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书法作品欣赏 书法作品心得体会(优质8篇)

时间:2023-10-03 20:17:42 作者:HT书生 心得体会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书法作品欣赏篇一

书法,一门历经千年的传统文化艺术,有着浓郁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在我心中,书法不仅是一种审美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修炼。有幸参与了一次书法比赛,近距离接触和认真观赏了各类书法作品,让我对书法产生了更深的感悟。

首先,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必须要具备美学价值。所谓美学价值,就是指作品在艺术上的价值。一方面,其必须达到一定的文化深度和艺术造诣,具备足够的美感,令人心生赏识之情。同时,其要能引起人的思考,引发人的情感共鸣,让人在欣赏的同时得到一份心灵的享受和满足。比如,一幅行楷字,字形端庄刚劲,线条优美流畅,充满了书法艺术的灵性,观赏起来十分舒适自然,给人一种简约而高雅的感觉。

其次,要有浓郁的文化气息。书法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书法作品,就不能忽略其根源。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应该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一定的民族风貌和文化韵味。比如,一幅碑帖作品,不仅在字形上追求精美,还要有沉淀于历史漫长岁月的深厚文化气息,才能更能够引起人的共鸣和赞赏。

此外,书法作品还应具有独特性和个性化。书法作品之所以具有魅力,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个性化书法风格。不同的书法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氛围,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法风格。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必须要有意料之外的惊喜,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就好比听一首歌,如果旋律和歌词和别人的歌曲太过相似,那么很容易失去兴趣;更好的情况是,这首歌有着独特的旋律和歌词,让人听起来一会就不离口。

最后,一个好的书法作品还应该具有深层的内涵和情感。书法,不仅要达到审美的要求,更要有一定的人文关怀。一幅好的书法作品,需要将我们的内心世界和书写的作品深度融合,抒发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表达。成就一幅好的书法作品,首先要创作者有良好的心境和情感体验,这些情感经历会成为文字在纸上表现的力量和荣光。只有这种人文情感的内蕴,才能让这幅作品有魂魄,让观众的眼睛不仅看到作品的文字形态,更能够感受到作品的情感蕴含。

细心品读书法作品,总结出上述四方面的体会,相信任何一个书法爱好者都会对书法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赞赏。美好的书法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更是每个书法爱好者用自己的深情观察和理解渗透到每一个字体、每一种书写风格中,更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书法作品欣赏篇二

我爱书法一提到书法,我的话就多了!什么楷书、行书、草书,我都写过。我是从一年级开始爱上书法的,当时爷爷对我说:“书法可以修身养性,可以使自己烦躁的身心平静下来。”从此以后,我便认真的写起来。随着年龄的长大,我渐渐地爱上了书法。

有一次,我在家里写《六体千字文。》,妈妈走过来对我说:“孩子,妈妈要出去买菜,你在家里要乖乖的,水开了要把插头拔下来。”胡乱地点了点头。

妈妈放心你的走了,可当我写完了这本书是,却发现水壶“嘟……”地响了,赶紧跑到厨房去一看,只见水流满地,雾气冲天,我赶紧关掉电源,这时水壶里的水,只剩一半了。正巧妈妈也回来了,我便诧异地问道;“妈妈,你去哪了,怎么开着水就走了?”妈妈大为恼怒,“什么,你还问我,我去买菜了呀,出门前还嘱咐过你,让你看着点,你还答应了呢。”“啊?有这事吗?”看来我真是写的“走火入魔了。

如今书法已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我决定要把这个好习惯保持下去,因为书法让我有了很多收获,使我在思想上、知识上受益匪浅。

文档为doc格式

书法作品欣赏篇三

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我看来,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修养的体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精神需求的提高,书法艺术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在这里,我将从五个方面分享我的书法作品心得体会。

第一段,从传统笔法说起。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的笔法是书法最基础的知识,掌握好传统的笔法对于书写高质量的字作品是非常重要的。我学习传统笔法的体会是:秉持初学者的心态,尽量摒弃自己个人的风格,先打好基础,不断反复练习,才能在以后自由自在地挥洒笔墨。

第二段,从审美角度说起。审美是一种感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受文化、社会、个人等多种因素影响的主观体验过程。对于我们书法学习者来说,审美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会影响到我们书法作品的选择、创作以及评价的标准等方面。我学习审美的体会是:审美可以通过欣赏、模仿、领悟等方式来培养。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寻找美感和完美的结合之点,让作品更加优美。

