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落实立德树人心得体会范文(14篇)

时间:2023-10-31 10:19:04 作者:XY字客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一经验或事件的深入思考和总结,是我们心灵成长的见证和记录。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样文,为我们的写作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教育方针。***总书记强调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这为新时代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教育方针是党关于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纲领,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党和政府制定教育政策和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是一个整体,内涵丰富。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首先要完整把握和准确理解其核心要义。

明确党的领导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教育方针是党的教育主张,制定教育方针是党实现对教育工作领导的重要途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的使命,党的领导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新时代的教育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明确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教育方针本身就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时代我国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教育行政管理、办学治校和教书育人全过程。

明确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教育一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新时代的教育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明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根本宗旨。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时代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新时代的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人民性和公益性原则,保障人民受教育权利,充分满足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需要,提高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使教育成为人民提升综合素质、获得和享受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

明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确立的教育目的,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反映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人才的总要求。这种人才必须既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又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的既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制定培养目标和人才标准的根本依据,也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指明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新时代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这一根本途径是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要求,是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样的人才必须也只能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来培养。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都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肩负的使命和当时的中心工作明确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张并加以贯彻,保证了各时期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完善党的教育方针的同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着力克服教育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各种顽瘴痼疾,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不断提高。

但我们还要看到,当前的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党中央已经明确了到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要保证教育健康发展,如期实现既定的目标,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

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教育事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党的教育方针为新时代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引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党对教育工作的要求。把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宣传教育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的学习贯通起来,全面准确把握其精神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

坚持系统思维,在全面上做文章。坚持系统思维,善于从全局和整体上看问题,力戒片面化、狭隘化、功利化和短视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统一,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实把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贯穿教育领域的各方面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遵循教育规律、人的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刻认识和把握教育的规律性,在教育实践中尊重规律、遵循规律,在尊重遵循规律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避免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坚决杜绝违背规律、影响教育科学发展和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和现象。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新时代教育的目的,也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这个目的和核心来开展,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着力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和综合素质,重视和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建立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机制。建立常态化的检查机制,对标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检查各项教育工作、制度规范、政策措施,及时发现问题、矫正纠偏。完善教育评价机制,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健全各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确立科学、合理、正确的教育导向。强化教育督导,把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情况作为教育督导的主要内容,加大督导力度,强化督导问责机制。

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心得体会

“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可见,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关键的作用。就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将讲话精神融入思想,化为实践,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立德树人不是教师的专属名词,亦不是教育行业的专属名词。是所有教育者都必须重视的思想与理念。只要是社会的人便是有资格作为教育者的。只有当引起全社会重视时立德树人才可以长久地生存下去,才可以成为教育舞台的主角。

作为一名教师,首要即是具备奉献精神与敬业精神。教师必须将自己的教育工作当作事业来对待,把自己的事业融入于自己的爱好中,每一次的工作都会当作是一次精神的娱乐。当教育工作成为教师的精神娱乐时,教师会便会无怨无悔地投入。当教师每一次面对学生,每一次面对家长,每一次面对社会,才会心无挂碍。

其一,作为教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魅力,这是整个教师素养的灵魂所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在不经意间感染他的学生,使其在耳濡目染培养完善独立的人格。农村学生不比城里学生,可以生活在一个素质相对较高的学习环境,他们大部分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接受着爷爷奶奶那一辈的思想,唯有靠教师来影响他们。人格魅力主要包括品德、才学、风度三方面。然而教师人格魅力的完善又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实践与磨练练就,这对年轻教师来说是一种考验。

其二,个性魅力是德育的关键。独特的魅力是需要思考需要时间来培养,作为教师不但要拥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还应该因地制宜,灵活的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切不可锋芒太露而使家长对教师产生反感心理。

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榜样,更重要的是身教不是言传。空洞的说教一是小学生无法也无能力接受,二是作为农村小学生接触的事情少,如何塑造他们独立的人格,如何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无论你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无论你是文人学科的教师还是理科教师抑或是艺体类教师,都应将立德树人贯穿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始终如一的践行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立德树人,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有用之才。单凭一线的教师是完全不够的立德树人需要环境,需要一个完善的系统。教师的孩子成长在校园中,那么学校就应为立德树人做各方面努力,上至学校领导,下至学校职工,哪怕是校长、书记抑或是一位扫地的阿姨或是看门的叔叔,都应具备起码的品行,使孩子生活在一个素质较好的环境中。立德树人还需要地方政府一起努力,需要配合学校为广大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立德树人,是教师的使命,尤其是教师小学教师。立德树人,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心得体会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教育改革,确保学校的办学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教育决策部署在学校得以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学校坚持“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高校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把教学改革落实到课程建设上。学校树立一流课程建设新理念,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实施“传统农林类专业+品牌课程”“涉农交叉类专业+特色课程”“理工文类专业+通识课程”分类建设计划,探索“传统精品+升级改造”“教学名师+名课优课”建设路径,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生产实践等成果引入课程,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打造了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一流本科课程。

