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草原六年级教案(汇总7篇)

时间:2023-09-26 11:20:26 作者:梦幻泡 活动总结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草原六年级教案篇一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段并画出优美的句子。(生读,画出好词佳句)

师:再轻声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会喜欢。

(生读品味好词佳句)

(生观看录像片,触景生情)

师:哪些同学愿意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生a:我来读!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生b:这句话用了比喻,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

师:真的太美了!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再读一读这句话。(师生齐读)

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像草原的景色,再用比喻句来说说。

生甲:草原像玛瑙,羊群像珍珠。

生乙:玛瑙不是绿色,翡翠才是绿色。

生丙:草原不像翡翠那样光滑。

师:草原那么广阔,玛瑙、翡翠能和它相比吗?

生1:草原像绿色的海洋,羊群像点点白帆。

生2:羊群像朵朵白色的浪花。

师:同学们想像真丰富,比喻贴切。我想再请一位同学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学生自主学习,读、思、议、说,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读书实践,一导圈点,自读自悟,养成边读边想边画的良好阅读习惯;二导思维,制作cai课件,把课文语言变成生动画面,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三导迁移,感悟课文,学得比喻之后,让学生通过合理想像,激发创新意识,发表独立见解,并相互补充,渐趋完善。

草原六年级教案篇二

1.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

2.读懂第一自然段,领会草原的自然美,体会句中含着的意思

3.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领会草原的自然美,品味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一、交流,拓展

1.同学们,你们游览过祖国的大好河山吗?说说这些风景名胜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是啊,我们的祖国山河秀丽,江南妩媚,塞北雄奇,就像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这节课,就让我们到内蒙古大草原上去潇洒走一回。

3.板书课题,齐读。

4.老师来变一个小魔术(草原后加上?号)现在你再读读看,意思改变了吗?你又读出了哪些新意思?(师加上!)请你再读读看,有没有什么新感觉?(生自由谈)

二、整体感知,理清作者叙述顺序

2.生充分自读思考。

3.读后交流,师相机概括板书:风光美、人情美。

三、品读,感悟第一自然段,体会草原的美

2.师配乐范读课文。

3.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说。

4.过渡:草原的美是如此与众不同,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的最让你心动的景色,美美地读一读,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5.生自读交流,说说文中最让你心动的景色。

6.全班交流,师点拨引导,相机出示课件画面,图文结合理解“一碧千里”“小丘柔美”等词的意思。

结合简笔画理解“勾勒”“渲染”等词的意思。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配乐赛读,师生评议。

8.面对如此美丽宽广的大草原,假如你置身其中最想做的是什么?

9.那么,我们来看看作者来到大草原的感受吧!用横线画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

10.交流读后感受,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高歌”“低吟”两词的区别。

这两种情调一样吗?如果把文中的两个词颠倒一下位置,好不好?

11.是啊,作者陶醉了,你们陶醉了吗?让我们带着赞叹,带着兴奋,带着陶醉来朗读第一自然段。

12.读了这么多,大家会背了吗?把你最心动的句子背下来。

13.拓展。假如你是一位来草原寻找灵感的诗人,你会低吟一首怎样奇丽的小诗呢?假如你是一位带团游览的导游,你又会怎样向游客来宣传草原的美景呢?想一想,你是当诗人还是导游?赶快写下你们的赞美吧!

14.生练笔。试写小诗或导游词。

15.指名生上台读自己写的小诗或导游词,师给予热情评价。

四、欣赏歌曲,升华情感

同学们,虽然这节课我们没有真正去美丽的大草原,但我们已经用心感受到了那儿的风景之美。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首献给草原的赞歌,来结束今天愉快的学习。至于草原的人性之美,下节课我们再去细细品味。(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草原六年级教案篇三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草原的景色美和作者写作的语言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让学生准备些关于草原风情的图片或相片,上课时到课堂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教师也准备些与草原风光的图片与歌曲制成powerpoint在课堂上,进行直观形象的教学。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1.首先是教师在powerpoint上展示草原风光的图片,让学生在欣赏图片中,获得对草原感性的认识,接着教师播放《吉祥三宝》这首歌曲,这样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感受草原的美。

(学生尽情说一说,可以描绘草原的一碧千里,也可以描绘草原绿毯如毡,还可以说一说这里牛羊成群盛景、民族风俗等等。)

3.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艺术家,也是一位文学产量较高的作家,深受人们的爱戴,那么当我们的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看一看。

4.即将来到草原的你,见了这个题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么?

