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10篇)

时间:2023-10-13 12:53:33 作者:文轩 讲话稿

竞聘是为了提升个人职业发展而主动参与的一种竞争形式。准备竞聘的面试前,我们应该多进行模拟和练习。想要给雇主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是一些突出的竞聘范文,供您参考。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让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中,体验面在体上的道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养成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学难点:

初步体验面在体上的道理。

教具准备:

实物教具、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2、拿出三棱柱,问:看见过这种形状吗?猜猜它的名字。

(一)初步感知。

2、大家都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那么你们能不能在其他物体的面上找到别的图形呢?把你找到的图形说给同组的小朋友听。(学生小组交流)

3、谁来说说你找到了什么图形。老师要当记者采访几位同学。

生1:我在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

生2:我在长方体上也找到了正方形。

生3:我在圆柱体上找到了圆形。

生4:我在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生5:我在三棱柱上找到了长方形。

4、刚才大家从物体上找到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它们都是物体上的一个面,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

教师边说边从教具上撕下贴在面上的纸,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体验面在体上的道理。

(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三角形)

(二)进一步认识。

1、你能想办法让物体面上的这些图形跑到纸上吗?想想怎么办。

生1:把物体按在纸上,沿着图形的边画出来。

生2:在物体的面上涂上颜料或印油,印在纸上。

生3:可以剪下来。

生4:把物体按在纸上,把纸沿着图形的边折起来,就可以折出上面的图形。

师:你们真聪明,想出了很多种办法,想不想动手试一试?

要求小组合作,每种图形至少要有三个,请组长先分好工,谁做什么,谁做什么,再动手做。比一比哪组做得多,做得快,哪组合作的最好。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2、你们采用了什么方法?让什么图形从什么形状的物体上跑下来。我又要采访几个小朋友了。

3、互相欣赏一下你们的劳动成果。再把纸上的图形分类,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

师:你们的作品完成得真好。老师有个请求,每个小组能不能从组内的作品中,每种选一个最漂亮的图形送给我,留作纪念。

4、玩帮图形找家的游戏。

出示的图形有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梯形等,在黑板上划分每种图形的家,请学生帮图形找家。

5、老师看长方形和正方形,觉得它们很像,都差不多,怎样把它们区分开呢?

6、同学们已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小组里互相说说它们都是什么样子。(小组交流)

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一想长方形的样子,用手在空中画一个长方形,再依次画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三)实践应用。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东西的面是我们今天学过的图形?

(四)小结:回想一下,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图形?它们都是什么样子?

1、教师出示图形,同学们抢答说出图形的名称。

2、教师说图形的名称,学生出示相应的图形。

3、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

4、拼图形活动。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二

邵瑞琼老师在设计上以“感知——操作——巩固——应用”为主线,突出数学思想的渗透,注重数学方法的指导,关注学生的认知需求,营造了“互动、主动、灵动”的数学课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关注认知基础、轻松驾驭课堂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基(需)求。要以形象、直观、具体、生动的材料为载体,帮助学生学习。本堂课老师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说一说“带了什么形状的玩具?”“这些玩具的形状有什么不同?”,这是复习,同时又是了解学生的认知,更是为后续教学服务的。

二、突出数学思考,提升数学素养。数学课的教学归根结底是数学数(素)养的培养。虽然本堂课的参与者还只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但老师在课中却十分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和培养,表现在:

(2)在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名称与基本特征后,提问:“上面的图形与下面的图形有什么不同?”此处引导学生进行了“比较”、“归纳”。从而让学生主动地讲出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使学生的认识由“口头”上升为“思想”上的认识。三、有效设计问题,感受数学魅力。

本堂课无论是课中的习题还是巩固练习,都能紧扣教学内容、符合低段学生心理需求,同时又将触角伸向周边的学科,实现数学学科和科学学科的有机整合。如在学生认识了基本的平面图形以后。陈老师出示的各类安全标志,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含义再讲:图形的名称等。这是学科整合的良好体现。

本堂课值得探讨的方面有:

(1)在学生画出了各类不同的图形后,陈教师对作品作了展示,此时可否让学生将作品分分类,这样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同时又能渗透分类的思想,进一步突破“长方形、正方体(形)”异同点比较的这一难点。

(2)教师的语言技巧。如评价的有效性、提问指向的明确性等。在课中老师曾提问:“什么是长方形?什么是正方形?”等,学生的回答各异:如正的、方的、方方正正的……此时,教师的评价如果能够有所侧重,有意识地将比较本质的词句再说一说,可能会更助于学生认识图形,以及学习用科学的数学术语描述的意识。又如课的结尾处,要求学生涂一涂时,教师的要求是“选一个涂一涂”而学生的操作中是“选一类涂一涂”,这需要更准确的语言引导。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三

