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的论文题目(汇总5篇)

时间:2023-09-30 01:08:09 作者:薇儿 毕业论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绘本的论文题目篇一

美术心理学是属于心理学范畴的,是心理学在艺术领域的应用,在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时,以心理活动为入手点,去感知和体会作者蕴含于作品中的情感,更能够让人们发现作品的美,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从而对美术作品产生兴趣,有效提升美术欣赏教学效率。

一、美术心理学在美术欣赏中的作用

(一)美术心理学能够感受作品中的内在灵魂

美术作品实际上是作者的一种情感表达,特别是有些著名的美术作品,之所以能够被世人所赞美和推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通过展现在人们眼前的美术作品,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让人们切实体会到作品表达出来的对人生、对理想以及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是作者让这些作品有了灵魂。人们可以通过美术心理学,来更好地感知这些作品的色彩、图像等,并对其隐含的情感和作者赋予的灵魂进行解读,真正实现了和作者之间的情感沟通。

(二)美术心理学能够激发对美术作品的想象能力

美术作品的创作,必然是融合了作者无穷的想象力和灵感,而灵感来源于作者所处的生活和作者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和感知。通过作者对日常生活中人和事的观察,展开联想,找到与之相似的物品,产生契合,从而形成了一幅幅美术作品。所以,在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只有以丰富的内心世界去感知和体会,才能够真正理解作品中蕴涵的情感。

(三)美术心理学能够以欣赏者自身感受进行美术欣赏

美术欣赏归根到底是一种审美活动,是欣赏者通过对自身审美经验和感知能力的运用,而对美术作品产生的感悟,也是精神上的一种再创造过程。这种过程,是欣赏者和美术作品之间形成的物我两忘的过程。这就要求在欣赏的时候,要站在自身心理感受的角度上进行赏析,要学会发现美。当然,不可置否的是,虽然美术家创作美术作品时内心的审美活动,和欣赏者看到作品时内心的审美活动都有着不确定性和突发性,但是他们之间是有着很大差别的。所以,欣赏者在欣赏时,一定要遵循自己内心的感受,并以自身的心理感受去切合作者的创作意图。

不管怎么说,美术欣赏作为一个个体的精神活动,为了更好地感知作品中蕴涵的精神和情感,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持冷静,细致地观察和揣摩作品,感知作品的艺术本质,并尽可能地和作者那时候的心理状态产生共鸣。简言之,就是要求欣赏者将自己彻底融入到作品中去体会和感受。比如《荷花水鸟图》,作者采用了以白当黑、虚实互衬的表现手法,以高度概括和删繁就简的方式,描绘了一朵残荷,以及一只立于危石之上蜷缩着身体的水鸟。从这幅画中可以感受到画家的那种冷漠和孤傲的性格。再联系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一生,又可以体会到作者作为王国后裔对清朝统治者的那种抗议,背后隐含的那种痛苦之情,从而当时创作的心境便一目了然了。

二、美术心理学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

(一)有助于学生揣摩作者心理

美术欣赏自然强调的是欣赏,所以学生要想真正地感受和体会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就应该站在创作者的角度,从其心理活动入手,感知作者的内心,实现和作者内心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一般而言,美术作品的产生,都是作者一时的灵感和冲动,具有即时性。这种一瞬灵感下产生的作品,往往都比较抽象画,在颜色上面通常会给人很强的冲突性,从而学生很容易在一瞬间忽略了其原来的样子。所以,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运用美术心理学,恰好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一生的事迹、作者的性格特征等,以此为入手点,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品反映出来的社会现象。不仅如此,通过美术心理学的应用,学生还能够更好地实现和作者之间的情感沟通,从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

