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国画心得体会(实用6篇)

时间:2023-09-17 18:20:38 作者:MJ笔神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学国画心得体会篇一

1、能大胆的运用水粉画的形式勾画人物的脸部轮廓和发型特点。

2、学习正确的运用毛笔进行彩绘写生。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1、请幼儿互相观察好朋友的长相、发型等主要的外形特征。

2、颜料、毛笔、漱笔筒、调色盘、饭衣等作画工具。

1、谈话导入。

今天活动之前我们先唱首歌吧!(师生共同唱《拉拉勾》)

“你的好朋友是谁?他长什么样子?”

“你喜欢你的好朋友吗,为什么?”通过引导幼儿讲述好朋友的好,加深幼儿对同伴、朋友之间的爱的理解。

老师小结:好朋友不仅陪你玩,还能在你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你。我们一起来画画我们的好朋友吧。

3、师生互动学习,画好朋友。

(1)先画一个大大的圆,这是什么?这是好朋友的脸。我们亲亲她,对好朋友说:我亲亲你的脸。好朋友的脸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好朋友脸部轮廓和色彩特征,学习用不同的颜色平涂。)脸上还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添画五官)

(2)好朋友的头发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选择主要的颜色,添加少许其他颜色平涂。

(3)整个主体完成以后,要将背景完成。在绘制背景的时候要注意简练,美观。不可再琐碎繁杂,要与美丽丰富的主体形成对比,使画面更加的美丽。

4、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运用水粉颜料画出好朋友的主要特征。

(2)帮助幼儿分析好朋友的脸部色彩有些什么变化和特点。

5、结束活动。

(1)幼儿作品展示,互相交流。

(2)将幼儿作品布置在主题墙上。

可设计作品外框,做成照片形式并张贴于室内,让幼儿互相欣赏,学习。

学国画心得体会篇二

手写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成分。手写国画需要用笔墨和纸张,凭借着画家的天赋和技巧,再加上精神的体验和修养,才能表现出真正的艺术精髓和美感。在我学习手写国画的过程中,我深入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和艺术之美,下面结合我的学习经验与感悟,分享一下我对手写国画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学习过程

我开始学习手写国画是在大学时期,那时候我受到了一位老师的影响,他在题材、用笔、着墨和技法上的独特见解,让我受益匪浅。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国画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如“变写精神”,“造墨妙招”,“手法流派区分”等等。在深入学习之中,我发觉,手写国画并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它还有着很多思考和感性的东西在里面。比如说,一幅好的国画需要有空灵、清雅、淡泊的气质,这种气质源于画家的内心品质,也需要静心去感受和领会。

第三段:技法体会

手写国画对于技法的要求也很高,笔、墨、纸,每一项都有不同的讲究。手写国画所用的笔叫毛笔,它是用羊毛或山羊毛制成的,有粘、肥、瘦的区别。毛笔用于国画时,可以灵活地调整笔锋,形成变化多样的线条和形态。墨是国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墨汁的浓淡和色彩,决定了作品的气韵和墨韵。纸也是手写国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纸张有很多种类,如宣纸、刻纸、玉简等。在进行手写国画创作时,不同的纸质需要针对不同的画作和技法来进行选择。我学习到了研墨、调色、剪纸、贴纸等多种手法,并尝试结合不同的表现手法,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第四段:个人感悟

在手写国画的学习过程中,我体验到了中国文化中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境界,更使我领略到了艺术创作中的纯粹与自由。在自由创作中,我可以随心所欲地用笔墨和想象力自由发挥,在国画艺术的积淀中不断磨砺和提高。用笔墨表现真实的事物,创造出更多的想象空间,让人对生活和自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手写国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修养和提升自我的过程。

第五段:结语

学习手写国画是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个人修为的提升和实践。它需要学生耐心的探索和领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的素养和涵养。通过手写国画的学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和内涵,也激发了我更深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手写国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体验,在自己的人生中探索出更多的美和精神之光。

学国画心得体会篇三

1.抓好进行水墨教学的常规训练。

2.培养并提高儿童学习中国画的兴趣,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3.平时多练、多总结,多进行讲评,促进孩子的中国画学习。