目前,学校共有36门本科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地方高校首位,全国高校31位。其中,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全国并列排名第2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全国并列排名第12位,线上一流课程全国排名第28位。学校获评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首批“混合式教学试点单位”和“慕课+教学实践奖”。此外,有1门课程荣获首届中国大学慕课“最美慕课”评选一等奖(全国仅20门),15门课程荣获国家林业局、草原局主办的生态文明教学成果奖,4门课程上线“学习强国”平台。共有40多所省内兄弟高校选修我校课程,学分课选课人数达4万人次,省内供课量、选修量第一;为郑州大学等省外院校的11万人次学生提供选课,并为67个国家的学生提供选修课程,为62万多人次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输出水平。

在一流课程建设的带动下,学校贯彻落实教育部“新时代高教40条”和“高教22条”的文件精神,锚定“质量文化”这一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坚持高质量培养体系建设和一流本科项目建设协同推进,厚植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沃土。在高质量培养体系建设方面,着眼于“立柱架梁”的改革工程,共有5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4个新农科、新工科专业,持续实施“严家显班”、“乡村振兴班”等4个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在一流本科建设项目方面,36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超过本科招生专业数的50%。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共有2项本科教学成果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数量并列位居全国农林院校第二;4个项目入选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斩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重要赛事奖项45项。在第三方机构最新公布的2016-2020年农林类高校人才培养相关指标中,我校位居全国农林院校第四。学校作为非“双一流”农林院校,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数量,跻身入选数量最多的高校前十名;在“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奖数量统计中,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8所高校均有30项以上获奖数量的出色表现,育人成效广受认可,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教育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这为新时代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教育方针是党关于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纲领,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党和政府制定教育政策和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是一个整体,内涵丰富。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首先要完整把握和准确理解其核心要义。

明确党的领导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教育方针是党的教育主张,制定教育方针是党实现对教育工作领导的重要途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的使命,党的领导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新时代的教育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明确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教育方针本身就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时代我国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教育行政管理、办学治校和教书育人全过程。

明确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教育一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新时代的教育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明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根本宗旨。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时代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新时代的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人民性和公益性原则,保障人民受教育权利,充分满足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需要,提高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使教育成为人民提升综合素质、获得和享受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

明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确立的教育目的,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反映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人才的总要求。这种人才必须既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又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的既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制定培养目标和人才标准的根本依据,也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指明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新时代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这一根本途径是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要求,是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样的人才必须也只能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来培养。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都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肩负的使命和当时的中心工作明确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张并加以贯彻,保证了各时期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完善党的教育方针的同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着力克服教育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各种顽瘴痼疾,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不断提高。

但我们还要看到,当前的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党中央已经明确了到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要保证教育健康发展,如期实现既定的目标,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

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教育事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党的教育方针为新时代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引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党对教育工作的要求。把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宣传教育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的学习贯通起来,全面准确把握其精神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

坚持系统思维,在全面上做文章。坚持系统思维,善于从全局和整体上看问题,力戒片面化、狭隘化、功利化和短视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统一,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实把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贯穿教育领域的各方面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遵循教育规律、人的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刻认识和把握教育的规律性,在教育实践中尊重规律、遵循规律,在尊重遵循规律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避免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坚决杜绝违背规律、影响教育科学发展和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和现象。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新时代教育的目的,也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这个目的和核心来开展,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着力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和综合素质,重视和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建立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机制。建立常态化的检查机制,对标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检查各项教育工作、制度规范、政策措施,及时发现问题、矫正纠偏。完善教育评价机制,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健全各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确立科学、合理、正确的教育导向。强化教育督导,把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情况作为教育督导的主要内容,加大督导力度,强化督导问责机制。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心得体会