(二)帮助学生体会作品中的社会因素

美术作品实际上也是作者所处时代社会现象的折射,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情感表达。比如作品《呐喊》,通过作品中的中间人物,学生会联想到那些恐怖的事情,从而不难体会作者当时内心的那种恐惧、不安和挣扎。事实上,美术作品本就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所以学生在欣赏时,可以结合作品中作者所使用的色调和线条的柔韧度等,感知作者创作时的社会环境,并追寻着作者的心理,一步步探求作者的情感。另外,必须要明白,任何一件美术作品,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们是社会现象的表达。比如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画中的内容展现出来的是南唐宰相韩熙载晚上的奢华生活。可以通过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而知道那时候正是南唐国势日趋衰落,无法抵御北宋的抗衡,而此时,任命韩熙载作为宰相,其目的是想要挽救南唐的命运。但是,这时候的韩熙载,实际上已经对国家的命运没有任何的期待了,但是又不忍心看着国家灭亡,却又无能为力的那种复杂心理。所以,他只能通过这种奢靡的生活来麻痹自己,让自己内心不那么痛苦。作者之所以创作这幅作品,就是结合了韩熙载的这种内心矛盾而来的,在作品中,把他的那种生不逢时表现出来,同时也展现出了韩熙载有苦不能说的痛苦心理。

三、应用美术心理学开展美术欣赏教学对策

(一)深入作者内心感知作品

学生要想真正感知作品蕴含的内涵,就一定要对作者当时的创作心理进行揣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进行美术作品欣赏的时候,不能够仅凭视觉感受来体会,而是需要对作者在创作时的心情进行把握,从而探寻作者所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任何的心理波动都不是凭空而来,而是被某种不愉快的刺激所导致的,而一旦产生了这种心理波动,就会朝着一种减少这种不愉快心理的方向去表达,这便是作者对这种心理波动进行情感抒发的最直接表达。而学生在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的时候,对作者这种心理探寻的过程,会让他们切实体会到作品中的内涵,以及作者需要表达的情感,这种方式,对学生欣赏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比如作品《格尔尼卡》,通过画面中疯狂暴躁的公牛,被攻击受伤的马,忽明忽暗的灯光,痛哭流涕的妇人以及士兵手持断剑倒在地上却仍然手持鲜花等,不难体会出作者对战争的无比痛恨之情。而这幅作品也淋漓尽致地将战争的残酷展现在人们眼前。而士兵的那个画面,又让人们体会到人民对战争的那种抗议,以及坚信战争必胜的决心。

(二)了解作者社会背景把握作者意图

任何的美术作品都是作者所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人

文景观的表达,它们是在作者的不断感悟和体会中产生的。让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欣赏,可以促使其审美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有效提升。但是,这存在一个前提,即学生对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只有学生感同身受,才能够实现教学的目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指引作用,引导学生从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入手,去更好地体会和感知,从而明确其中蕴含的作者思想情感、作者创作的背景、创作的目的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这些作品,并读懂这些作品,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欣赏能力。在美术心理学中,也存在着这样的一种观点,即美术活动能够让欣赏者产生一种沉迷歌声般的情感体验。对美术作品的欣赏,除了可以对作者所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的人文景观有一个了解和把握之外,学生也能够从作品的线条、作者的构图、作者运用表达方式的韵律感、作者使用色彩的冲击力以及作者心理描绘等学到技巧,让学生在看到作品时就能够看到其中的时代感,体会到那种心灵上的震撼力。

比如作品《清明上河图》,从画面上人物的穿着打扮、房屋屋檐的青瓦、浅舟篷船以及买卖摊位等,知道北宋时期的经济条件以及人文背景等,从而体会出北宋城市的那种繁荣。

(三)放空思绪融入绘画作品

美术欣赏不单单只是精神上的审美活动,同时也是个体欣赏者和作者产生的精神交流活动。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在欣赏同一件美术作品时的感受是各不相同的。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结合自身美术欣赏水平和审美观点,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并感知其中的内涵和表达的精神,这是一种再创造过程,这一过程是复杂的。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在美术欣赏课上,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尽可能地放空思绪,融入到作品中,尽情地去体会画面的内涵,感悟作者的内心情感,从而更好地领略作品的价值,这对于学生文化内涵以及欣赏能力的培养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美术作品的欣赏并非是创作者的凭空想象,而应该是作者基于某种背景下,自己心理和思想上的一种表达。因而在美术欣赏中,不能仅凭视觉来感知作品,而是要发现作品更深层次的内容。而美术心理学能够帮助人们感知作品中无法用肉眼看到的情感、内涵,让人们沿着作者的心理一步步探寻作品中蕴含的各种信息,感知作者内心的波澜起伏,如身临其境般地去感知和体会,实现和作者的心灵沟通。因此将美术心理学应用于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也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绘本的论文题目篇二

