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具体是指教师设计一种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情境,学生从探索中学会收集信息、分析问题,使自身的探索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有效地锻炼,这也正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目标。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载体是生活中的各种课题或项目,它是一种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研究并获得相应知识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与综合课程和学科教学都存在着差别,一方面,它不是活动课程,也不是一般的活动,因为研究性学习并不是由多个学科构成的课程,而且它是由学生自主参与进行科学研究的活动。另一方面,它不是单纯的学科教学,因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鼓励学生主动参加实践,如收集资料、选题、调查等,提高自身能力的学习方式,不再只是对学生进行单纯的知识的灌输。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不仅可以牢固掌握所学知识,还可以学会如何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机械地传授数学的相关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似懂非懂,死记硬背,教与学都围绕成绩展开,以提高教学成绩为宗旨,为学习而学习,忽视了教学的真正意义。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出现,对高中数学传统教学和学习模式来说可谓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该模式为学生创立了有助于其发挥主体能动性,表现自身创造力的学习情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数学的研究中,独立探索,感受探索过程带来的成功与挫折,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应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力。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模式是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是相当必要的,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继续地传授知识,提高成绩,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独立探索的平台,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魅力。

1、重视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模式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做任何事的基础,没有兴趣,也就谈不上效率。尤其在数学的学习中,高中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枯燥无味、入门困难的学科,是一门需要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的学科,因此,培养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不仅可以使教师的教学事半功倍,还能使学生真正的会学数学,学会数学。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对知识的无条件灌输,学生变成被动地接受者,事实上,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是积极的探究者。教师要做的正是扭转局面、改变现状,为学生设计一种吸引学生主动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而不是一味地传授已有的知识,使学生体会到探索中的乐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高中数学的学习增添色彩。

2、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研究性学习方式不仅重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还重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倡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完成作业,完全忽视学生间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迫在眉睫。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可以多为学生设计一些形象有趣、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小游戏或任务,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使学生分组合作、互帮互助,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任务。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对方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成果。

3、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感度

问题是一切活动的起源,有问题,才有交流,才能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机械地传授问题和答案,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事实上,高中数学的学习就是一个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和情境是共存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造一个存在冲突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认识问题的欲望,带着问题去学习理论知识,将理论与问题相结合。

学生为解决问题,就会调动所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从自己的观点出发真正地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并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从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模式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要想把这种学习方式贯彻实施好,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首先需要教师真正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和重要性,设计一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情景;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对问题的敏感度,并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教师要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素养,以便更好的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的相关论文篇四

一、初中生物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作用

积极创设教学问题情境不仅符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并且也是初中生物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优化的关键因素。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增强生物教学的现场感以及直觉感,能够激发其学生的思维模式。从新课改发展理念分析,在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之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主要内容,将生物教学的重心放在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学习之上,这样让学生从厌学转变为喜学。此外,在初中生物课堂中以创设情境作为主线,根据生物教材以及教学方法、教学大纲,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触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心理,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生物知识的学习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素质。

二、初中生物教学创设教学问题情境的方法

(一)讲述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从整体角度分析,初中生物知识是比较乏味的,并且学生在学习中会比较困难,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之中生物教师需要创设相应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隐性与显性基因”这一课的时候,生物教师可以引入一个小的故事:一位长相特别美丽的女士与一位相貌不好的男士结婚,有人说,如果两人结合,那么生出的孩子会像女士一样美丽、聪明,但是也有人说生出的孩子会像男士一样丑陋。在故事讲完之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哪一类人说的话是正确的,这种问题的.设定会激发其学生的兴趣,能够引导学生展开课程内容,并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一般而言,讲述故事的方法适用与比较抽象其枯燥的生物知识之中,这种方法能够让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活跃,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在选择故事的时候要具备针对性与恰当性,避免学生产生误解。

(二)利用实验,创设教学情节

初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生物教学之中离不开实验,通常情况下实验能够为学生带来惊奇,能够激发其学生的求知欲望,能够让学生在实验情景之中对问题展开讨论。在初中生物教材之中编排了很多操作实验以及探究性实验,并且还有部分模拟实验与演示实验。如在学习“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纤维学生演示实验,这样一开始就做实验,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能够让写手带着问题进入到下一步学习之中,这样一来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三)利用想象,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重,并且具有非常强的想象力,在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基础上,能够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这样就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中在学习环境保护的时候,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地球遭受破坏的图画,并且将其作为一个情境进行呈现,让学生展开想象并进行讨论与分析,等到学生讨论片刻之后,生物教师可以问学生如何解决这一现象,那么在想象力的引导下开展对环境知识保护的探索以及学习。