20xx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视察时深刻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旗帜鲜明地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我们要清楚地亮明人才培养的底色,高扬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学生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志扎根人民、报效国家。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在锤炼师德师风上下功夫,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坚持“八个相统一”,把思政课真正办成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金课”。同时,也必须强调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我们要常抓不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育人者先自育”。北京大学建校120年来,涌现出了一批以王选院士、孟二冬教授为代表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楷模。他们的先进事迹是最好的培训素材。我们要树立标杆、高扬精神、讲好故事,既要有严格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建设一支品德高尚、学术精湛的教师队伍,特别是培育好青年教师队伍。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在创新育人方式上下功夫,使思想政治工作如春风化雨般入脑入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当代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网络已经成为信息获取、人际交往、意见发表的主渠道。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思政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当代学生的新特点,在坚守主流价值的同时,也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构建适合网络时代的话语体系,密切关注社会现实,针对热点难点问题,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使学生愿意听、听得进、记得住。北京大学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丰富和完善思政教育体系,把校内外各个学科的名师大家都汇聚到思政课课堂上来,设置中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国情系列课程和传统文化课程,增强学生对社会主流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将党的主张与学生学习生活相结合,在浸润式的教育中让学生感受到真理的力量,激发向上的动力。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在完善治理体系上下功夫,把握好教育、管理、服务的辩证统一。高校各领域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使命,必须明确教师教学是育人,管理和服务也是育人。针对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靶向”服务,增强供给能力,充分发挥后勤保障、图书资料、医疗卫生、安全保卫等各类服务岗位的育人功能。同时,要加强法律法规、学术道德和规范教育,依法依规惩处违纪行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办教育,以教育质量为导向评价教育,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班主任和导师制度建设,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学业支持体系,提供生涯规划、求职辅导、心理支持等全方位、精细化服务,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我们要以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切实担当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心得体会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今天认真看了一下,有几个体会:

提出要“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对于课程改革要进行全面深化。以往的课程改革有问题,我们不回避,而是用全面深化进一步坚持和发展。

核心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世界眼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才。

1、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

2、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

3、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

4、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

5、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

1、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

2、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3、编写、修订高校和中小学相关学科教材。

4、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5、加强考试招生和评价的育人导向。

6、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培养。

7、完善各方参与的育人机制。

8、实施研究基地建设计划。

9、整合和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10、加强课程实施管理。

结合实际工作我认为:立德树人,先树班风,学风:班风是一个班级特有的风貌,貌又称班级的风气。是班级中形成的在情绪言论、行为、道德面貌等方面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稳定的倾向。是一个班级建立在对自己、对别人和对集体的新生基础上得到集体舆论支持的集体成员的自觉行为。它通过班级成员的言行、风格、习惯、态度等表现出来。班风一经形成,便会成为一种约束力,反过来影响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班风对外是班级的形象,对内它是一种氛围,一种无形的力量。

抓好学风建设。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班风建设的成败。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文明守纪之风,让每位同学都成为班风、学风建设的主人。班风、学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所以抓好整体班风、学风建设,才有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心得体会

xx月xx日x副局长给我们上了“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一课,我感受很深。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一个学校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份,只有师德师风良好的环境学生才能健康茁壮成长;老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师德是调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同时也是一定社会及其阶层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续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本人通过近段时间学习了师德师风后,我知道当一个好教师,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样才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在学生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的每点滴的进步,去寻觅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个闪光点,然后利用鼓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恢复感到暖和,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心灵上的间隔,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奔腾,有了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乐教勤教,才能善待学生。否则就会对学生敷衍塞责。关爱每个学生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要同等地对待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由于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点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化的作用,总之,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

假如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我们的知识结构不是社会的要求,由于在当今社会下,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因此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所以,时代要请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毕生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技术的发展步伐。

教师不但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是一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是照亮他人,充实自己。正是这类成绩感、幸福感,鼓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成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动身点变成以学生的“学”为动身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知识、练习能力、发展智力和思想情操遭到良好熏陶的场所。

依照教师的思想品行,道德规范和职业品行的有关要求,规范、自律自己的言行、为人处事的方式。教师应自觉地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做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要酷爱教师这个职业,把它作为向国家和社会的奉献,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平台。其次要加强自律,这是培养良好师德的最好办法。同时,要有一颗进取的心,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昨天多是一位好老师,今天多是一位普通教师,明天可能被教师队伍淘汰。好教师的标准应当是动态的,是不断进步的。教师要有一颗进取心,不断学习,放眼世界,弥补不足,进步素养。教师应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们的思想、情感、个性需要,切实地关心和爱惜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我决心以“优秀教师群体”为榜样,时时处处为之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积极进取。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进步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个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安全工作。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让每位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心得体会