在绘本作文教学中享受“第二次童年”

得失寸心知――在绘本作文教学中享受“第二次童年”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特级教师 朱萍

自工作第二年至今,我在小学习作教学研究中已经走过17 个年头。其间脚步不止,幸福不断。

有人说,今天进入了读图时代,当孩子们翻开鲜艳的文学绘本时,我捕捉到了他们的喜悦和感动。这引发我思考,儿童阅读绘本的感受和联想是很丰富的,如何搭建平台促使他们主动交流与表达呢?于是,我愉快地开始了绘本作文教学的研究。自 年至今,在小学习作教学研究园地中,我更加集中精力研究小学绘本作文教学,幸运地体验着人生的“第二次童年”。

诗意地行走在文学绘本故事中,我成了快乐的孩童。我理解,绘本作文的前提和基础是绘本阅读。于是,我开始自觉地阅读着一本又一本的文学绘本。

享受着绘本中图画和文字带来的感动、智慧、哲理,我对它们的关注再也不能停止。感谢儿童文学,感谢优秀的文学绘本故事。我的童年不曾读过绘本,没有得到过绘本的恩惠,但是作为教师的我,今天有机会读了,像孩子一样体验着单纯的快乐与感动,常常有着享受到了人生“第二次童年”的幸福。

绘本《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在那只漂亮的虎斑猫一百万次人生经历中,我的情感受到强烈撞击,对人生价值哲学理解愈加深刻。绘本图画中那只酷酷的虎斑猫,那只高贵优雅的白猫永驻我心。很快,这本带有哲学意味的绘本,成了我绘本作文教学研究中的第一堂实验课。

年12 月,浙江温州,第六届“江浙沪”三省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我领着孩子阅读绘本故事《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看到两只小猫温柔地倚靠着,孩子们自然地走进了虎斑猫的内心世界,感受幸福、追求幸福的情感被触动了!他们放飞想象,情感奔涌,很快写下了各不相同却又感人至深的生活情景,投射出孩子们“自己的影子”。

现实中的、记忆中的、想象中的……儿童习作不就是自己的童年故事吗?这其间,发展着的既有儿童的思维、想象、表达和创新能力,还有儿童的情感和态度价值观。至今,我还记得活动主持人说:“走出朱老师的课堂,今天的孩子们收获是满满的。而且,今天的听课老师回家也要失眠了……”

诗意地行走在文学绘本故事中,我幸运地倾听着童年的秘密。加拿大学者佩里・诺德曼认为,“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着三个故事:一个是文字讲述的故事,一个是图画暗示的故事,还有一个是文字与图画相结合而产生的故事。”显然,诺德曼所说的“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即“第三个故事”,是一定要通过与读者对话、互动才能完成的。绘本作文教学的使命正在于将“绘本”引入作文教学,开发利用这一课程资源,与绘本阅读紧密结合,积极促进儿童主动创生“第三个故事”,并为其述说、交流、发表“第三个故事”搭建平台。

獾举起手里的冰刀,向青蛙发出邀请:“一起来吧。”“我……不会……溜冰……”青蛙低声说。獾直起身子,推了推眼镜,笑了:“没关系,你拉着我的手就行了。”青蛙紧紧地抓住獾暖暖的.大手,小心翼翼地站起来。

初次穿上冰刀,青蛙根本找不到重心,开始左摇右晃。“别紧张,膝盖弯曲。”獾拉住青蛙一边说,一边示范。青蛙却紧张得浑身僵硬,不知所措。獾并不着急,牵着青蛙的双手,慢慢倒溜,不时轻声提醒他注意脚的方向。很快,青蛙越来越放松,越溜越好。“让我们做个游戏吧!”獾提议,“你拽着我衣服的后摆,我们一起溜。”“我还不行哎。”青蛙有点不自信。“试试吧!”青蛙终于松开獾的手,抓住它衣服的后摆。“獾沿着池塘边慢慢地滑行,一点点加速。青蛙虽然紧张,但跟上节奏后就不再害怕了。