4.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绘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继续学习写意花鸟。让学生大胆尝试,自己体会,适当进行临摹。尽量破除书本的束缚。适当进行临摹,掌握基本构图,经营位置。

2.低、高段分开练习,难易适度。

3.新学习国画的同学,抓好握笔姿势训练:先讲解示范握笔的姿势、再手把手的教儿童进行练习,然后在每次作业的时候加以提醒指正,通过一段时间,儿童就能正确、轻松、自如的握笔了。还要抓好用笔技能训练:用笔方法有中峰、侧峰、卧峰等,我教这一技能时采取用形象语言来示范了讲解。如:中峰,用笔笔杆象立正。卧峰,用笔笔杆象睡觉等。然后让儿童用笔在纸上任画各种笔画,在儿童其本能区分用笔方法时,就选一些儿童喜欢的动植物进行巩固练习。如:荷花、樱桃、金鱼、虾等。

4.抓好蘸墨技能训练:一般同学不大会蘸墨,不是画得较干枯、缺乏墨色变化,就是笔的水分太多,将画面浸成黑乎乎的一团。其原因就是不会用水。针对这一问题,我采取的方法是:先讲解再让儿童进行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使儿童掌握这一技能。“用墨之妙,全在用水“,笔上含水和墨的多少,便产生了焦、浓、淡等墨色的变化。让孩子观察焦、浓、淡三层墨色的水墨色,使他们在直观上感受这三层墨色的不同,再动手尝试。

学国画心得体会篇四

国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绵延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作为一名国画爱好者,我在学习国画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能,更深刻理解到了国画的精髓和独特之处。本文将从国画的定义、意义、技法、题材以及将来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更好地传达出国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审美风格。国画强调的是画面所表现的意境和个人情感,注重形神兼备的表现手法。与西方绘画不同,国画注重的是“气韵生动”,通过墨色、构图、笔法、线条等来展现绘画对象的神韵和情感。国画擅长表现山水、花鸟、人物等主题,其独特的画风和表现手法使其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独树一帜。

国画的意义不仅在于艺术创作,更在于对于个人修养和文化传承的作用。国画的创作过程需要艺术家集中思维、沉淀情绪,通过细腻的笔墨表达内心的感受。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增强个人的艺术修养,更可以促进思维的深入思考和情感的宣泄,对于提升个人情感和艺术修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国画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传承国画,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国画,使其在后人的艺术创作中继续发扬光大。

国画的技法独特而精妙,是国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墨色是国画的核心之一。通过运用墨色的深浅、浓淡、虚实来表现物象的立体感和光影效果,使绘画作品更具层次感和生动感。笔法是国画表现形象的重要手段,根据不同的题材和表现要求,艺术家采用不同的笔法,如点画、勾勒、用笔的厚薄、倾斜等,来表现出不同的效果。线条是国画表现形象的重要手段,通过线条的流畅与变化,可以表现出物象的形神、纹理和动态,使画面更具有艺术表现力。这些独特的技法使国画作品充满魅力,让人叹为观止。

国画的题材丰富多样,包含了山水、花鸟、人物以及其他题材。山水画是国画中的重要门类,强调的是自然山水的气势和内涵。花鸟画则注重描绘花鸟的神韵和活力,通过细腻的线条和浓淡的墨色,展现出花鸟的生机和美感。人物画是国画中最能体现人物形象和情感的一类,通过画家的笔触和筆墨运用,刻画出人物的神情和个性特征。这些不同的题材反映了国画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让人们在欣赏国画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无限魅力。

国画的发展前景是令人振奋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画不仅在艺术创作中不断创新和拓展,也在艺术市场中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国画,学习和欣赏国画,使其在当代艺术中继续发扬光大。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艺术数字化也为国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国画作品可以更便捷地传播和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国画艺术。这些都为国画的繁荣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动力。

综上所述,国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其独特的审美风格、丰富的题材和精妙的技法使其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独树一帜。通过学习和欣赏国画,我们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更可以感受到国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意义。在未来的发展中,国画将继续创新和拓展,为我们带来更多的艺术惊喜和文化传承的责任。