第三段,从字体风格说起。字体风格是书法作品的一种内在表现形态,不同的风格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方法。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发掘自己的风格,根据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审美趣味,呈现出属于自己的字体特色。我学习字体风格的体会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多尝试不同的字体风格,并学会综合运用,促进自己的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第四段,从文化内涵说起。中华文化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及社会内涵。在书法中,不仅体现了中国书法的深厚文化底蕴,更体现了人们对美的不懈追求和对生命的崇敬。我学习文化内涵的体会是:书法作品要从内而外展现人生的智慧,传承中国文化的精神,不仅要有“气韵生动”的审美境界,更要有“万物皆可书”的多元化文化底蕴。

第五段,从练习方法说起。练习方法是保证书法作品水平提高的关键所在。对于书法学习者来说,良好的练习方法可以更好地提高书法水平。我学习练习方法的体会是:坚持日积月累,反复练习是练好书法的基础,首先要掌握好笔画、字体、技巧等基本要素,其次要有定期集中训练的计划和规律,最后要不断总结、反思,全方位地了解提高自己书法水平的有效方式。

总之,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有耐心和毅力,更要不断总结和发掘自身潜力,运用多方面手段来推动自己的进步。书法艺术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人文世界,通过书法的修炼和塑造,我们可以将自身通过艺术与文化,与真善美的人性价值相融合,达到丰富人生的目的。

书法作品欣赏篇四

1.通过这次作业,更看出你是一个精明、伶俐的孩子,只要你刻苦、认真,相信你一定能行。

2.你近段时间的作业有点粗心,希望你尽快地改正过来。

3.你这次作业让人赏心悦目,老师真为你高兴,希望你一定要坚持下去。

4.你这次的作业真是让人赏心悦目,老师由衷地为你高兴,相信你今后会锦上添花。

5.你的作业充分体现了你是一个聪明、爱学习、工作认真、仔细的好孩子。老师相信你会做得更好。

6.你近段时间的作业,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最棒的!老师相信你会继续发扬,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你刻苦学习的精神是令人羡慕的,是别人难以做到的,继续努力吧!

7.大家都非常喜欢你的聪明、灵活,你写的字更让大家羡慕!

8.你的写作水平提高真快,是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是努力向上的表现。

9.你写的字展示了你的耐心,是你刻苦努力的表现!

10.你的作业认真,一直是班中的佼佼者,无人能比,你吸引着大家。

书法作品欣赏篇五

书法作品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它以汉字的美感和艺术效果为着力点,将文化融入艺术之中,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艺术价值。近来我开始接触书法,通过不断的练习和体会,我逐渐悟出了书法作品的几个关键点,下面通过五段式文章的方式,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起承转合,引出主题

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对中国文化持有浓厚的兴趣。而在接入书法之后,我更加深入地理解到了汉字之美,逐渐被书法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书法不仅是美的表现,更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练习书法,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更加明白了艺术与生活的融合之道。

第二段,分论点一,探究书法的艺术特点

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艺术形式,其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字形、章法、笔墨等方面。笔墨之间的潇洒大气,来自书法家内心真实的情感与感悟,字形之间的磨砺与流畅则来自久经练习的积累。书法作品秉持着“意境、形神、气韵、谐趣”的多重要素,以情感为内核,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

第三段,分论点二,探究书法的创作技法

书法是一种极具创造力和艺术性的体现方式,在艺术创作中要注重表现手法及创造技巧。首先要注重字的形态,要注意字的结构,如练习楷书的“一点一横一撇一画一竖一折”等要素,提高字体的整体美感。同时要注意墨水和笔尖的选择,适当的墨量加上恰当的笔尖将作品的线条与文字质感更加完美的呈现出来。

第四段,分论点三,探究书法作品的表现手法

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带一路、一衣一食皆有书画之美,书法是艺术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因此,书法作品需要通过文字的表现手法和创意设计来突出独特的艺术效果。书法作品可以借着排版、装帧和色彩的运用,展示多元的艺术价值和表现手法,更为带给观者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享受。