迎面吹来的风不再寒冷,山谷间回荡着他们的笑声。

一篇篇的儿童绘本习作不就是一条条从他们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童话般的小溪吗?它们欢快、清澈地向我奔来,晶莹地点缀着我的生命、滋润着我的心灵,带给我无限的孩童般的快乐和满足。

诗意地行走在文学绘本故事中,我自觉地呵护着童年的幸福。一次次绘本作文教学的课堂中,望着孩子们亮闪闪的眼神、频频扬起的眉梢,还有,那副微微摇晃着、凝神轻读的神情,我心里像是灌了蜜,这种感觉,是那样让人沉醉,那样甘甜。那些时刻,我分明感受到了作文带给儿童的自豪和快乐,分明感受到了引导他们进行作文的那种欣慰和喜悦!

让我感到无比幸运的是,生活慷慨地赠予我这样的“兔子洞”,让我心甘情愿地“陷落”,并且乐而忘忧地沉醉其中。绘本作文教学就是这样令我着迷的“兔子洞”,身处其中,我成了孩子们幸福童年的自觉守护者。

年的一次作文教学研讨会上,我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这个绘本故事,进行绘本作文教学的尝试。孩子们在图文交融的阅读中尽情享受找寻的乐趣,并体验着愉快的习作过程。

譬如,当孩子们阅读了戴尔先生的六次动人的记忆后,细心读图,在绘本文字的阅读提示下,当堂写下了一个个戴尔的充满温情的小故事。当孩子们和绘本故事中的人物产生了情感共鸣,联想自己的校园生活,又写下了一篇篇充满童趣的文字。

接下来的研讨务实又深入,参会的近一百名语文教师和专家形成了两种声音:一种是,绘本作文教学很新鲜、很吸引孩子,是很有价值的作文教学研究课题;另一种是,习作课上没必要读绘本故事,引发孩子调取记忆后写作文即可。在争辩和研讨过程中,我的内心深受触动!作为钟情于作文教学研究的教师,我尤为珍惜这样实实在在的探讨,并认真整理了这弥足珍贵的辩论记录。

进一步的思索中,我认识到文学绘本有着丰富的主题,可以直抵儿童真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感恩亲情、自我认同、同伴互助、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等。儿童的天性喜欢故事,喜欢阅读故事、表达自己的故事。教师在绘本作文教学中,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去选择,给儿童的心灵种植各种各样的“文学故事”,滋养儿童,促使儿童主动忆起生活中的人和事,搭建平台,表达、交流儿童心中的生活故事。

我们都会认同,一个人的气质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形成的。今天的中国儿童需要阅读适合他们的文学绘本故事,需要与人分享自己的生活故事,逐步形成自己迷人的气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绘本作文教学的价值还在于,教师为儿童种植文学故事,又收获带着儿童独特感受的生活故事,从而为儿童的精神底子着上七彩的光芒。

台湾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郝广才在《好绘本如何好》一书中指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累积情绪,不安、压力……不见得能找到什么原因或道理,但一定要有抒发的管道。阅读就是一个好的管道。”

我还领悟到:绘本作文教学过程,儿童在阅读绘本故事中找到情感的入口,又在倾吐、表达中找到情感的出口,从而在读和写中经历了一个情感抚摸、熏陶的过程。教师在绘本作文教学中,可以自然引领儿童进入绘本故事情感世界,准确捕捉儿童情感与文学故事情感共鸣处,并启发、鼓励儿童表达、交流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与感动。此时的表达也是绘本作文内容之一,它来自儿童阅读绘本故事深层次的精神共鸣。绘本仿佛成了解放儿童自由的一把钥匙。儿童的发展,表现在他们可以充分体验情感,主动接受绘本故事温暖的关怀,逐步成为一个个精神的美丽者。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认为,绘本最为吸引儿童的是它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有趣的发现之旅。的确,绘本向儿童提供了丰富的意象,可以启迪儿童想象、创造的灵感。可以这样说,儿童沉醉在幻想世界的那一刻,就是他们与绘本故事融为一体的美好时刻。