“立德树人”这个主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它历经年代长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变迁,人们对于“立德树人”的理解和实践也在不断地深入。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我也深刻地感受到“立德树人”对于我们成长的重要影响。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的看法和体会。

第二段:“立德树人”对教育的重要性。

“立德树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观之一。在教育领域,它不仅是教师们承担起的重要责任,更是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实践的道德准则。当今社会,我们面对的变化越来越快,让人们迷失了自己,也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而“立德树人”这一价值观能够让我们找到自己,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同时,这个价值观也告诉我们如何去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如何培养有品德、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优秀人才,使他们做有贡献的社会公民。

教育是需要实践的。在我做志愿者期间,我有一次教育经历令我非常深刻。那时我在一个农村中学做志愿教师,我遇到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这个学生在学习上非常努力,但是他却不会与同学相处。从第一次与他交流后,我就发现他缺乏社交技能,没有同情心和团队精神。通过我的努力,我和他建立了师生关系,给他提供了与同学相处的机会,引导他培养同情心和团队意识。最后,这位学生在未来的中考中取得了好成绩,并将去一所好的高中读书。

“立德树人”的价值观在根本上是为了让人们成为优秀的人。什么是优秀的人?每个人对于优秀人的定义可能不尽相同,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优秀人”应该是有品德、有责任感、有担当,他们会分别对自己所面临的每个问题作出适当的决策,造福人类,留下一笔财富。这样的“优秀人”,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第五段:总结。

“立德树人”的理念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无论我们身处何地,不论是在家庭教育中还是在学校中,都应该牢记这个价值观,并不断地实践和传承它。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应承担自己的责任,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爱与和谐,让我们自己成为这个社会的栋梁之才。正如《论语》中所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教师的多重身份,对教师的品德修养、职业修养、知识结构、业务水平诸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使“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规范变得尤为沉重,我们不仅得换角度思考,还得刷新固囿的陈陋眼光。

在边学习边反思中,我清楚地意识到,当好当前形势下的新型教师,随遇而安的态度不行,固步自封的态度不行,安分守己的态度也不行,光说不练的态度更不行。我们得顺应潮流,得紧随形势,得更新自我,得探索创新。

“探索创新”是此次学习中对我触动最深的一种感受。教材的更新需要我们探索创新,课堂角色的转换需要我们探索创新,信息技术的高端化需要我们探索创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运用需要我们探索创新,我们激励学生探索创新自己得先探索创新……但是如何创新这还是一个有商榷须争议的科研话题。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近段时间,响应上级"立德树人,敬业爱生'的学习号召,我仔细地学习了《老师法》、《训练法》、《中学校老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其他的师德师风相关材料。虽说这样的学习年年都有,但每次学习都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熟悉。通过学习,我再一次深刻地熟悉到训练事业任重道远,再一次真实地感受到肩负的职责与义务之沉重。作为训练工,我们不仅只为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在科技迅猛进展的今日,在新课程改革推行了20xx年的今日,我们的身份应当由以前"教员'的单一角色转化为多重角色。课堂上,我们是"师';课间时,我们是"友';是帮他们排忧解难的父母,是打开科技之门的钥匙,是生成的教材,是老师的多重身份,对老师的品德修养、职业修养、学问结构、业务水平诸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使"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同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规范变得尤为沉重,我们不仅得换角度思索,还得刷新固囿的陈陋眼光。

在边学习边反思中,我清晰地意识到,当好当前形势下的新型老师,随遇而安的态度不行,固步自封的态度不行,安分守己的态度也不行,光说不练的态度更不行。我们得顺应潮流,得紧随形势,得更新自我,得探究创新。"探究创新'是此次学习中对我触动最深的一种感受。教材的更新需要我们探究创新,课堂角色的转换需要我们探究创新,信息技术的高端化需要我们探究创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运用需要我们探究创新,我们激励同学探究创新自己得先探究创新但是如何创新这还是一个有商榷须争议的科研话题。