第五段,总论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更是一种有着深厚文化意蕴和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通过练习书法,我增强了对汉字的爱好,体会到了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书法作品所展现的美是一种美的符号,它传承着人类文明的印记,在书法艺术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人类文明的渊源、中华民族的浩荡和磅礴。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书法作品心得体会的五段式文章。在书法艺术方面,我还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向前进步。但通过书法的练习和体会,我懂得了书法的精髓和美感之所在,培养了内心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地探寻更广阔的书法艺术领域。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总结书法艺术的内涵,“书法千字,意在笔端”,它既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书法作品欣赏篇六

书法作为一门古老而典雅的艺术形式,自古以来一直备受人们的推崇和喜爱。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书法并没有被遗忘,反而更加受欢迎。新的书法作品正在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这让我感到非常激动和振奋。近日,我有幸欣赏到了一件新的书法作品,它的意境和技法令我深受震撼,由此我对新的书法作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新的书法作品给我带来的第一感受是震撼。在这个流行数码字体的时代,看到一幅用毛笔勾勒而成的书法作品无疑是一种刺激和震撼。毛笔的笔画自由、流畅,给人一种婉转而又有力量的感觉。尤其在新的书法作品中,书法家们运用毛笔独特的笔法和技巧,创造出一个个华丽而优雅的作品,这让我领悟到了书法艺术深厚的内涵和魅力。

其次,新的书法作品让我对书法技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创作过程到最终完成的作品,新的书法作品要求书法家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具备创新的意识和创作的激情。书法家们用笔触发人的情感共鸣,使书法作品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美的表达,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和意蕴的塑造。通过欣赏新的书法作品,我学会了更加细致入微地观察字形和笔法,这给了我一个全新的书写与创作的视角。

第三,新的书法作品让我体会到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魅力。传统书法作品往往以古朴典雅著称,而新的书法作品则将中式书法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通过运用色彩、形状和结构等现代艺术元素,书法家们能够将传统书法注入时代气息,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既继承了书法艺术的传统之美,又展现了新时代的艺术魅力,让人叹为观止。

第四,新的书法作品让我对书法的意境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每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都有其独特的意境,传递出独特的情感。通过欣赏新的书法作品,我能够感受到书法家在书写过程中对所表达意境的深入思考和感知。作品中的墨香、墨意,字形的大小、配合,都能够将作者的意境完美地表达出来。这种意境的传达不仅仅是对文字和造型的追求,更是一种心灵的宣泄和对世界的思考。

最后,新的书法作品给了我一个新的书写与创作的动力。从中我了解到了书法艺术的精髓和魅力,这让我对书法的热爱更加坚定。新的书法作品的出现,不仅仅是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扬,更是一种对现代审美的挑战和拓展。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我也深受其鼓舞,希望能够在书写和创作中,将自己的感悟和热爱传递给更多的人,为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欣赏新的书法作品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艺术的美感追求。通过欣赏,我体会到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意境表达的力量。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书法的创作过程和技巧。新的书法作品让我眼界开阔,对艺术的追求更加深入。希望在未来的书法创作中,我能够将新的书法作品的精神和灵魂融入其中,成为一名真正的书法艺术家。

书法作品欣赏篇七

山东临朐

马文俊

摘要: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演变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不仅体现在文字的笔画和结构上,而且在文字的书写上也充分体现出华夏文化的魅力。对于书法作品欣赏,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审美产生的过程中总伴随着一些共性的东西。其共性,则不外乎“形”、“神”二字。因此,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一点一画、字形结构和章法布局,更要观其笔力、气势神态、情感神韵、创新意识。

关键词:书法艺术、书法作品、作品欣赏、情感神韵、创新意识

中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面对一幅书法作品,我们该如何去欣赏,去品评,它究竟美在哪里,这便是书法欣赏问题。当今一般人对书法作品优劣的标准比较陌生,能懂得把握高标准的人就更少了,因而,造成了高层次的优秀书法作品被冷淡,而书法界不屑一顾的作品却屡屡获得青睐、报以热情。究其原因一是书法家和爱好者之间有一条书法审美的鸿沟;二是因为当代能静静的坐下来细细品察的深识书者不多;三是书法创作风格、形式的追求,造成书家的文化素养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四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追求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因为人们对书法这个纯粹的线条形式缺乏高层次的认识,使书法作品欣赏的标准和方法出现了错位和盲从。所以,提高书法鉴赏水平,学会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欣赏书法作品呢?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十六宗》中提出了十条评论标准,即所谓“十美”;郭绍虞先生在《怎样欣赏书法》中提出了六项标准等等。这些都是作为我们分析、欣赏书法作品时的参考。因书法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如讲究笔法、章法、墨法、神韵等,所以,在书法审美产生的过程中总伴随着一些共性的东西,分析归纳,则不外乎“形”、“神”二字。“形”包括字的笔画、结字、章法布局;“神”包括笔力、气势神态、情感神韵、精神境界等各个方面。因此,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看形,更要看神,形神兼备才是好作品。笔者认为对书法作品分析欣赏,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看整体布局。

