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史读后感(汇总18篇)

时间:2023-12-20 23:33:34 作者:飞雪 活动总结

读后感是将读书中的感受、收获及思考以文字的形式写下来,对自己进行反思和整理的过程。在这里,你将会见证到一些富有激情和独到见解的读后感范文,它们能够带领你进入作者创作的世界,共同探索文学的奥秘。

西方文化史读书心得

本书从西方文学史的经典名著出发,讲述了自古希腊时期至20世纪初西方文学发展的历程,既有对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文豪的个人传记,又有其代表性文学的鉴赏,让读者既能了解到大文豪的个人经历又能品读其作品。

初中时喜欢看书,买了一本文学史的高校教材,从此认识了诸多的文学名著。西方文学的萌芽是古希腊神话,中国的神话故事也不少。古希腊神话讲述的是天地间一个个神的故事。在有名的神话故事中,特洛伊战争尤其出名,诞生了古希腊最伟大也最古老的文学杰作——《荷马史诗》。而中国基本也是按照这个模式发展,《诗经》、《离骚》,诗歌发展了好多年,到唐诗宋词,最后到小说,《红楼梦》成为最闪亮的明珠。不过西方文学中小说比我们要丰富得多,很多国家,一个个文学家,一部部经典小说可谓汗牛充栋、车载斗量令人眼花缭乱。

初一时喜欢上了拜伦、雪莱,拜伦的《唐璜》美妙感人,《哀希腊》气势磅礴,可叹的是拜伦倾其所有帮助希腊人民的独立运动,为异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拜伦在他的作品中塑造的主人公,大多数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反抗者,蔑视文明社会的宗教和道德,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但他们又脱离群众,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和浓厚的悲观绝望情绪。拜伦通过他们对社会决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

莎士比亚的剧作是欧洲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他的创作基本上是遵循现实主义原则的,莎士比亚戏剧通过丰富、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哈姆雷特》中写了三个人为父复仇,哈姆雷特、雷欧提斯、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拉。《哈姆雷特》在艺术上代表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最高成就。

在人物塑造上,《哈姆雷特》着重通过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揭示人物的深度。为了使人物形象达到丰富性和个性化的有机结合,莎士比亚还成功地把对比手法用于人物塑造。在情节结构上,《哈姆雷特》突出地表现出莎剧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的特色。莎剧情节一般都是多层次多线索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或平行发展或交错推进,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哈姆雷特》一剧除哈姆莱特复仇的线索之外,还有雷欧提斯和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的复仇线索。三条线索以哈姆雷特的复仇为主线,以雷欧提斯和福了布斯的复仇为副线,交错发展而又主次分明。三条线索起到了互成对比、激化矛盾的作用,使戏剧场面不断转换,造成戏剧高潮,产生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共同表现全剧的主题。在创作方法上,《哈姆雷特》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重性。

雨果的《悲惨世界》是我最喜欢的西方文学经典。《悲惨世界》描述的是一个“悲惨的世界”,小说的明确目的就是要揭露社会的不合理和不正义。雨果在《悲惨世界》的“作者序”中说明,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因为“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是因为“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且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他还明确地说: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没有得到解决,那么他的这本书就是有用的。在小说里雨果令人信服的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富人们为所欲为,而劳动人民则被注定过贫苦的生活。

小说中压倒一切和贯穿全书的乃是仁慈、博爱才能拯救社会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通过冉阿让的形象以及恶人最终受到报应表现出来。雨果通过冉阿让的转变向读者说明:以刑罚为手段的现行法律,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他对仁慈、博爱的力量确信不疑。他始终主张对人进行道德感化。当然本书还介绍了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作者对她们进行了浓缩,既可以使我们了解整部作品的全貌,又能读到其中的精妙文字,美哉美哉!