预测

(1)草原的景色如何?

(2)草原的人们怎么样?

(3)作者第一次来到草原感受

二.朗读课文,学生学习生字词

1.让学生带着对草原的向往,全班大声朗读课文的第一和第二自然段,在读中感受,并在读过程中划出生字词,如:“勾勒”、 “低吟”等,师生共同来学习生字词。

三.课文第一自然段分析:

2.教师播放课文第一和第二自然段的读音,学生找出课文第一自然段优美的词句,让学生尝试分析它美在那里?教师对文章中的部分优美词句进行分析,并向学生提问。问题如:“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舒服。”中的这种境界包括那几方面的内容?作者老舍描写草原,分别从那几方面写草原(感觉,嗅觉,视角。),作者在文中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优美词句:“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流入云际。”

草原六年级教案篇四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的渲、勒等生字,明确文章分为风光和人情这两个部分,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感悟理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草原风光的美丽,感悟草原民族的真情。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两个主要描写方面,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草原风光的美丽,感悟草原民族的真情。

小组合作探究法、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

(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播放关于草原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眼中所看到景象,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在这样的.大草原上,可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顺势导入本课,跟随作者老舍一起走进美丽的草原。

(二)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提问引导:

1、通过课题我们知道了本文主要是描写草原的,那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对草原进行具体描写的呢?梳理文章大意,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明确:本文从风光和人情两个方面展开描写。讲解生字“渲”字。板书:风光,人情,渲。

2、朗读感悟:在学生了解本文是围绕两个部分展开描写的之后,我会把全班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去朗读相应的段落,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3、赛读感悟:男女生比赛从文中选取一些自己喜欢的句子,看看那组读得更有感情。

(三)深入研读

明确:文中描写草原的句子,“四面都有小丘……轻轻流入云际。”

2、这一句中说的“白色的大花”指的是什么?

明确: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羊群比喻为白色的大花。板书:比喻。

3、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渲染”“勾勒”体会画面感。

明确:草原风光的总特点是洋洋洒洒的,风过草原给我们呈现了一幅绿色的中国画,而不是一幅描绘细致的工笔画,这里从侧面写出了草原的意境美。

4、设置承上启下的问题,在这样的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可爱的民族,他们对待客人是怎样的呢?请你找到关于“人情”描写的相关段落,勾画出草原人们待客的句子和客人的表现。

明确:草原民族的热情,迎客、吃饭、饭后载歌载舞。

5、客人与草原民族的语言是不相通的,我们为什么能如一家人一般其乐融融呢?

明确:草原人们的热情,民族团结深入人心。

6、全班朗诵文中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明确:体会作者分别时的心情,总结全文。

(四)拓展延伸

搜集与蒙古族相关的资料,思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五)小结作业

画出你心目中的草原,并且为你的画配上相应的文字。

草原六年级教案篇五

教学内容:

1、欣赏《万马奔腾》

2、学习有关音乐知识:变换拍子

3、完成实践与创造第五、六题

4、复习歌曲《银杯》和《牧歌》

5、继续学习一、二

教学目标:

1、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马头琴的音色及乐曲的艺术表现力,认识了解马头琴的形制及独奏、齐奏的演奏形式。

2、通过对本单元所学的歌曲及音乐知识,能够对蒙古族音乐感兴趣,并乐于主动学习、认识、了解蒙古族的音乐的。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实践与创作”第四题,感受、体验、判断马头琴的音色。

2、通过“实践创造第六题”,初步学习变换拍子的创作。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电子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上节课歌曲《牧歌》

2、提问:最有代表性的蒙古族乐器叫什么名?属于哪一类?(马头琴、拉弦乐器)