整体布局是一个重要因素,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犹如一幅好的山水画,合理的布局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觉,让人欣赏到美的同时产生难以忘怀的视知觉。布局,是指字与字、行与行、正文与款识、印章之间组织安排的方法,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纵有行横有列,二是纵有行横无列,三是纵无行横无列。对于楷书来说,章法布局比较简单,可采用第一种方式。在行、草书中,整幅作品的章法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字距、行距的大小,字与字的连接,行与行的呼应,分间布白都非常之关键。而现代书法的创作,以审美为目的,当然也必须符合艺术品创作的基本要求,尤其在章法布局上的转变是比较突出的。追求视觉冲击力,强烈的疏密、黑白对比,更活泼、更自由,凸显表现形式之美感。总之,历代书家对章法布局都比较讲究,且多有创造。如《兰亭序》的章法整体雅致均衡,终篇笔意顾盼,是通过每一纵行的左偏右移不断调整、造险救险而实现的;苏东坡的《寒食帖》,通篇结构大小、长短、疏密等变化迷离,在有意无意中流露出一种不事雕琢的意趣。

看整体布局首先要看整幅作品是否首尾相应、上下相接、映带呼应、大小错落、疏密聚散、血脉相连、气脉贯通。行、草书要分析字与字的连接处是否竭尽变化,即连笔的走向形态要多变,纵向不雷同,横向宜错开,通常引带比实笔细;断续出是否笔断意连。再看是否做到同形求变,即相同的笔画、部首,相同的字连续出现在同一幅作品中时是否根据变化方法求变,避免重复。同时还讲究对空间虚实的艺术处理。一般来说,字距疏松、用墨淡、笔画轻,比较枯的地方,容易产生“虚”的感觉;相反,字距紧密、用墨浓、笔画重,用墨润的地方容易产生“实”的感觉。如王羲之的《得士贴》,下面的部分笔画粗重,且比较集中,空间比较密集,就显得很实;最下面的“迟”字和上面的部分是“虚”的部分,整体上的虚实关系就清晰了。布白也是章法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清笪重光在《书筏》中说:“精妙出于挥毫,巧妙在于布白。”布白是指书写以外的空白之处,是翰墨尘点的反衬,是构成整幅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巧妙的布白能使通篇产生游龙出水、云烟飘动的效果。总之,欣赏一幅书法作品的美与否,要注重作品的整体气势。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章法浑然天成,被誉为是天下第二行书。观之,满纸云烟,气势雄奇;笔触厚实,凝重,顿挫郁勃;字间行气,随情而变;行笔忽慢忽快,时疾时徐;字与字上牵下连,连带娴熟,似断还连,奇趣横生;行与行之间,左冲右突,欹正相生;疏密变化随势而生。作品中多处涂改增删,不但没有削弱作品的整体气势,反而与字里行间的空白形成了黑与白的鲜明对比,加之墨色的枯润交错,使整个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书法作品的落款、印章也是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件好的书法作品应该章法、文采、印章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好的落款、印章对提起整幅作品的神韵、调整画面格局,起到画龙点睛之奇妙效果。所以,欣赏一件书法作品,要看落款是否恰到好处,印章是否盖的适当。若是画蛇添足,就会有损整幅作品的艺术性。钤印相宜才具备局部美与整体美的和谐统一。