文学绘本中的画面描述着情景,和文字共同叙述着故事。在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后,我坚信,画面向儿童传递信息,可以自然地引导儿童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并且形成图像思考的能力。绘本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告诉我们,教师要善于通过观察、思考,引导孩子发掘图画层层丰富的“意象”,用画面唤起意念,使儿童存在脑海中类似的画面被呼唤出来,并和原有的画面感受同时被唤起,最后将这些可贵的想象、联想表达出来。如果说,儿童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找寻、发现、异想天开,并且积极主动地组织语言,有创意地表达就是一种创造灵感的萌芽。那么,儿童在绘本阅读中,还常常会受到启发,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对现实进行合理的想象,有个性地表达,这同样是具有创造力的表现。

在绘本作文教学研究中,虽然也有过迷茫,但是我从不犹豫。在绘本作文教学研究中,我成了孩子们喜爱的故事老师,和他们一起沉醉在了幸福的儿童习作之中。在绘本作文教学研究中,我格外珍惜那种与儿童敏感、善良的心灵相通的感觉。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教学研究论文《绘本作文:创生“第三个故事”的密码》《绘本作文教学的两极之辩》,连续两年在江苏省教海探航论文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这是对我痴迷于儿童习作教学研究的又一次充分肯定与激励!当然,我对绘本作文教学研究的脚步并没有止于此,紧接着的研究中,我又陆续写下了十多篇关于绘本作文教学的案例及研究论文。在我写下的近40 篇儿童习作教学研究论文中,这些论文又慢慢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主题,这一切让我欣喜,这一切更催我奋进!

童年是让人难忘的,童年是让人舍不得离开的。一路走来,细心呵护纯真的童心,我的内心充满感动。感谢生活,感谢孩子,感谢绘本作文教学带来的人生“第二次童年”的无限美妙!

绘本的论文题目篇三

摘要:绘本是一种新鲜的读物,其画面优美,故事内容更能吸引幼儿。绘本,不仅仅是一种优秀的读物,更是幼儿教育中的一种调味剂。它让绘本变得更加津津有味、耐人寻味。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经常借助绘本,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绘本阅读 绘本艺术 绘本数数 绘本游戏 绘本表演

1绘本阅读畅想曲

阅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阅读架起了你我沟通的桥梁。绘本小故事《每天都说我爱你》给我们彼此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温馨唯美的画面首先给人无限的美感和遐想。粉色、淡绿、淡紫这些颜色都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欣赏这样的绘本更是一种享受。故事中的那只小鹦鹉是智慧的化身,是它的坚持才让露比把自己的那份“迟到”的礼物送给了大家。这让孩子们明白只要拥有一颗爱和感恩的心,那么每天都可以说“我爱你”。孩子畅所欲言地把自己想说的告诉大家。能言善道的苗苗说:我最爱我的爸爸。因为他是一个神气的解放军。虽然他陪我们的时间很少,但是我还是最爱爸爸。调皮的男孩嘉嘉说:爱是甜甜的,就像吃了巧克力。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倾诉着自己心中的爱。这个故事,让他们体验到了浓浓的爱意,爱是相互的。阅读不仅仅是对文字的理解,更是情感的沟通、交流与升华。