学国画心得体会篇五

或许可以这么说:只有对中国画理念加以剖析、理解,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认识;没有真正地了解中国画的理念,就没有资格谈论中国画的发展。

当今的中国画坛,那些以西方绘画理念去“发展”、“创新”、“变革”中国画的人,可以说占了大多数。可是我们也要知道,有的时候真理是在少数人这一边的。如果试图用西画理念来“改造”中国画,无疑是缺乏理性思考的错误之举。我认为,中国画姓“中”,它与服饰、建筑、交通、通讯、医药等实用领域性质不同。在我们的文化领域里,诸如国画、书法、京剧、昆曲这样的民族艺术是绝对不能“中西合璧”的。正如马与驴交合,可以生出一头骡子,但骡子是不能再生育的。这便是“道”。再如,吴冠中的“中西合璧”,我认为也是一个失败的版本———由于他缺乏书法及金石文字的功底,缺乏高超的笔墨技能,作品极易被人仿造。其实,林风眠的画也只不过是一头“出色的骡子”,不能传代!画史上搞“中西合璧”者不胜枚举,这里我必须提及的是郎世宁、蒋兆和、徐悲鸿三位前辈。

意大利画家郎世宁的作品,以西画的表现技法套用了中国画的形式框架来营构画面,再现了十足的东方韵味,博得了东方人的青睐。他是成功的,因为他所绘还是西洋画,是以西画为本体的“中西合璧”。

现代人物画大师蒋兆和早期的作品借鉴了木炭素描的技法,以毛笔、宣纸等传统材料所作的水墨画让人耳目一新。同时,他充满激情的表达,使作品散发出感人的“热辣”气息。他的“中西合璧”在其艺术草创期便一炮打响。然而他中晚期的作品便不能与之前同日而语。这个时候,他极力想回归传统,并在晚年“幡然醒悟”,但似乎为时已晚。当我们欣赏他晚年的作品时,喟然以“苍白”二字叹之。究其原因,不言而喻:他的画落落然还是一头“骡子”。由于他同样缺乏金石、书法方面的修养,实难深造。

若说起徐悲鸿,在我国当代美术史上算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受康有为的影响,在见到当时中国画坛处在萎靡不振的状态时,毅然发出“中国画必须改良”这样的口号。以历史的发展观来评之,我认为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人们常道:矫枉必须过正。他欲废弃传统的《芥子园画谱》,主张以西方的“写实主义”来实施美术教育,在那个社会急剧变革的年代也有其必然性。可是,半个多世纪过来,他的这一套教学方式逐渐出现了许多纰漏之处。比如,画面倾向于光影的描写,忽略了线条的力度美;由于不重视对书法的训练,握毛笔如同握铅笔;学院毕业的学生再留校任教,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一切基本训练皆以素描为基础,甚至有人主张以“无书法性”的笔触来作画,这使中国画特有的精髓———笔墨,已处在极次要的地位。由于这样的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多不利于中国画发展的因素,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反思,觉得必须把曾经忽略的重新补上,把走过头的路堵上。故后来的美术教育一反徐悲鸿的教学模式,强调笔墨、重视传统。这如同徐悲鸿当年所作所为一样,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我们再回视当今,“骡子”的存在依然是不争之实。然我们的当务之急应是如何把“马”养好,使之壮大,并繁衍不绝。无疑,认真地瞻视一下传统中国画的.特色,剖析中国画的固有理念和深层内涵,这才是发展中国画的首要之纲。

毋庸置疑,越有民族性就越有世界性。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在不断的较量中进行的。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很可能会成为文化的较量。

中国画的写意、中国画的散点透视、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当我们在幽静的夜晚于书斋中画画儿、习字的时候,已经离不开西方文明为我们带来的日光灯的照明,它确实比蜡烛的光来得舒服、来得惬意。不言而喻,我们可以利用西方现代化的科技文明来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但万万不可试图以西方文化来改变华夏文化,因为那不是属于我们的文化,我们民族的文化之“根”不应该移植到中国以外的任何地方。