二、查笔法功力

“用笔”讲的是一笔一画怎么写,用笔有轻重、粗细、缓急之分;“功力”是书法家经过长期修炼所掌握的字内技法。历来书家都极重视对“笔法”的运用,也是书家通过笔、墨、纸等书写工具来实现创作主体“完美”的孜孜追求。书法讲究中锋用笔,当然也不是说,每一笔都要用中锋,是以中锋为主,以偏锋或侧笔来取势,字就会有变化,若全部用中锋,那就未免呆板。姜夔在《续书譜》中说:“用笔不欲太肥,肥则形浊;又不欲太瘦,瘦则形枯;不欲多露锋芒,露则意不持重;不欲深藏圭角,藏则体不精神。”又曰:“笔正则锋藏,笔偃则锋处,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处焉。”说明中锋用笔要有“度”的把握,并不排斥侧锋的重要性。如王羲之的《孔恃中贴》很明显的以中锋为主,字就显得很饱满、滋润;宋米芾的成就体现在用笔技巧极其高超,是善用侧锋的高手,他在《苕溪诗》帖中,大量的侧锋用笔,塑造了自己作品的鲜明个性;中、侧锋并用在草书中发挥自由的当推宋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卷》,中锋效果常常出现在以点代画的点画上,而用侧锋经营的长线具有气势滚滚的奔腾意趣。张芝是今草的开拓者,《冠军贴》可谓草书中的冠军。此贴用笔使转精致而潇洒,雄肆狂放,一泻而下,丝丝入扣,精彩动人,令人为之感叹。因此,书法中的“法”首先体现在用笔上。具体表现是:两点相遇左顾右盼、上下呼应,众点其列要各具姿态;横画并列,要有俯仰、敛放和虚实;竖画要有垂露、悬针、折木之别;线条要有长短、粗细、斜正、浓淡、疾徐的变化,并富有动感和节奏感。姜夔在《续书譜》中对此亦有论述:“点者,字之眉目,全籍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横直画者,字之体骨,欲其坚正匀净,有起有止,所贵长短合宜,结束坚实;撇捺者,字之手足,伸缩异度,变化多端,要如鱼翼鸟翅,有翩翩自得之状;‘乚’者字之步履,欲其沉实。”可谓淋漓尽致地描述了书法的技法之美。

就笔法而言,不外有方笔和圆笔之分。那么,究竟如何使用呢?白蕉在《临池剩墨》中指出“作书用笔,方圆并参,无一路用方,一路用圆者。方多用顿笔、翻笔;圆多用提笔、转笔。正书方而不圆,则无箫散容逸之致;行草圆而不方,则无凝整雄强之神。此相互为用,似二实一,似相反而相成者也。”如《曹全碑》是汉碑中圆笔的代表。纯用圆笔,起笔藏锋逆入,短横平势,长横重顿,甚至出现弯头;行笔流畅婉转,节奏轻盈;收笔多尖,无论横画、雁尾飘逸圆融。而《张迁碑》的基本笔法是方笔。起笔方折宽厚,转角方圆兼备;行笔阔笔直书,笔势奔放,力感极强。唐柳公权的《玄秘塔》,运笔方圆兼施、运用自如。王铎的草书是方折的,线条浑厚、雄健有力。而傅山的草书行笔以转为主,团团锦绣,体势连绵。明大书法家张瑞图的笔法就非常独特,用笔转折独特,笔法奇崛,可以说的“变乱古法”。不难看出,笔法的灵活运用,笔迹的变化、笔迹上的力的表现,对点、画,线条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充分体现出书家基本功的深浅和驾驭毛笔的功夫和技能。一幅作品中,若把构成文字最基本的点画线条处理的恰当自然,会给人产生一种视觉冲击力。所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必须深入观察,查点、画、笔法是否准确、精到,是否有变化,功夫是否到家。如张旭《肚痛贴》,虽仅六行三十个字,写来却洋洋洒洒、一气呵成。用笔顿挫使转,刚柔相济,内恹外拓,千变万化;保持字与字之间的贯气,控制用笔的粗细、轻重变化,使整幅作品气韵生动。细观之,其用笔源自张芝,颇具二王神韵。帖中“冷热俱有益,如何为汁?”几个字,全凭意念,一挥而就,可见书家功力之很厚。