二、认识马头琴

1、马头琴,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首雕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的音箱为木制,呈梯形,两面蒙饰有图案的马皮〔或羊皮〉。琴身由硬木制作,并张有两根弦。马头琴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辽宁、黑龙江、甘肃、青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蒙古族居住的地区。最初的马头琴琴首的雕饰并不是马头,而是“马特尔”,传说此图像类似古代图腾崇拜时期的“龙马”,以示吉祥和幸福。而西部却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马头琴的传说:牧人为了怀念已死去的心爱的小马,制作出了马头琴:用马皮蒙琴面,马头骨为音箱,腿骨做琴杆,马尾为琴弦和弓毛,并在琴首上端雕刻小马头像等。马头琴是蒙古族音乐最重要的乐器。

2、马头琴的演奏特点是以指甲从弦侧触弦发音,音色清晰、明亮,宜于奏出丰富的泛音。善于表现柔和深情的乐曲,特别适合演奏悠长辽阔的旋律。用马尾弓在琴弦外方拉奏,可奏双音,发音圆润,音量较小。马头琴除独奏外,还用于民歌、说书的伴奏,在伴奏民歌时,多用三度、四度的颤音来模仿演唱的特点。马头琴也常与四胡等乐器合奏。

三、欣赏《万马奔腾》

1、欣赏前认真查看曲谱中带有马头图像的旋律,并查看乐曲的拍号;

2、初听乐曲,感受三种变换拍子的旋律特点变化和马头琴在演奏“风吹”“马叫”时的音色变化及演奏方法。

3、观看高宝力现场演奏的《万马奔腾》视频,以视听结合的方式感受马头琴的演奏。

四、学习音乐知识,完成实践创造第六题

1、变换拍子:在乐曲中,各种拍子交替出现,叫做“变换拍子”。变换拍子的拍号,一般都记写在拍子变换的地方。假如拍子的变换有规律的出现,也可以在乐曲开始处一并记出。

2、实践创造第六题

1)视唱《鄂伦春小调》的.旋律,感受所具有的整齐划一的感觉

2)让学生将《鄂伦春小调》的节拍改为3/4拍(可以有多种改编方法,不必拘泥于一种,还可以分小组改编)

3)请学生视唱各种改变后的3/4拍乐谱,体会3/4拍舞曲般的感觉。更进一步感受2拍子和3拍子的不同特点。

五、继续练习“学习一、二”

六、课堂后下课!

草原六年级教案篇六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一、谈话导入

你到过草原吗?在电影、电视中见过草原吗?作者用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让学生初步感知)

二、检查预习

1、读生字词: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3、学生互相解词: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涂抹画面,使它分出层次,以加强艺术效果。

拘束:过分拘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三、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读课文,按照作者进入草原的顺序,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初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

2、小声读课文,想象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

3、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和不理解的句子。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问题。

草原六年级教案篇七

春回大地,鸟语花香,百花齐放,万物复苏。草原的美就是这样的可爱,无不引起对别人的喜爱。

辽阔、美丽,拥有自然给予的力量,把草原化妆的更美。

草原上,奔驰的骏马竟然也静立不动了,好想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一对乌黑光亮的翅膀,小巧玲珑的身体,你猜它是谁?当然是一只俊俏的燕子喽!中午时,太阳射下的光芒犹如绿毯上绣了几朵闪闪发光的花;射在湖面上,就好像几朵银灰色的花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在草原上,最理想的是骑着马欣赏美丽的风景。刚开始骑马会有点害怕,慢慢的,你就会觉得很有趣。当你骑着马往后看时,草原上原来在你前面的,现在都被远远地抛在了后边,迎面送来的凉风,会让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湛蓝的天空中,就多白云靠在了一块儿,仿佛一朵大白花。连绵不断的小球包围着无边无际的草原。

轻快的歌声来源于小河,小河的周围,满是高过马头的鲜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绸缎那么美,那么绵延,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精神。坐在马上,你不用下马,只要手稍微一伸,就能捧到心爱的鲜花。

假如你越往草原的深处走,就会发现小丘的颜色是那么的碧绿,往草地上一躺,小草是那么柔软,比床还要舒服,晚上,小草也会伴随着你进入梦乡。白天,一睁眼,摆在眼前的竟是这么的美!这样的小丘围绕着这样的草原,这样的草原修上了这样的花,再加上空中白云自由自在,小溪的河水清澈见底,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无比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