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们上节课你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

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

小组小结

派代表全班交流

学生小结

不同点共同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五第一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

小组讨论合作

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

全班交流展示。

5.数一数由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个()个()个()个

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1.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1.独立完成练习五第五题

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小结:如果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是什么形,那么它就可以画出什么形状来。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四

教学案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认识平面图形。

活动一:

在复习立体图形老师创设情境引出平面图形后,开展了以下几个活动:

师:你们能从桌面上的这些物体中,找出这样的图形吗?请同学们先自己找一找,摸一摸,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1:我发现长方体中有长方形。

生2:我摸出了三梭柱中有长方形也有三角形。

生3:我看到了圆柱的上下面是圆形。

生4:我发现这个牙膏盒中有正方形也有长方形。

生5:我发现正方体中有正方形。

师:同学们真棒,发现了这些平面图形就在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的身上。

(课件演示:从正方体分离出正方形,从圆柱体上分离出圆,从三棱柱上分离出了三角形,从长方体上分离出长方形。)

活动二:

生:能。

师:先自己想一想,再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个组想的办法多。

生1:可以把这些盒子放在纸上,用铅笔沿着盒子画一圈。

生2:用纸包在立体图形的上面,用手沿着边便劲摁,就会有痕迹。

生3:用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用印泥印在纸上,纸上就会有图形。

生4:我用圆形印章来印,纸上就会有圆形。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的办法比书上的小朋友的还要多。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画一画或印一印。

生:想。

师:小组合作完成,每组至少用两种方法来制作,每种图形至少要有2个,(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物体描出来的,描的是什么?最后点生到黑板上把图形分类摆放。)

活动三:游戏活动。

1.找一找:

让学生离开座位去观察、找一找、摸一摸,我们教室里面,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

2.猜一猜:

老师说出图形的特点:让学生猜老师身后手里的图形是什么?

3.拼一拼:

放手让学生分小组用图形进行拼组,可以用各种图形画,也可以用现有的图形拼组。

学生拼出太阳、汽车、小草、还有房子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开放,学得十分积极主动,玩得开心,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反思这些活动有以下特点:

《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的经验和活动是他们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但对体和面的关系还很模糊。因此,教师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揭示了体和面的关系,获得新旧知识的连接,同时,通过小组活动,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感悟出由物体可以抽象出面,同时,通过小组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传授接受模式为探索发现再创造的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具有充分再创造的通道,激励了学生进行探索,再创造的活动。你能想办法让他们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住在纸上吗?学生经过积极自主地思考,创造了不少的方法。有的孩子说可以把这些盒子放在纸上,用铅笔沿着盒子周围画一圈。有的孩子说:可能印一些印泥,再印在纸上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而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景中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采取游戏的形式巩固所学的知识,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学生离开座位自由地找一找教室里面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学习的图形,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猜一猜,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了今天所学的知识。放手让学生自由拼图,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欲望得到满足。在学生的作品中,我能感受到学生丰富的想象,拼图活动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玩中掌握。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五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为了使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连贯性,深刻体会“面在体上”,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

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了解了立体图形各面的特征。在教学中让学生借助认识的立体图形拓出相应的平面图形,使学生对立体图形各面的特征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感受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了图形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重视学生的观察、发现与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把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放在一起,然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同时对平面图形特征的了解更为深刻。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直三棱柱、圆柱、白纸、剪刀等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带来了很多有趣的图案,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各种平面图形拼成的图案)

师:同学们,这些图案漂亮吗?它们都是些什么图案呢?

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图案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吗?请同学们来认一认、指一指。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图形贴在黑板上。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学习新课之前,创设具体的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使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操作实践,学习新知

1.观察发现,感知“面在体上”。

(课件出示一组立体图形)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立体图形吗?

(学生说出这些立体图形的名称)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些图形的家就在这些立体图形上,你们能找到吗?现在请同学们4人一组,在学具上摸一摸、找一找,并小组交流你们从哪个立体图形上找到了什么图形。

(小组交流,小组代表汇报)

小结: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从直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和长方形。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图形的家都在立体图形上,老师想把这些图形从立体图形中搬出来放到纸上,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吗?(课件出示课堂活动卡)

生:沿着立体图形表面的边缘描出图形。

师:那就请你们画一画,4人一组,每人画一个图形。画完后,请把它们剪下来。

(学生动手操作)

师:你们剪下的图形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立体图形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生:立体图形有好多面,剪下的图形只有一个面,平平的。

师:对,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这些图形就是平面图形。

2.观察发现,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

(1)认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课件出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各一组)

师: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各有什么特征?