老师也是科研工,通过此次的学习,我熟悉到老师的科研工作更需要创新精神。

首先,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创新。科学的理论始终是前进的航标,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我们的思路才符合客观规律,我们的'工作才有成效。其次,在实践活动中创新。课堂教学、听课评课、班级管理、常规检查等日常工作,都会给供应我们发觉的契机,我们要擅长利用创新空间,大胆设想,勇于探究,从而提高工作水平。再次,在调查基础上创新。创新不是异想天开,不是闭门造车,我们要把党的方针政策、上级的工作部署同我们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加强调研,发觉阅历,发觉典型,发觉问题,查找科学的措施和对策。当然,探究创新对人的素养是有肯定的要求的。它要求我们具备剧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意识和精神来源于我们队事业的热忱和忠诚,需要我们有肯定的士气和胆识,也向我们的力量和本事发起挑战。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需上下而求索',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人,必定具备非凡的毅力和恒心,哪怕前路坎坷,哪怕荆棘挡道,依旧不改艰辛前行的步伐。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孩子是祖国的以后,也是家庭的希望,今天的幼苗确实是明天的参天大树,因此每对父母都会在孩子成长进程中用爱心、责任心给予关怀指导。但是尽管望子成龙是每一个父母共有的希望,但并不肯定都可以如愿以偿。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教育水平。刚刚听了陈教授的报告,感觉有很多收获。在座的老师也都是教育专家,你们关于教育的理论以及教育的实践都比我丰富得多,生动得多。我深知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也确实是小学生水平,但我很愿意在专家面前谈谈相关孩子教育的感受,希望得到你们的批评指正。

(一)达成教育共识。尽管我和她爸爸工作很忙,但是我们对教育都很重视。我们购买或借阅过相关教育的书籍,在一起交流对教育的认识。当出现教育上的分歧后,我们能坐下来坦诚交谈,直到达成共识,这样使得我们对孩子的言行都有较为一致的见解,对她的不足有近似的解决办法,不至于今天告诉她这样做,明天告诉她那样做,让她无所适从。

(二)营建学习气氛。知识改变命运,这是一条真理。活到我学到老,也是我的座右铭。在我家,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爸爸妈妈和孩子都在灯下看书学习。女儿很小的时候,看到我们在学习,她也就很习惯地捧一本书,小的时候她就缠着我读给她听,后来我就鼓励她自己阅读。慢慢地,她的读书习惯就养成了,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因为我经常让她读些散文诗歌,她有时还会写出一些小诗歌,充满童趣。我和她爸爸会仔细地帮她收集起来,有时静下来与她一起重温她写出来的小文章,彼此都感觉是一种享受。现在每天午饭后,她都会静静地坐在那儿,读自己感兴趣的书。

有一条谚语说: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但培养孩子的习惯,不可能通过简单的一通批评或在训斥就能实现,必需要从孩子的行为入手,引导孩把决心、标语落实到行动上。

(一)鼓励少说多做。经常教育孩子应把空想、说空话的时间用在实事上,告诉她一次行动抵得上一打纲领,一次行动的价值要超过一百句标语,一千次决心。

(二)注重循序渐进。比如:培养孩子背英语单词的习惯,一开始只能要求背2~3个,以后习惯养成后,可以慢慢增加量。女儿4周岁就开始学钢琴,前2年都是我陪着学,但我工作越来越忙,经常不能陪她,因此她渐渐放松了学习。我想,必需培养她独立学琴,否则极有可能半途而废。我把独立看谱、练琴的想法与她以及钢琴老师进行了沟通。一开始,可想而知,回课的质量非常差,不是节奏不对,确实是乐谱看错,但我没有慌张,她愿意自己练琴,差不多是很大的进步。我和钢琴老师不断鼓励她,并且有意识地放慢教学速度,使她渐渐适应了自己联琴。半年之后,我们差不多把教育速度提升到原有的水平。以后,她进步非常快,而且在烦恼的时候她会用抚琴去放松心情、舒缓情绪。我偶尔也会站在她旁边听她练琴,但差不多是带着欣赏的心情去听琴,再不用愁没有陪练时间而内疚万分了。现在我开始动员她写日记,也不是每天都要求她写,而是告诉她把每天感兴趣的情况写下来,长短不限,她坚持得也不错。

(一)平等沟通。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也不会有孩子去拒绝父母宽广的胸怀和炽热的爱心。女儿上幼儿园大班、稍微懂事时,我就告诉她:“你和妈妈是平等的,我不会骂你,更不会打你,但你必需把你碰到的或是高兴、或是委曲情况统统告诉妈妈,这样就等于妈妈陪着你又长大一次,我会很高兴的!”切实,我非常乐意与她谈天,我会把我对情况的见解尽量用她能听懂的方式告诉她,与她无所不及的交流使我们之间的感情更加亲密,她也就非常愿意听我的评价,很能听得进去我们的'见解。