2绘本艺术畅想曲

绘本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字,还有画面。画面中浓浓的艺术气息将我们包围着。《动物园》、《海底世界》、《儿童乐园》是三个非常有趣的绘本。绘本中的画面都是运用手掌印画的方式画成的,我们都非常喜欢。于是,在绘画《巧妙的手印》活动中,笔者就选取了这三个绘本中的画面让孩子们欣赏。我们边聊边讨论,手型可以怎样摆放或者可以怎样进行组合。不管是活泼的还是内向的孩子,都绽放着灿烂的笑容,用自己的小手比划着。此刻,他们的兴趣完全被激发了。孩子们用小手蘸上颜料,潜心创作。一个个都成了艺术大师。他们的作品是那样活泼可爱;他们的作品是那样妙趣横生;他们的作品是那样丰富多彩。因为绘本,帮助孩子们开拓了思路。因为绘本,给了孩子们别样的教学方式。因为绘本,让孩子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了许多。

3绘本数数畅想曲

数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逻辑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数学的学习往往会枯燥单调。数学绘本《世界上最帅的猪》让我们有了别样的体验。这是一本关于数数的数学绘本,巧妙地将计数的方式都融合到了故事生动的情境中。谁是世界上最帅的猪呢?这一看似平常的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一堆的苹果怎样数才能数得快呢?孩子们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到了两个两个数的方法。当然,聪明的数数先生还会用五个五个数的方式来数。简单的动画演示文稿将五个五个数的方式展现得淋漓尽致。顺数、倒数等许多种数数的方式都融合在了这个故事的情节中。因为绘本,孩子们了解了更多的数数方式;因为绘本,孩子们对数学活动充满兴趣;因为绘本,孩子们的数理逻辑能力得到了提升。

4绘本游戏畅想曲

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需要和冲动的表现,游戏作为儿童最独特的自发活动,成为幼儿教育的基础。《母鸡萝丝去散步》这个绘本中文字很少,但是画面中所蕴含的味道是令人赞叹的。母鸡萝丝悠闲地去散步,狡猾的狐狸一次又一次地跟在它的后面搞小动作。母鸡萝丝全然不知。它一次次地幸运地躲避掉了这些灾难,最后按时到家吃饭。那么,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时候狐狸又会出怎样的花招呢?故事又是怎么发展的呢?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他们续编故事,寻找道具,规划场地,进行表演。自发的游戏行为满足了孩子表达和表现的愿望。孩子们将故事的内容进行了一次次的改编。语言的组织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让大家赞赏。绘本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剧本;绘本又成了孩子表演的素材;绘本让孩子们的表演能力得到了提升。

5绘本表演畅想曲

故事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故事中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幽默充满童趣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每个孩子。故事表演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孩子在表演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学会了故事中人物的对话,孩子在故事表演中还增强了自信心。哪怕是非常简单的道具,也能让孩子的表演热情激情四射。每个孩子就是一个天生的表演家。绘本《嘿》读完后,笔者就和孩子一起做起了游戏,笔者做黑猩猩,孩子做老鼠妈妈。一个追,一个逃,孩子高兴得不断尖叫。从此,我们爱上了绘本,爱上了表演。每天晚饭后都主动要求笔者讲故事、表演。今天你来演小猫,我来演老鼠。每天,孩子们都忙着分配角色。有时,笔者还会增加一些道具,丰富故事的情节。五彩缤纷的绘本、聚精会神的孩子,这成了一幅最美的画卷。于是,笔者和孩子们有了一个约定,每天都和孩子表演一个故事的内容。那也成为了我们最快乐的约定。我们爱上了阅读,爱上了文字,爱上了表演。我们享受着那份快乐,那份内心深处真正的快乐!因为绘本,丰腴了我们的生活;因为绘本,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因为绘本,让笔者的教育教学之路越来越宽广;因为绘本,让笔者明确了方向、清晰了思路。挖掘绘本的多元教育价值,让绘本的音符在幼儿教育的琴弦上奏出完美的旋律。

[幼儿绘本教学论文:绘本中的幼儿教育畅想曲]

绘本的论文题目篇四

美术的基础就是指素描、色彩、速写和油画等。近些年,我国的动画产业有了很好的发展,如今动画已经是现代文化产业中一个重要的成员,有属于自己的经济产业体系,给文化产业经济带来了众多的利益。动画教学可以为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很多后备力量。而基础美术的学习是学习动画制作的必经之路,基础美术是每个投身于美术相关产业的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因为基础美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绘画技术,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个人风格的最好方式。所以,学生要想未来从事与美术相关的行业,不管是电影电视制作、服装设计还是动画设计,都必须努力掌握好这些基本功。