有人说,中国艺术是西方当代艺术的“起爆器”。据说,毕加索在晚年的时候曾多次提到齐白石。他曾在一次和马蒂斯的亲密谈话中说:“我们创作了很多的现代艺术,突然发现在我们现代绘画的前面站了一个人,那人手拿一支毛笔在画画,他就是齐白石(这里把齐白石当作中国画的代表)。他竟然站到我们前面去了。”马蒂斯听后也表示赞同。

据文献记载,荷兰画家凡·高临死前在一本日记里写道:“绝不是几个印象派的画家喜欢日本文化,而是因为以浮世绘为代表的亚洲文明直接产生了印象派。”凡·高是一个倔强而真诚的艺术家,他不会说假话,这不仅仅因为他曾是牧师。后来许多学者将浮世绘和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对比后,惊讶地发现莫奈的一些风景作品就是在模仿浮世绘的构图。据说在莫奈当时的居室里,没有挂着一张西方的绘画作品,而几乎全是日本的浮世绘。当人们在考察莫奈和凡·高收藏的浮世绘作品时,竟然在其中意外地发现了中国的《芥子园画谱》!

作为中国文化培育出来的画家,捍卫与弘扬中国画之纯正,无疑是我辈之职责。

陈鹏举:收藏鉴赏的十大关系

这里要说的收藏鉴赏中的十大关系是:“精英和大众的关系、文物和藏家的关系、财富和品位的关系、沧桑和人文的关系、审美和学养的关系、价值和价格的关系、真品和赝品的关系、现玩和古玩的关系、经典和稀缺的关系、艺术和工艺的关系。”讲十大关系的主旨是:收藏鉴赏是一种生活的品位,是实现人生的一种优雅甚至是奢侈的精神生活,而不是所有人的投资方向,或者说只是极少一部分人可能的投资方向。艺术品收藏,历来被认定是继房产、股票之后第三大投资方向。近期中国的艺术品拍卖,进入了所谓的“亿元时代”,中国的资本市场正以空前的信心开始进入艺术品收藏。应该说这种进入是迟早的事。物质生活丰富了,自然就向往精神生活,向往自己和文化联系起来。房产和股票是现代的东西,往来其间,只是说明自己活在当下,活在片时。中国人有五千年文化的来历,中国人的情意原本是属于历史的。一个完美的中国人和五千年的文化浑然一体,是天经地义。这就是中国人的一种生活品位,一种优雅甚至是奢侈的精神生活。然而以为艺术品收藏是又一个投资的方向,是可以置疑的。艺术品收藏所谓的“亿元时代”,对房产和股票市场来说微不足道。这是说投资方向上的不对称。还有,艺术品收藏如果说是个市场,这个市场在所有的界面上,都具有不可确定性。这就是个问题了。这个问题让原本很有信心的投资,一开始就可能失去了方向。

十大关系中前四个关系,更多是讲收藏层面的。 “精英和大众的关系”,是讲历来收藏有皇家、文人和大众三个层次的收藏,而起主导作用的只能是文人的收藏。譬如王世襄收藏的明代文人家具,是明代文化精英的创作成果。黄花梨的榫卯结构的无以复减的线条造型的明代文人家具,代表明代家具的最高水准,甚至是迄今为止的中国家具的最高水准。所谓明代皇家的案几椅榻等等,都不能改变文人家具所代表的文化精神和精英审美。“文物和藏家的关系”,是讲物和人的关系。物和人历来是连在一起的。然而物是主人人是客,毫无自卫能力的文物,总能比收藏它的人经历得更长久。而明白了这一点,收藏的本义就很清楚了。张伯驹在他晚年,特地写下了他“收藏《平复帖》和《游春图》的经过”一文。文中还十分清晰地写明,晋代陆机的《平复帖》是他捐给国家的,而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他按原价二百二十两黄金转让给国家的。这是一个收藏家对历史文物虔敬的守护和传递的精神,还有还原事实的态度。他是明白收藏的本义的。 “财富和品位的关系”,是讲财富和品位的一致和不一致性,而在收藏中,财富有机会表达旷世的品位。毕加索的早期作品《拿烟斗的男孩》,被拍卖到了一亿美元。它是一对被战争分割的恋人,为了爱所能最终表达的旷世深情和人生的品位。而“沧桑和人文的关系”,是讲收藏在历史长河和在人们内心留下的珍贵和悲伤。人们对于分藏于两岸《富春山居图》的感慨,也就是这个关系。