预设

生1:长方形的特征是长长方方的,有4条边,每条边都是直直的。

生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4条边都是直直的,其中一组对边是倾斜的。

生3:三角形有3条直直的边。

师:这些图形的大小不同、形状不同,为什么都是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生:虽然这些图形的大小不同、形状不同,但是它们的特征是相同的,所以应该属于同一种图形。

(2)认识正方形和圆。

(课件出示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圆各一组)

师:正方形和圆的特征各是什么?

预设

生1:这些正方形都有一个相同点:四四方方的,有4条边,每条边都是直直的,并且一样长。

生2: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圆圆的。

3.联系实际,深化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师:找出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

(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4.小结:我们今天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都是平面图形,都是物体(立体图形)的一个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先利用立体图形画出平面图形,再剪下来摸一摸,不仅使学生感受到“面在体上”,同时也体会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显著区别,在此基础上进行观察、总结,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巩固练习

1.抢答。

师:我这里有很多图形,请你们在看见一个图形时,大声喊出它的名字。

(从准备好的教具袋中拿出各种图形,学生抢答,说出图形名称)

2.完成教材5页1题。

先让学生说说需要涂色的是什么图形,再涂上相应的颜色。

3.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

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

课堂总结

今天你又认识了哪些图形?

布置作业

教材5页2、3题。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六

“认识平面图形”,以往老教材是先认识平面图形,再认识立体图形,而新教材认为是先有“体”再有“面”,“立体图形”是实际生活中存在的,而平面图形是抽象出来的,所以先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再教学平面图形。

这一课时教材的编排先是学生活动,用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描,得到一些平面图形,接着给这些平面图形分类引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描”的活动突出了“面”在“体”上,但是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去描,似乎为了“描”而“描”,学生不知目的价值何在,思考了一阵竟也想不出合理的让学生去“描”理由,以前也听到过有教师“给长方体拍照”这样的说法,我觉得也不正确,因为“拍照”不可能只拍一个面的,这样说也未免牵强了些。另外,学生在幼儿园时就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了,于是我想这节课的目标主要应是两点:一是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二是能进行辨认并能在原有直观认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这四个平面图形的样子。

首先出示上节课认识的立体图形让学生回忆旧知。接着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还要了解几个新朋友,同时出示这四个平面图形,问:认识它们吗?学生大多都认识,分别说出了它们的名称。接着,我告诉学生:“这些新朋友啊是从我们昨天认识的老朋友身上跑下来的,猜一猜,长方形是从谁的身上跑下来的?”其实这个问题原来是“想一想,长方形和下面的哪个图形有关系?”当时觉得这个问题可能指向不够清晰,但一时想不到其他,今天上课前提醒了一下自己本课的两个重点,课中忽然冒出这样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适合刚入学孩子。学生说:“长方形是从长方体上跑下来!”我说:“是吗?那拿出一个长方体验证一下吧!为了让自己和别人能看清楚,建议小朋友用你的笔把利用长方体得到的长方形留在你的纸上。”学生很聪明,把长方体放在纸上,描了起来。我收集了几幅作品进行展示,肯定了学生的想法。之后我又提出疑问:“为什么从同一个长方体上跑下来的长方形却有大、有小,有胖有瘦呢?”这时虽然有的孩子注意力开始不集中,但还是有部分学生在思考,一个孩子清楚地说:“因为长方体放得不一样,第一个长方形是横着放得到的,第二个长方形是……”我想通过这样一个小环节学生应该或多或少加深一点有关“体”和“面”的印象,感悟到一点有关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当然有特殊的,但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认识,对于刚入学的孩子一下子很精确没必要也很难)。

接着认识正方形,我同样请学生猜一猜,再象刚才一样验证自己的想法,学生描后我问:刚才从长方体上跑下来几个不一样的长方形,现在从正方体身上跑下几个不一样的正方形呀?学生说:只有一个!因为画出来的都一样!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又说出了“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都是一样大的。”

但是时间过得太快,没有来得及让学生说说自己周围的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一环节挺重要的,在学生的寻找、表述中可以进一步分清“面”与“体”的联系与区别,实在遗憾。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七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反思。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物体的面。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其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这节课我的安排是这样的:

2、新课标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第二个教学环节就是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各个物体的面。在上面的环节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学生通过合作操作,在玩中学、学中玩,乐此不疲,把任务完成得比较理想。

3、动手设计美丽的图案,并且在小组里面说一说自己的设计。学生兴致很浓,个个都参与其中,乐此不疲。

整节课学生都在想学乐学的氛围中轻松地学习,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观察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在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时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房子图,思维还是没有得到拓展开放。所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引导加强。另外,我在教学中没有把握好时间,导致没有时间将四种平面图形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巩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进一步认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

2、使学生巩固角的概念,进一步认识角的分类及各类角的特征,能比较熟练地量角和画指定大小的角。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对学过的平面图形进行系统整理,促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将对小学里学过的几何初步知识进行系统复习,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在画一画中复习线和角,在围一围中复习平面图形,在比一比中复习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先用画一画的方法复习线和角。

1、用两点画线:根据已知的两点,你能画怎样的线?看看你画的线有什么特点?