(二)真诚鼓励。我深信:多给孩子欣赏的眼光,擅长发现她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着她一点点进步,鼓励她、耐心引导她,并用语言和实际行动支持她,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特别在孩子碰到困难时,不是简单呵斥或冷言冷语,而是耐心开导,积极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得一天晚上,我和她爸爸还没有回家,她给爸爸打电话,言语中透露出情绪不高,彷佛有心事。我们赶回家后,耐心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原来她今天数学考试没考好,只考了92。5分,她看着我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说朱老师发下试卷后,自己简直不敢相信这确实是自己的成绩。我一方面暗自为女儿有强烈上进心感到欣慰,另一方面,我认真看过试卷,与她一起总结分数低的原因,不仅有粗心的因素,也有她本身没有理解题意的因素,她同意了我的见解,接着针对她理解错误的地方给她进行了讲解,最后,我告诉她:分数不能代表全部,最重要的是深刻理解题意和解题方法,考试是一次检验,问题总是提前暴露出来好,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人才能不断进步,我带着轻松的语气让她慢慢恢复了快乐与活泼,事后,她认真对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感觉,如果我当时皱紧眉头,严厉批评她,可能会让她更难过,而且会临时怀疑自己。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受到的正规教育,做好小学教育,关于孩子从小培养形成健康地品行和良好的学习情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开好“头”至关重要,它有时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以后走什么样的道路,决定一个人以后的品行如何。小学生像春天的花朵,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纯挚无瑕,而分辩是非能力差,同时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及摹仿接受能力。因此,应根据小学生的特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擅长引导,费尽心机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爱好,促进小学生茁壮成长。

如何教育和培养自己小学阶段的子女是每一个家长共同期盼解决的问题,在此我愿把教育孩子进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和分享,抛砖引玉,以便共同探究教育孩子的方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崇敬和摹仿的对象,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点等诸多方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对孩子以后人生道路的成长影响深远。“当父母不简单,当好父母更不简单”。因此,作为家长应以身作则,自觉加强修养,言传身教地将相关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以诚等优良传统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使孩子真正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要培养和塑造孩子良好个性品质,家长自己还必需言行一致,心口如一,为孩子树立的学习模范,使孩子从小树立起弘远的理想,从而激起心灵深处无穷的动力。惟独这样,才华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自己独特的教育作用。

大学者胡适曾经这样说:“一个人小的时候,最是要紧,今后成就大圣大贤大英豪大豪杰,或者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都在这家庭教育四个字上分别出来”。现在社会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而在孩子成长进程中,很多家长每每忽略了对孩子的严格教育。无形中造就了孩子这种“娇生惯养”“自私”“以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小学时期,孩子还比较听话,好管教,简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这个阶段是教育的要害期,这时我对孩子采用以严为主。教育孩子知道理,明德行,诚实守信,不染恶习,从要求孩子不说谎话不乱丢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在家尽量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大人盛饭洗碗筷扫地等家务。出现问题时,要因势利导,及时对孩子赋予严格指正,使孩子在明白道理中产生深刻印象,在挫折磨练中会慢慢体会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哲理,更可以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树立方向。同时,要注重跟孩子进行交流,对孩子采取爱而不娇,严格而又宽容民主的态度,孩子的性格情操大多会表现为热情直率活泼独立大胆自信,既不屈服又尊重别人。这个阶段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抓住这个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

作为刚踏进校园的孩子,要教育孩子立大志。志向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惟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明确方向,才有不断地进步精神。因此,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而贪玩是孩子的本性,需要家长催促和引导,让孩子养成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独立思量,勤学好问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巩固把握所学知识。同时,配合学校的要求,根据孩子的特性,制订计划,同步抓好孩子德智体等方面的教育。老师要求家长天天签名是很有道理的,这是催促和了解孩子的有效方式,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一个互动的平台。家长可以及时了解把握学校的教学安排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孩子在校的表现等,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行。与孩子一同分享老师的表扬,告诉孩子要再接再厉;与孩子一起分析表现不行的地方,告诉孩子为什么那样做不行,以后该如何做。在实际生活中要随时随地注重磨练孩子的意志品质,培养独立意识,擅长观察自然,观察生活,鼓励孩子战胜艰难,努力实现目标,不断增加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孩子全面真实地熟悉自己,形成良好的持之以恒的学习生活习惯。