后六个关系,更多的是讲鉴赏方面的。 “审美和学养的关系”,是讲鉴赏需要学养。鉴赏的过程也是增进学养的过程。当年上海博物馆展出72件国宝,其中《清明上河图》受到最广泛的欢迎。观众为了一睹风采,不惜彻夜排队。 《清明上河图》不能说是72件国宝中最重要的作品,可它是其中最通俗的作品。然而通俗可以是更高审美的起点。 “价值和价格的关系”,是讲文物确实是无价的,“无价之宝”不是一个形容词。“无价”是说价值的“无价”。价格呢?是既无价又有价。最直白的价格是由买家的眼力、喜欢程度,和自身的财力决定的。 “真品和赝品的关系”,是讲文物鉴赏和艺术品拍卖,无所谓“打假”问题。历来的文物传承方式,包括书画、瓷器等等,大抵正是通过临摹、仿制完成的。鉴赏家绵绵不绝,就是因为文物的真伪难以鉴赏。就像医生的存在,说明疾病无法根除一样。“现玩和古玩的关系”,是讲时间是创造珍贵的一大前提。譬如唐三彩,譬如敦煌壁画,原本都是伟大的创造。然而承受了时间的恩惠,今天人们所见的要比当初见到的要美好得多。“经典和稀缺的关系”,是讲有些文物是历史的标杆,是传承的命脉,是经典,譬如王羲之的字。有的是历史的遗爱,无与伦比,譬如《平复帖》。 “艺术和工艺的关系”,是讲书画和瓷器、玉器、家具等等的不同。艺术创造独一无二,工艺制作可以再现。两年前我提出这十大关系,本意是抛砖引玉,期待中国收藏学的诞生、人们对收藏和鉴赏有个共识。今天我觉得要重新提一次。

学国画心得体会篇六

国画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细腻的线条,恢弘的构图,淡墨青烟中的寿山石,都让人为之倾倒。国画不仅富有审美价值,还能够传承我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参与国画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国画的魅力和艺术的神奇。

第二段:细腻的线条勾勒出的生动形象

国画注重线条的表现力,在细腻的线条勾勒之下,一个生动形象被呈现出来。通过多层次的线条,画家能够将人物的神态、动作、脸部的表情都表现得栩栩如生。例如在画马时,咏史梦里的赤兔马的智慧眼神,或是陶渊明笔下的千里马的奔腾身姿,都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这种通过线条勾勒出的生动形象,不仅展示了画家的造诣,也让观者能够感受到马匹的力量和灵性。

第三段:恢弘的构图传递出的气势

国画的构图常常采用开合有致,上下对称的方式,使得画面显得整体均衡美观。恢弘的构图不仅能够传达出画家的气势,更能够将观者带入到画面所刻画的场景中。例如在绘制山水画时,画家常采用“泼墨法”和“点染法”,通过极简的线条表现出山、水、云,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气势。观者通过欣赏这样的山水画作品,不仅能够感受到自然山水的鬼斧神工,也能够从画面中接受到画家的情感。

第四段:淡墨青烟中的寿山石

国画中寿山石的表现尤其令人叹为观止。寿山石作为一种代表中国文化的艺术品,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神秘的色彩,成为国画作品的独特元素。寿山石常常被描绘成淡墨青烟中的一块奇石,给人以高远、深沉的感觉。寿山石所传递的信息,既有自然山水之灵气,也有文化之独特性。寿山石在国画中的运用,不仅在观者欣赏时给予了独特的美感,更让观者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第五段:国画的创作与传承

国画的魅力不仅在于观赏,更在于创作和传承。作为国画爱好者,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创作带来的愉悦和满足感。国画的创作需要细心、耐心、坚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研究,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同时,国画的传承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只有将这一千年传统艺术的精髓传承下去,我们才能保护和弘扬国画这一文化瑰宝。

总结:国画作为一门千年的传统艺术,深深地吸引着我。细腻的线条,恢弘的构图,淡墨青烟中的寿山石,都使我感受到国画的魅力。国画的创作和传承更是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创作,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国画这一文化瑰宝,使它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