(先独立画线,然后互相说一说各自的发现再填在表格里)

名称

图形

联系

区别

指出:线段、射线和直线都是直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2、完成练习与实践2、3。

刚才,我们用画一画、说一说、填一填的方法复习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知识,接下来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复习角。

1、让学生自己画一个任意角。

让学生过一点画两条射线,说一说这两条射线组成了什么?(板书:角)

你能说说怎样的图形是角吗?(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角。)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九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

2、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1.提出要求:请大家回忆,我们学过哪些围成的平面图形?先画出相关的图形,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2.进一步要求;如果把这些平面图形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

引导学生认识到: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分为一类,由曲线或由曲线和线段共同围成平面图形分为一类。

4.让学生在画出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上作高,在画出的圆中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1、三角形的概念。

我们已经学过三角形,请同学们自己画出几种不同的三角形。教师巡视。

大家已经会画三角形了,说一说三角形是什么样的图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这一特性

在三角形中一个顶点的对边是哪一条边看一看自己画的三角形,指一下每个顶点的对边。

想一想三角形的高指的是什么,怎样画一个三角形的高。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画法是否正确。

2、三角形的分类。

同学们刚才画了几种不同的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不同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两种标准:按角分类,按边分类。)

按照三角形中角的不同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几类它们分别叫做什么三角形

(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每类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

我们学过什么特殊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3.出示三角形的集合图

提问:你是怎样理解上面这个图形的?

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你能用学过的其他知识来解释上面的结论吗?

4.完成练习与实践第8.9题

第8题让学生先独立选一选,再要求说说选择时是怎样想的。

第9题先让学生独立算一算.填一填,再指名说说计算时的思考过程。

1、四边形的概念。

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自己画个四边形。教师巡视,

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平行四边形的底指的是什么用什么字母表示

平行四边形的高指的是什么用什么字母表示

怎样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让学生自己画一画。

还要引导学生说一说图形间的关系:

教师根据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逐步整理成下图。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长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3)正方形一定是长方形。

(4)长方形一定是正方形。

提问: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表达?

2、指导完成练习与实践第7题

提醒学生要借助工具规范地作图,再指名说说具体的画图过程。

第10题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分割图形的方法,并试着分一分,再通过交流和评点,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不同分割方法的特点。

思考题可以先让学生在图中画出相应的线段,再数一数三角形一共有多少个,并说一说这些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

(一)填空

1.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正好等于其余两个内角的和,这是一个()三角形。

2.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顶角是72o,它的底角是()度。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最多是()厘米,最少是()厘米。(第三条边为整厘米数)

4.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厘米。

5.用36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1:2:3,它的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和()厘米。

(二)选择

1.人们常用三角形的()性生产自行车大梁,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应用电动大门。

a.稳定性b.易变形c.平衡性

2.平行四边形有()高,梯形有()条高,三角形有()条高。

a.无数条b.一条c.三条

3.圆的半径扩大2倍,则它的直径扩大(),面积扩大()。

a.2倍b.4倍c.8倍

课前思考:

复习平面图形的特征时一、要抓住从直观图形到抽象知识的概括,由具体的某个图形再进行归类,找出共同特征。二、可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具有怎样的关系?它们与三角形具有怎样的关系?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四边形具有怎样的关系?正方形.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具有怎样的关系?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三、解决练习与实践的7.8.9题时,要注重学生方法的指导,画法要规范,围三角形时要考虑全面,求角的度数时的方法是否最优。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十

“平面图形的认识”作为小学阶段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第一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怎样使学生既对几种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认识,还能初步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一些数学思想的渗透,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这节课教师能认真领会课标中的新理念,抓住教材实质,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各教学环节,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情境的创设与问题的提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本节课教师创设了“玩积木”的情境,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木”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最熟悉的一种玩具,几乎家家都有。“玩积木”是他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2.能从学生认知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对四种图形的认识,教师改变了教材原来的编排顺序.这样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体现了教师能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处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3.重视学生的体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1)能让学生在“玩”中体验。

(2)能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

(3)能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

总之,“立体图形的认识”一课,在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活动的体验性方面,都能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