(四)结合实际生活材料,创设情境教学

一般而言,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结合能够创造相应的问题情境,可以感染学生的情感,引发其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学习生物生存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水培植物的图片进行展示,并且询问学生水瓶中的营养物质是什么,很多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这是培养液,生物教师可以继续问学生什么植物在培养液中可以生长。由于学生知识水平有限,无法完整回答,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到本节课程的学习内容之中,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记忆力,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新课改的深入与推广决定了我国教育体系的变化趋势,初中生物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对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积极创设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之中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因此在初中商务教学之中,需要设置问题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在教学问题的创设之中要调理明晰,要构架其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的桥梁,在思考与探究之中抓住事物的本质与属性,提高学生的生物掌握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

高中数学课堂的相关论文篇五

对教师来说,在数学课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而且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法,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最为重要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探究解决问题、自己推导公式、自己归纳结论、自己摸索前进。当然,这里的放手绝不是放任自流,否则,学生得到的将是一些肤浅的、支离破碎的不完善的知识。所以,我们在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放手的同时,还要多在引导上下工夫,讲究“导”的艺术,教师“导”得好,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驾驭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添活力。如何把学生放在数学课堂的正中央,是我们一线数学教师亟需解决的课题,也是高效课堂的核心所在。我们都知道,数学教学的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启迪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有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领他们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发现问题,从而提炼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这是学习的目的所在。发现问题的能力一旦培养为一种潜在的意识,可以解释为“探察问题的意识”、可以解释为“找到新东西”的能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培养创造力的基本途径。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要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跟数学创造力可以真正得到体现,更可以显示出数学教学的真正魅力所在,数学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要完成知识的传播,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教学过程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如何成功教好一堂数学课。面对高中数学的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

新课改之后,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要把学生放在课堂的正中央,转换角色,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是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是辅助和引领学生学习,这样才能达到高效教学。

二、引导学生灵活解题

高中的数学课堂每节课容量都非常大,尤其在复习课上,内容多,解题量非常大,而且解题课又枯燥,涉及知识点多,许多学生都不喜欢数学的复习课,所以我们教师要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把枯燥的数学课堂组织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徜徉在神秘高深的数学殿堂里面,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要有张有弛,把握好复习的节奏,比如交给他们解题的技巧,灵活的方法等,让他们学会灵活解题,变被动的学为主动学习,教师创设情境,学生热情四溢,思路灵活多变,解题变得轻松有趣。

三、教师的博学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现在的学生都是个性鲜明,他们爱好广泛,知识面广,视野开阔,爱憎分明,往往大多是喜欢老师进而喜欢学科,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师一定要用自己博学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师德,幽默的教学风格感染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在课堂上享受数学的快乐,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数学,就要用真诚对待他们,用丰富的教学语言,独到的见解,耐心的辅导等方法取得学生的爱戴和拥护,以此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

四、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使出浑身解数,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喜欢数学,学会数学并且会运用数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还要密切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通过实践活动验证他们是否真正学会,教师教是一回事,学生学会是另一回事,我们教师只有在课堂上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才能知道学生是否真正的会,数学解题和其他学科还有不同,方法千变万化,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解题方法,最重要的是一定通过解题锻炼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引领他们遇到问题可以自己寻到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是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

五、注重团队合作和反思总结

高中数学是非常深奥的,有些题目出来,老师都不一定能够解出来,在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团队合作,要和数学组的全体教师多交流,多相互听课,评课,促进共同成长,同时能够相互间取长补短,达到所有数学教师长足发展。另外,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反思和总结,每节课下来,教师要沉下心来,及时写教学反思,一个单元下来要写教学小结,这样一步步走下来,就会从教师向名教师迈进。

六、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不断坚持学习的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社会、家长还是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现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求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一定要不断的学习,要不断接受新的事物,不断充电,在坚持学习中完成自我完善的过程。比如利用平时的碎片时间,不断开阔视野,多关注教育形式,教育教学新理念,各个学校或者数学学科新的教学方法等。还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数学领域要不断深造,借鉴已有的教学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更好的培养学生服务终生。好的数学课,一定是把学生放在课堂的正中央,引领学生徜徉在数学的王国里面自由翱翔,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中来,小组合作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课堂教学能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但是要以学定法,把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正中央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我们数学教师要通过对教学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最后一定会使得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高中数学课堂的相关论文篇六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要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参与到生动、活泼,以及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就要想尽办法创造教学情境,把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的个体得到发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笔者就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谈谈以下三点做法。