爱好是孩子成才的动力。小学阶段孩子的理想信念没有形成,因此学习的动力,多靠已形成的爱好左右。小学时期的学习,要有伴随愉悦的体验。要告诉孩子“学习真快乐”。其实人生的乐趣确实是求知,心理学家钻研发明,知识的获取对未知世界的了解构成了人类的精神享受。在福建的一所奥林匹克学校,学校的校训不是我们常见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是“数学好玩”。这就抓住了孩子好玩的心理,让孩子感觉学习数学不是一件难事,而是一件好玩又令人高兴的情况。因此,在寻常的家庭教育中,要擅长引导,创新条件,尽量把学习的内容运用到生活和游戏中去,让孩子感到学习的乐趣。如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我们都会表扬她:表现不错!很有进步!这个主意太好了!想像力真棒!你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了!等等,让孩子感到快乐,感觉很有成就感。做得不够好时,我们会殷切鼓励她说:相信下次会做得更好。孩子的学习情趣在无形中得到充分激发。积极地学习爱好能丰富人的知识,开发智力和内在潜能,在人才的成长进程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达尔文曾说过:“我之因此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切实实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究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孩子有了爱好,有了信心,学什么都会变得简单起来。

知识是需要不断累积的,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除在学校汲取知识外,我们还为孩子在课余制订了学习锻炼计划,让孩子参与爱好班培训。如练习口算背诗词阅读文章演奏古筝绘画声乐武术等内容,按学期周末交替进行,不断扩大学习视野,增长了不少知识。特别是引导孩子把爱好触角伸向艺术领域,接受艺术教育的熏陶。美国教育专家曾指出: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使生活更有情趣,思维更有创意,学习更有效率,人生更加丰厚;真正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养人才,是既要具有专业知识,又要具有审美和包含音乐在内的文化艺术修养。因此,注重对孩子的艺术教育有助于智力开发,通过调节左右脑功能,促进发育,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加记忆力和注重力,激发孩子的学习情感,提升鉴赏审美能力,熏陶情操,为孩子智力发展和完善型品德的形成打下基础。

我们家庭和睦幸福,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工作进程中,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获取新知识。作为父母,应起到表率作用。我们在家都喜爱学习并能长期坚持,不管书籍知识依然网络知识,我们有意识地在家中营建一种浓厚的学习气氛,如多读书多看报,这样对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地作用。并努力给孩子创新一个学习小乾坤,使孩子感受到读书是种享受。同时,我们注重培育和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理和健全品德。特别在孩子碰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错误时,及时与孩子沟通,予以正确引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帮助孩子从容应对挫折和挑战,培养孩子的乐观精神,使孩子今后在逆境中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意志,能从坚韧不屈的斗志中对抗挫折,不屈不挠。俗话说:宝剑锐利,从磨砺出;梅花清香,自苦寒来。全部创新与发明以及事业的成功,决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历尽艰辛,战胜重重艰难,才华实现。让孩子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真正去创新属于自己的美好以后。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家对孩子的教育还做得很不够,而且一些方法还在不断地摸索。我们将尽不懈地努力,汲取别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与老师家长们共同探究学习,使孩子们可以全面协调发展,紧跟时代脉搏,成为一个“有智慧有德行有觉悟”的高素养人才。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党的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这段时间的深入学习,我认为要做到立德树人,就要立师德、铸师魂,以德立教。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它把野蛮变成文明,把无知变成渊博。教师这份职业责任重大又充满了艰辛。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关乎全人民的事业,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社会的.未来间接掌握在教师手中。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做到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对教学工作鞠躬尽瘁,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地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不以待遇对待工作,要做到不图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在教师的岗位上发出光和热,只有这样,才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担当重任。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作为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随便呵斥学生。只有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并积极主动地学习老师传授的知识。教师要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书育人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核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老师要时刻关爱学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做到给予特别的关心,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并要注意观察学生细微之处的良好改变,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热爱学生,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师才能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力量,才能去教书育人、感染学生,进而引导学生成才,推动教育走向成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识与品德永无止境,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做到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的焦点和榜样,学生喜欢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努力学习、修品练功,努力提高自我修养,能以身作则,为人表率,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时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和楷模。平时要做到两个凡是:凡是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要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教师当成良师益友。

作为教师,要做到精通教学业务。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不误人子弟。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准确解答,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才有可能让学生对教师任教的学科产生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差异是客观现象,作为老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不同,把荣誉给每一个孩子。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满足自身所学的知识,要自觉坚持学习,利用空余的时间多看一些有用的书,多参加业务培训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教师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开辟新教法,做到诲人不倦、精益求精,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做到教好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名学生。