一、基础美术对于动画教学的重要性

基础美术对于动画教学非常重要,因为动画制作前期的思考和设计的过程很多时候都是作者一个人在白纸上完成的,作者必须将脑子里的动画人物用笔在纸上画出一个大概的样子,而这需要用到基础美术中的素描功底,作者在灵感涌现的一瞬间还需要用到速写,否则灵感就很容易丢失,再也找不回来。动画制作后期为了丰富动画人物的形象,往往需要运用不同的色彩将动画人物的服装着色,从而将动画人物鲜明的性格表现出来。否则动画人物会变得很苍白,缺乏生机。美术教师在教授动画课程的时候,主要就是通过基础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动画制作基本功。动画片其实从某方面来讲就是将一幅幅绘画作品快速地呈现在观众眼前的过程,动画制作者将每一个动画人物的每个动作和表情与背景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然后按照先后的顺序一帧一帧地制作出来,就形成了一部动画。所以,动画其实就是由绘画和相关技术构成的。动画制作自然对动画制作者的基础美术功底要求很高。如果动画制作者的基础美术功底太差,就不会创作出动人的动画人物;如果动画制作者有很扎实的基础美术功底,就可以创造出富有鲜明形象和个性的动画人物。因此,基础美术对于动画教学与学生今后的动画设计都非常重要。

二、基础美术在动画教学中的作用

1.素描在动画教学中的作用

素描是每位学习美术的学生一定要学习并掌握的课程,在美术教学中备受关注。所谓素描,简单点讲就是单色画,可是又不尽然,其涵盖与涉及的东西太多,解决的问题也很多,它是同一时间要考虑许多问题的综合思维活动。现在的各大美术院校都纷纷将素描作为学习美术的基础课。虽然各个专业的重点不一样,油画重体积、调子,国画重线条,版画和设计重结构等,但是素描将它们全都涵盖了。动画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也与素描有着直接的联系。动画的创作设计需要用到素描的线条塑造能力、造型能力、动态把握和表现能力与对空间环境的理解、表现能力。所以,在动画专业加强素描教学非常重要。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亟须强化素描基础,全面锻炼手绘的表现能力。培养动画专业学生的线条塑造能力,主要是为了适应动画制作对于线条的准、挺、匀、活的要求。在动画素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平时的课堂练习中训练学生的线条塑造能力,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对于后面的动画创作十分有利。

2.色彩在动画教学中的作用

在动画场景中运用主观色彩是进行动画场景设计必须掌握的能力。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动画创作的时候应把握好人物与景物的最基本色调,理性地处理动画人物与景物的色彩关系,从而使动画场景更加生动,使动画作品获得质的飞跃。动画创作中的主观色彩意识属于自我认知的范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色彩的体验不断地积累和发展,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特点,对色彩的感受和解读渗透了很多主观因素。在我国古代,红色代表喜庆,黄色代表权力,等等,这些审美特点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里,达成了一种共识。人们对主观色彩的感受与体会,自然会反映到动画场景的设计中。有些人虽然对色彩不是很敏感,但是在动画人物与景物的设计中,还是可以设计出内容比较丰富的色彩,这是凭借自己对色彩的主观意识完成的,从而使动画中的人物与景物富有魅力。

结语

基础美术课程中有很多重要的内容,都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内容。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就是基本功的重要性。在动画教学中,这些基础美术内容同样很重要,能够使学生在创作动画人物时更好地捕捉其神态、姿势,并通过色彩的运用使得动画人物和景物丰富起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基础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为学生以后的职业道路走得更顺畅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吴金龙

绘本的论文题目篇五

摘要:

由于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教学资料的收集,教学过程的形成,学生领悟知识的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美术教学领域,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直接进行绘画、设计,使创造力发挥得到普遍进步,进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认识美术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意义,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美术教学,是促进美术教学向最优化,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在美术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正文: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集声、光、电等 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以其高效、快捷、全面传授知识,保存、收集资料相互交流等优势,极大促进了整个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其中以形象直观的美术教学最为收益。因为多媒体技术真实地多角度地表现美术的形象性、直观性和可塑性。另外,计算机的使用,可 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发掘创造性思维方面的潜能,使美术教学从教授传统绘画技法转变为全方位的智力开发,特别是对创造潜意识的开发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一、现代教育技术方便了教学资源的收集。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或叫做视觉艺术,每节课都离不开具体的、可视的形象。形象的视觉效果,往往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备课阶段,我利用光盘和网络查找了大量教辅的资料,我还用计算机将课内让学生欣赏的图片复制下来,在实地考察时用照相机、摄象机进行资料收集,经扫描进入电脑存放,配上音乐,解说词和画面文字提示,做成的课件可长期存放在电脑内,随用随取,既丰富了教师讲课内容,又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十分明显。例如:在乡土教材 《戏马台》一课中,我自制了课件。首先,我安排了戏马台最具代表的人物项羽的雕像作为课件的序曲,课题的书写也由计算机处理,这样既表达了本课的主题,又使人感到亲切。接着我选择了戏马台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和雕塑让学生进行浏览,伴随着古琴曲的背景音乐和我配上的解说词,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后,我就戏马台的起源,戏马台的建筑特色及人物事件组织课堂讨论。在设计课件时,我将学生讨论中可能提到的建筑物或事件场景缩小后放在屏幕一角,在讨论中学生提到时,我就用放大程序及时进行全屏显示,形象清晰,人机配合,协调自然。本节课,由于课前教学资料准备得充分,操作简便,画面、文字、音乐、话外音等配合得浑然一体。教师上课时情绪好,师生互相呼应,课后同学们对这一新的上课形式反响强烈,很多学生表示:“用计算机上课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无限宽广。”

二、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了师生互补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形成。

现代社会倡导生态式教育:教与被教的关系被看成配合式对话式的关系,既在教学中吸取生态学的原理,顺其自然,尊重自然,人工控制,又促进师生互动,以顺应学生的发展,有序地开发人的潜能。师生之间由于年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心理、生理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一味地灌输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的发展,教师本身也存在知识老化的问题。我们要改变因袭的习俗,倡导多元文化,因为只有不同的思想碰撞才会产生新的东西,才会有创造、有发展。许多学生对计算机这种现代教育技术十分感兴趣,掌握得快,于是我将新课中的重点、难点先布置学生去准备,现在有了互联网,学生可多方寻找资料进行研究。上课时,我请学生介绍他们的调查、研究成果,师生共同讨论。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形成,改变了过去教师备课、授课,学生被动听课的传统方式,将备课授课过程变为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学生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习质量。这种师生互补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中所积极倡导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也为美术教育闯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三、现代教育技术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按照常规,学生要进行设计实践必须学习过基础造型,否则学生有了好的创意是没法将其表现出来的。现在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助,电脑绘画在很大程度上弥补 了绘画表现技巧的不足。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内容或者让学生用电脑设计《梦中的家》 他们将自己的创意通过鼠标操作,命令输入,资料复制等手段正确表现出来,并且快速地、不留痕迹地进行多次修改,使作业完成得既有创意又有技巧,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用电脑设计的方法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创设了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勤于观察思考, 善于创新和勇于实践的心理品质。 教育部长陈至力同志强调指出 :“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的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结合我校现代教学技术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探索,受益非浅,同时,我们也看到现代教学技术的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备课,做课件时间长,对计算机软件的操作不熟练,收集资料的工作量也很大。解决方法:尽快建立综合教材配套资料库,建立个人资料库,教师要熟练地操作,使用现代教育技 术。 现代教育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还有着很大的潜力,我们要充分合理有效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 大力开发美术教育软件。 在美术教育中,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来接受更多、更新的美术信息,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倡导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美术表现与设计,使现代教育技术在视觉艺术教育领域更能大展宏图!

参考文献:

《美术课程标准》

《现代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与教育》

《中国美术教育》

《少儿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