高中生的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和自主合作意识较淡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

1.巧设悬念。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采取设悬念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有悬念的问题产生神秘感,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以巧设悬念的方式导入新课,避免了平铺直叙之弊,又可收到寓教于趣之效。例如,在讲授“等比数列前n项和”内容之前,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新课:“根据历史传说记载,国际象棋起源于古印度,据说,有位印度教宗师见国王自负虚浮,决定给他一个教训。他向国王推荐了一种在当时尚无人知晓的游戏,国王对这种新奇的游戏很快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兴之余,他便问那位宗师想得到什么赏赐。宗师开口说道:‘请您在棋盘上的第一个格子上放1粒麦子,第二个格子上放2粒,第三个格子上放4粒,第四个格子上放8粒……即每一个次序在后的格子中放的麦粒都必须是前一个格子麦粒数目的2倍,直到最后一个格子放满为止,这样我就十分满足了。’国王慷慨地、开心地答应了宗师的请求。”讲完这个故事之后,提问学生:“这位国王能满足宗师的请求吗?”教师通过巧设悬念的方式促使学生,并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教师也可以顺利导入新课。

2.活动设计。实践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高中生的思维大多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习动机往往取决于学习内容是否有趣,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方式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学习。例如,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列举学生日常生活中容易观察的一些现象,如日光灯与天花板、树立的电线杆与墙面。教师可以取出预先准备好的直角梯形泡沫板演示:当把互相平行的一边放在讲台桌面上并转动,观察另一边与桌面的位置给人以平行的感觉,而当把直角腰放在桌面上并转动,观察另一边与桌面给人的印象,要加强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师还可以用事先准备的木条放在讲台桌上作上述情形的演示。由此可见,教师要对课堂活动内容进行合理设计,让学生在活动情境教学中提高实践能力和培养合作意识。

3.故事引入。实践表明,高中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多采用与课本内容有关的有趣的故事来导入新课,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例如,在讲授“等差数列”时,教师可以引入高斯的故事。高斯是德国伟大数学家,他在小学读书的时候就显露了超乎常人的数学天赋,教师彪特耐尔布置了一道很繁杂的计算题,就是计算从整数1加到整数100的和是多少。彪特耐尔写完题目,小高斯很快就把答案写出来并交了上去,彪特耐尔一看结果,大吃一惊,小高斯竟然算对了!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小高斯用什么方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就算对了?他的计算方法与这节课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可见,教师运用故事引入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形式较单一,学生极易产生心理压力,在课堂上敢于大胆发言的学生并不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建立合作学习的机会,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中培养自主合作的习惯,增强自主合作意识。

1.引导学生规范表达。进行合作交流学习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用规范的语言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要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首先,要求学生运用数学的规范语发言和表达;然后,经常在课堂上考查学生对某些概念、定理的理解,要求其有条理地、有顺序地、规范地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数学规范语言进行自由表达,有效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其自主合作的习惯。

2.强调课堂纪律。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然而,好说好动是高中生的天性,他们的思想普遍尚未成熟、自控能力较差,在数学课堂上也经常会出现过度的吵闹和争论,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强调课堂纪律,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教学,保证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和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3.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交际互动,不但要求倾诉者会说,而且要求倾听者会听。学会倾听,(下转第38页)(上接第29页)是要求听别人讲话时要用心、细心。倾听是一种礼貌、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与人交往就要学会倾听,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良好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对话。在倾听别人发言后,要善于肯定别人的优点,但也要敢于质疑,适当地发出提问,如“你讲的我听不太明白,能不能说得更清楚些?”“如果是这样,那按你的方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等,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对话,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话水平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合作的习惯。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的责任不是教,而是教学生学。”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师就应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精心指导和总结,教会学生自主合作的方法。例如,讲授高一新课标的“三视图”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设情境,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精神,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一是电脑演示投影与三视图;二是学生做实验,要求人人动手操作;三是自主活动,学生观察后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四是自我归纳;五是教师作总结。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因此,数学教学要创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习惯,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个性。

总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学习经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习惯和学会自主合作的方法,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意识,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施忠良。建新型的数学课堂文化[j].广西教育,2002(17)

[2]杨光伟,范劲松。对建构数学课堂文化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4)