晋书法家卫夫人在《笔阵图》中指出“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说明笔力与书家用笔的关系极为密切。如唐四大家之一的虞世南的传世作品《孔子庙堂碑》,用笔含蓄朴素,笔势舒展,给人的感觉是沉着凝静、骨力遒劲,结体平稳。正是因为其笔力强健,加上点画结体外观的清丽秀美,才有“外柔内刚”的艺术效果;唐怀素《自叙帖》书之线条可谓尽善尽美,线质坚劲,线的环绕简净明了,奇崛多变、笔笔到位,可称狂草之经典;元鲜于枢《题赵孟頫赤壁赋》,具非凡的用笔技巧,运腕灵活,提按动作精细,所以线条劲力又活泼;明文徵明的行书《千字文》,其线条或瘦硬挺拔,或圆润饱满,形成丰富的质感对比和韵律变化;当代书家沈鹏先生的书法线条极为丰富多彩,断与连、轻与重、长与短的把握,灵动而准确,笔力劲健,富动感,又显得轻灵飘逸。纵观历代书法名家及经典作品,不难看出,书家点画笔力的优劣对书法作品的艺术生命力是一个决定性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书法线条的审美条件之一。

书法线条的节奏也是评价和欣赏书法作品的重要条件,线条有了节奏,就有了力量、神采。书法线条的的节奏表现在书写的快慢、轻重、缓急、长短、聚散、字的大小、虚实等,就像音乐中音的长短、高低、快慢一样,有起伏,有情绪、有高潮。因此,无论何种书体,运笔都不是“匀速”运动,而是随着书家的情绪和章法的要求调节运笔的快慢,能够使欣赏者从作品中受到书家情绪的感染。

三、观字形结构

有了好的点画用笔基础,还要讲究结字,即字形是否美观。历来书家都把字的结体列为书法技巧中最重要的部分,白蕉在《书法十讲》中说:“作字不论正、行、草,先要放胆,求平正开展而须笔笔精细,贵恣肆而尤尚雅驯,得笔势,重意味,贵生动,忌板滞。凡平实、安详、谨严、沉着、端厚、稳秀、清洁、箫散、飘逸重重,都是书之美点。”汉字字体复杂,千变万化,汉字的形体构造是书学上的方法,是艺术方面的技巧,本身就含有美的素质,对书法艺术的造型来说字形必须丰富多样,才富有生命力。

结字首先要稳定,即把字的重心“稳住”。稳定而不呆板,才有美感。如欧阳询的字,初自看来,有摇摇欲坠之感,但仔细看来,犹似千年古塔虽欲倾却“重心”不离地。二是讲究平衡对称。是指多样统一的平衡对称,反之就会机械呆板。如篆书、隶书之美在很大成分上就在于其结构上的平衡和对称,以李斯为代表的小篆尤为如此。三是结字要活,在多样中统一,统一中多样。晋王羲之云:“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直,便不是书,但得其点耳。”(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因此,结字不但要稳定,还要活,活中不失重心。如米芾的《恶札贴》四行十七个字,前三行十三个字,每个字都富变化,或俯或仰、或正或侧、活泼随意,最后一行“章侯茂异”却稳健沉雄。四是结字还得有“呼应”,即左右上下能够配合。如王羲之《二谢贴》里的“静”字,左边的“青”字居高临下,好像要朝上飞一样,右边的“争”字朝下边拉,这样就呼应了。这个字看起来似乎不是那么四平八稳,但却很均衡、生动。五是字形处理时,应强调字内点画的疏密对比。清邓石如提出的“计白当黑”原理,就是指将字里行间的空白处当作笔画来安排,也是对这种字法的最佳描述。姜夔《续书譜》中说“书以疏欲风神,密欲老气。”“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至凋疏。”姜夔的论述也充满了辩证法。因此,成功的字法应是:既重视点画所形成的“黑”处,又重视点画之间所形成的“白”处。这是书法创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欣赏者值得细细品味的问题。

不同的流派,不同的书家又有各自的特色和规律,王羲之的字形体放逸,纵肆不羁,线条流畅秀劲;欧阳询的字纵敛紧密;黄庭坚的字內紧外舒;颜真卿的字因为线条粗放而丰腴饱和,结体宽博等等这些是我们在鉴赏过程中必须领会到的。可见,有很厚造诣的书法家的作品,总是笔随势生,曲尽其美的。

四、察用墨技巧

用墨是书家掌握“法”的技巧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书法艺术形式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清包世臣在《艺舟双辑》中认为:“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也。”关于用墨之法姜夔在《续书譜》中有论述:“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润以取妍,燥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不知也。”在中国书史上的各种字体中,无论哪种经典作品都有用墨的枯与湿、浓与淡、虚与实等矛盾,而书家运用提按、顿挫、轻重、粗细、强弱等用笔技巧结合用墨的枯、湿、浓、淡、渴等丰富变化来实现矛盾的统一,使点画线条富有力感和情感的美。可见,书法之虚实,线条之美都是从笔墨里看、从笔墨处求。