树木易,树人难。以德立身、以德执教、以德上岗,把立德做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传道的师者来说,要树立现代德育理念,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熏陶学生、诱导学生、影响学生。教师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工作责任心,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用崇高的师德塑造人,用扎实的学识浇灌人,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党的xx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立德树人就是要解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求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历史使命,明白政治方向,明白做人道理。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根本任务,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突出以下教育内容。

(一)理想信念教育。

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这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是我们必须具备的政治信念。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一个没有理想、没有信念的人,常常只能受自己本能所驱使,他的人生发展就没有明确的方向,这种人或是浑浑噩噩、虚度光阴,或是唯利是图、狭隘自私,最终只能是精神空虚、人格低下,为社会所不齿。我们国家是用共同理想来凝聚人心的。如果全社会没有一个共同理想,就会像一盘散沙。

(二)做人修养教育。

学习知识是服务社会的手段,是工具性的,而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是根本性的。如果重智轻德,学生就会片面发展。按照片面理念培养出来的人有一种概括,有智商没有智慧,有知识没有文化,有文化没有修养,有欲望没有理想,有目标没有信仰,最终是有青春没有热血,这将是十分危险的。一个人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就是“危险品”。一个人成小事靠业务本领,成大事必须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一切成功,做人成功;一切失败,做人失败。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暂时的;做人成功,不成功也是暂时的,要成才先成人,不成人宁无才,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道德人格、思想品质比谋生手段训练、专业知识学习、竞争能力培养更重要。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可以做好任何一件事,一个工具化的人,只能机械完成一件事。今天危害人类持续生存的问题,没有一个是工具理性不发达造成的,根源都是价值理性问题,价值理性已经影响到人类整体生存。人品第一,学问第二;文品第一,文章第二。很多国家非常重视品德教育,对优秀人才的评价看以下指标:品行、动机、潜能、理解力、知识、经验。这些指标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把品行置于首位。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可用五句话简要概括:没有品行光有动机很危险,没有动机光有潜能是无能,没有潜能光有理解力是有限的,没有理解力光有知识毫无意义,没有知识光有经验变得非常盲目。

(三)民族精神教育。

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教育大学生既要有世界眼光、国际知识,又要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既懂得保持民族价值规范体系,又能融入世界优秀文化潮流,培养有根的世界公民。有根的世界公民是以血缘性、本土性、全球性为基础的。从血缘角度看,更爱自己的父母、亲人、朋友,懂得感恩。从本土性角度看,要热爱自己的乡土,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本民族优秀文化。从全球性角度看,有根的世界公民不仅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更是世界各个民族文化的欣赏者、沟通者。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根系,是我们民族的“大树”,任何时代精神、外来精神都要嫁接在这棵“大树”上才能成活。加强民族精神教育,需要强化国家意识,加强国家观念、国家安全、国家自强教育;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加强民族历史革命传统、人文传统教育;加强社会责任、诚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奋自强等教育。

(四)社会责任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强调,要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主体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方式。简单讲,责任是主体自我的一般规定,职业角色的基本表征,社会认同的主要依据,价值实现的集中体现。责任出智慧、出勇气、出力量。什么是责任感?责任感是对责任的全面深刻认识和理解,是一种基本的文明素质,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人是否优秀、能否成功的标志。责任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忠、孝、仁、义、礼、智、信,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美德,强调的都是同一个词——责任。面对国家,没有责任感,就没有尽忠之心;面对长辈,没有责任感,就没有孝顺之心;面对自己,没有责任感,就没有进取之心。作为大学生,必须懂得什么是责任,什么叫负责任。有责任感才会有远大理想抱负。人的每一项潜能都因为有了责任感的驱动,才变得强大。当代大学生应当担当社会责任,要做到平凡之中有伟大的追求,平静之中有强烈的责任感。

(五)现代公民教育。

教育的首要责任不是培养科学家、学者,而是培养现代公民。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在受教育者中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包括对世界的生活态度、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以使受教育者成长为现代合格公民。现代公民要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团队合作价值观念、诚信受益价值观念;现代公民素质包括:对社会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国家具有责任感,对他人富有爱心,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遵守社会准则。因此,德育工作要强调抓好基本的公民道德修养,使每位公民学会承担责任,讲诚实信用,懂感恩报恩,善于团结合作。要成为好的接班人,首先要成为好的建设者,要成为好的建设者,首先要成为好的公民。

总而言之,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我们的责任与追求,而不仅仅做一个教书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