高中数学课堂的相关论文篇七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情境,开放性、探索性、实践性是它的三大基本特点。探索性是其根本、本质的要求,属于师生共同探索并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都扮演着主角,是学习的主人,要灵活运用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大胆探索、发现新的知识点。“创设情境—探究学习—合作沟通—应用反思”是探究性学习的构成环节,各环节紧密相连。在每个环节中,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灵活探索新的知识点。同时,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探究性学习中,需要遵循相关的原则。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教学内容难易要适中,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保班级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真实的情景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2.1独立探究

独立探究就是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自己对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过程,在不断的探索中研究应用技巧,提高综合能力、提升数学知识。在教育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2.1.2老师可以安装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来把他们进行分组,指导他们探究数学,在学生们小组学习过程中碰到问题或者思路存在差异的时候,老师对他们进行指导学习,分析思路的正确性,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达到意见的统一。

2.2互动探究

互动探究性的学习主要表现在在平时的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在教育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2.2.1把做数学题作为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例如针对一些有难度的数学题,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把相同类型的题分组讨论,然后将一开始解题的“重任”就交给学生,最后归总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与快乐;2.2.2可以使学生们主动的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实现对问题的探讨。比如在对“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情况,如彩票的超市抽奖、活动中奖号研究等,结合情景设计问题;2.2.3而分组的讨论方法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针对课程内容设计一些小课题,再分到每个小组作为他们的讨论点,以此激动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2.3利用师生学教特性,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

总而言之,随着高中数学教学变革的推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可以进一步激发和培养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调动高中生数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同时开展探究性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也能够使学生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这也同时激励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研究探讨。

[1]韩炼.探究高中数学课堂如何开展合作学习[a].《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年4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1.

[2]胡祥.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困惑与反思[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01.

高中数学课堂的相关论文篇八

摘要: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自主探究式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简要介绍了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提出了高中数学课堂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策略,即:设置问题情境,巧妙引入教学内容;独立思索,自主探索;进行反思教育,合理归纳总结。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如火如荼的开展,越来越多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传统教育模式下,高中数学教师习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之下,呈现出来的学习效果令人堪忧。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成为全新的教学尝试。

一、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概述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对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自由探索和讨论,旨在通过这个过程掌握相应的知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能得到成倍提升,学生独立学习不再是“天方夜谭”。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特征。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科学家做学术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研究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所谓的教学模式,其实就是在现有的教学理论和思想的约束下,按照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思路或者架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在课堂教学上为学生营造更加开放、自由、自主的学习环境,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国家的教育革新政策,本文提到的“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是指通过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自主研究、自主学习、自主评价”,教师从传统课堂教学的绝对灌输地位演变成现有的引导和主导地位。

第一,学习活动的主体始终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将学生定位成学习的“主人翁”,教师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都为学生服务。通过各种科学且具有趣味性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遵循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的前提下创设问题。通过合理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同时,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适应性原则。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之下,问题设置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适应性原则能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将已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在循序渐进的模式之下逐渐提升学习难度。第四,实时反馈的原则。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之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及时反馈十分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反馈的形式多种多样。学生不仅可以直接向教师进行反馈,教师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而且学生也能得到教师给予的肯定与鼓励。有了教师的引导,教学的活动变得不再盲目没有方向。另外,反馈过程也是学生自我完善、自我肯定的过程,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中数学课堂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策略

(一)设置问题情境,巧妙引入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必须全面深入挖掘数学教材内容,将自主探究式教学内容与教材进行结合,将学习的关键内容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入教学之中。有了问题情境的引入,原先枯燥乏味的数学难点会变得十分有趣,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变得水到渠成。在这样的过程中,问题的设置应该遵循难度适中的原则,过于简单和过于复杂的问题都不利于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开展。同时,问题设置还应该保持一定的新颖性。只有在新颖的角度之下提出的问题才能引人入胜,也才能让学生学会在一个独立自主的状态之下开展探究式学习。

(二)独立思索,自主探索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之下,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教学方式值得提倡。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对相应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在此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辅助,但是整个过程始终是由学生独立尝试完成。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引导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步骤,特别是对在自主学习中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而言。教师切勿武断地进行评价,循序渐进的切入和引导能够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路径。在自主探索之路上,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找到自主探究模式的正确方法。

(三)进行反思教育,合理归纳总结

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之下,反思教育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反思教育,学生对之前的学习内容进行查漏补缺,那些原先掌握不牢靠的知识点在这个环节中实现了进一步的加深和巩固。同时,归纳总结也应该在教学的最末环节开展。在逐次的归纳总结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解题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语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给整个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应该在与时俱进、因材施教的原则下开展教学,运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赵忠彦.高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策略实践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