墨浓,力容易凝聚,有凝结起来的力感,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跃的效果;墨淡,力容易散,有一种疏放外展的感受,有淡雅古逸之韵,空灵清远之感;而书法中飞白、枯笔、渴笔是渴墨运用之笔法。唐孙过庭“书谱”中说“带澡方潤,将浓遂枯。”即是点画用墨,用墨不可太枯,枯笔多了则燥,又不可水分太多,湿度大了会肥浊不清。如明董其昌是善淡墨之高手;王铎、杨守敬善于用枯墨、涨墨;清刘墉喜浓墨,有“浓墨宰相”之称;林散之先生的草书,先蘸焦墨,后蘸水,落笔一直写到笔枯为止,如此反复用墨,形成独特的先润后燥、枯笔竭墨的特殊效果;当代书家张海善用渴墨来弘扬自我个性等等。书家在用墨上的表现力是使用笔墨的艺术技巧,因此,欣赏一幅书法作品要观察其润浓墨写的是否不臃肿,是否有温雅丰腴之感,用焦枯墨写的是否无黑气,是否有苍劲、古朴之感;用淡墨是否不乏力,能否给人以飘逸、淡雅之感;渴墨运用是否得当,能否有画龙点睛之秒,表现苍古熊峻之意境。如明董其昌的《试墨帖》可以说是草书用墨之佳作。全篇四十六个字,墨色由浓渐淡、从润到枯,起迄分明、变化自然。

五、感作品神韵

书法中的点画、章法等是书法独特的语言。唐张怀瓘在《文字说》中说“深识书者,唯见神采,不见字形。”可见,书法欣赏要透过形式看内涵,最主要的就是感受作品表现出的情感神韵,如子期能从伯牙琴声中听到“高山流水”一般。优秀的书法作品总是天机流荡、动律优美、生动活泼、风采飘然、精神横溢,显示出各种动态神情、风韵气势,富有艺术感染力,形美神足,形神兼备,令人百看不厌,爱不释手,让欣赏者产生心灵的交流与情感的共鸣。唐张旭是古今以来草书艺术家的典型代表,他不光有深厚的书法艺术素养,而且在表现上把自己激荡的感情和书法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其书法惊涛骇浪般的狂放气势,节奏韵律的和谐顿挫,字间结构的随形结体,线条的轻重枯润等变化都达到了草书的最高水准,《古诗四贴》即使典型代表。

唐孙过庭《书谱》中有一段专门描述书法情感变化的文字:“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环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史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衰已叹……岂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从中可以看出,情感变化可以转化到书法创作之中,并能令欣赏者感知到。书为心画,书法作品中的笔墨线条、节奏韵律是书者情感的倾诉,心性的抒发。如《兰亭序》可见右军之飘逸;《祭侄贴》可睹颜鲁公之悲愤;读现代启功的书法,就会联想到他治学的严谨等等。神采是书家思想情操、精神情感在书法作品中的反映和流露。不能设想:没有得心应手的书功而能得心应手的抒写性灵。今天,我们在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三大行书名帖面前,欣赏大师的书法作品,就仿佛触摸到了作者那心跳的脉搏,感受到了作者生命心绪的律动。欣赏书法作品,吸引我们的值得回味的、能感动你我的正是那些鲜活的难以磨灭的视觉意象。因此,感受书法作品的情感神韵,是书法欣赏最重要的内容。

六、品创新意识

一幅优秀的的书法作品,除了有法度之外,还必须有新意,但不是盲目求新。“只有通过点画、线条、结字、章法诸形式要素之间的协调默契,才符合艺术品的创作基本要求。”(白砥《谈“现代书法”与书法的现代性》《书法报》)无论是现代派书法、流行书风或学院派书法等等都是社会的审美需要。书法家的创新意识和独特思维需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也需要包容。但是,书法创新必须是在传统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是追求离奇的“新异”、“怪异”,不是信马由缰的瞎折腾,也是有分寸的,离开了传统,创新就失去了根基。

“我们在继承传统上,无论下多大功夫,下多大力量,强调到审美重要的程度,都是为了创新的一种投入,是提高创新能力的过程。只有创新才能表现今人的情怀,表现时代的审美,才能为时代服务。”(当代书家张旭光《中国书法当前的审美取向》《书法报》)。对于书家来说要深入研究传统,把传统消化了,融化于自身,切实运用科学现代的方法对书法进行研习、创作、创新,继承和发展书法艺术。宋米芾在书法史上是一位革新者,是宋朝的一位创新人物。他的作品是继承来的,年轻的时候对临摹古人的作品下了很大的功夫,甚至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米芾继承了王献之的优点,到了中晚年,有了自己的创新。何绍基是清代的大书法家,也是一位有创新、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他在继承上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在魏碑方面主要在《张黑女碑》上下功夫;在唐楷方面,主要在颜体上下功夫。他吸收这两方面的优点,然后创造了自己的风格。明大书法家徐渭的创新,除有非常高的天分外,主要的还是得力于长期临池的经验积累。当今书家若能将古人书法中的精华拿来为我所用,结合自己掌握的法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自然就具有个人的风神了。

书家追求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必须是统一的、和谐的,对个人风格的追求,应是诚实而自然的,应符合书法艺术的审美要求和表现规律。矫揉造作绝不是风格,也不是个性,更不是真正的艺术品。因此,我们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要看作品能否正确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品味作者的创新意识。

当代书法家张旭光在《中国书法当前的审美取向》一文中把书法作品的点画线条、字形结构、章法和意境,以及古法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审美要素,概括为“到位”和“味道”,既新颖又准确。文中说:“‘到位’和“‘味道’包含了书法本体技法和情感表达的形式标准和审美追求。有‘味道’才能感染人,打动人,才能吸引观众驻足;‘到位’才能经得起推敲和玩味,使人百看不厌。只有既‘到位’又有‘味道’的作品,才是当今书法艺术的主流审美取向。”一幅好的书法艺术作品,必须达到点画、线条、结字、章法等形式要素之间的协调默契,才能使人感到愉快、舒适、振奋并得到美的享受。

书法作品欣赏篇八

段落一:引言(200字)

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一直以来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最近,我有幸欣赏到了一些新的书法作品,不禁让我对书法艺术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有了更深的认同。通过欣赏和感悟这些书法作品,我对书法艺术有了全新的理解和体验,并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段落二:笔触流畅,意境深远(200字)

这些新的书法作品中,我最为着迷的是其优美的笔触和深远的意境。不论是行书、楷书还是草书,这些作品的笔触都显得十分流畅自然,给人以舒畅的感觉。同时,这些作品的每一笔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内涵,使人不禁沉醉其中。书法作品中的意境通过字体、线条和間隔的巧妙运用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无限联想空间,也使作品更具审美价值。

段落三:气韵生动,品味古典(200字)

通过观赏这些新的书法作品,我发现其中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特点是其气韵的生动与古典的品味并存。这些作品无论是运用的字体、色彩还是搭配的布局,都表现出一种古典之美。与此同时,作品中的气韵生动着,通过字体的线条、墨色的虚实变化等,为观者创造出一种与作品息息相关的情绪共鸣。这种古典和生动并存的气韵让作品更具感染力,也更能引起观者的共鸣。

段落四:传承创新,展现个性(200字)

尽管这些新的书法作品依然传承了传统的书法技法和风格,但在细节和创新上也展现出了作品的个性。有些作品在字体的线条上做了一些小的变化,有些作品在布局上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这些细微的变化展现了作者的独特视角和个性,让作品更有个人色彩和独特魅力。这种传承创新的精神成为了这些新的书法作品的一大魅力所在。

段落五:启示与感悟(200字)

通过欣赏这些新的书法作品,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和深远内涵。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流露和人生智慧的体现。每一个字体、笔画,都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通过书法艺术的观赏和创作,我们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深邃。同时,书法艺术也在激发我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能力,培养我们的耐心和专注力。在这些新的书法作品中,我领悟到了这些启示,也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总结(100字)

通过欣赏和感悟新的书法作品,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书法艺术的魅力与内涵。这些作品的笔触流畅、意境深远;气韵生动、古典品味;传承创新、展现个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法艺术的启示和感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体悟,并提升了我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追求。对于我来说,这次欣赏新的书法作品是一次珍贵的收获和学习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