西方文化史读书心得

5、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6、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8、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9、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10、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2、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13、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14、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15、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16、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延伸阅读西方读书名言16则中国古代读书名言34则中国现代读书名言22则中国古代读书名言7则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西方哲学读后感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面对了死亡后,在面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西方哲学读后感

罗素三言两语介绍了西方哲学简史,看了一团雾水,是自己的阅历不够,还是未经消化、一味图块,关于某某人,三言两语,太多散漫了,而其哲学内容亦是经过罗素的评鉴,这样就失真了。

由是我怀疑某些天文学上的常识,怀疑数学上的某些公式,怀疑至今为止并没有任何一门派或某个人的哲学是可学的哲学,这其中包括马克思,哲学是无穷的,不应该到马克思而终结,还可以继续往前发展,或者说发展至科学的哲学。

先前读书时也有怀疑,只是自己无力证实,无力去验证今日又有此怀疑,而于将来,不知可有推动哲学前进者,不知何时才可能发展至科学的哲学,彼时,哲学将更加的完善,更加适用于生活。

马克思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可以达到共产的,我认为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那时思想达到了一定高度,以国为单体,可以不要,陷于无,人民自作主张,彼时马放南山,地球为一村,国家为一人,一人理一事,一人予一村事务,村中无纠纷,咸太平。

叔本华人生痛苦,然而只要找出痛苦的'根源并加以解决方可使幸福长驻、快乐长存!

解决了痛苦、发展到那个高度,差不多也是尽头了,彼时人生而无意义,无价值,如是,人生依旧痛苦,或测突破地球之限,吾未之闻也,以目前理解,亦未敢闻也。开普勒、牛顿真英雄也,视野宏广,不局限于地球。

以哲学、思想、文化为药引,以和平、实业、知足为药材,可解决那个痛苦,可到达那个高度,一定行的。

只是必须要保障诸人有健康、绿色的生活,必须引导诸人的人生,使之有价值、不虚无,以此为前提。

落实到生活中来,先有绿色的食物,舒适的环境,这要求我们走一条现代化农业的道路,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

路道尽头;人生依然没有意义,不知道彼时、将来支撑人们有勇气活下去的是什么,仅是研究前人、研究历史、活在过去吗?抑或突破前人与现在,向将来、向未来迈去!

彼时,自杀是需要莫大的勇气……。

是怀疑、是猜测,暂无能力去验证,亦不能拿出充足的论据说明以上不错。

是非愿有人来验,曲直终有后人评。

西方哲学读后感

哲学的理解,我就只停留在平时教科书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中所介绍的哲学,看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之后,我对哲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平时学习马克思所说的哲学,或许是因为是编制成教科书供我们学习的原因,那里面所说的内容总是特别深奥而又枯燥无味,致使我看到甚至听到“哲学”这两个字我就觉得没意思,但是罗素笔下的哲学,让我忘却了这种恐惧,他论述清晰,把其他哲学家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得更明白、更加深入浅出。

这本书从希腊文明开始,一直到19世纪的`西方哲学家都有描述,书中每一个章节都有所阐述的哲学家的基本观点、主要着作以及主要成就和失败的地方,因此读来让人对浩如烟海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得不承认作者对于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的深刻的了解和把握。

正如在绪论中作者说的:从历史的角度而言,社会环境塑造着哲学,而哲学又反过来影响环境。因而要理解一个时代或民族,就有必要先理解它的哲学。非常深刻的话。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于现在中国的种种现象不理解,或者愤世嫉俗,或者崇洋媚外,其实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的哲学思想有所了解后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情形、怪状都会有所了解和欣然接纳,这就是哲学受到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环境的一个最切合实际的例子。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它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也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让我明白了,哲学可以是一门浅显易懂、实在的学问,而不是只是学者口中的遥不可及的知识。这本书让我对哲学懂得了很多。

西方文化史读书心得

从文学发展上来看,东西方的发展可谓是各有千秋、相得益彰。西方有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莎士比亚戏剧、雨果的《悲惨世界》、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东方也不遑多让,中国有《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日本近代以来也有多位诺贝尔文学家获得者,印度的泰戈尔更不用多说。随着国与国的沟通交流日益加速,文学的发展在别具特色的同时也更加“地球村”化——很显然,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但不可否认地是,即使在今天,西方文学以其多样性,依然有可值得借鉴的地方。虽然有“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之类的提法,但在当今的情况下,二者的关系依然有可探讨的地方。无论如何,目光须放得长远一些,有学习、有借鉴、多交流,效果一定会更佳。

文聘元的《西方文学简史》,对西方文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其目的就在于,为中国读者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文学应该走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才能够既表现和契合社会发展,又高于社会发展、指导社会发展;或者说,文学与社会、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到底该作什么样的处理,才更合情合情合规——站在更大更长远的尺度来看,才更符合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规律和需要?很显然,完美地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这是一个需要辩论、欢迎争论的主题。

正如在这本书的“前言”之中作者所指出的一点,就早期的文学特征来看,中国与西方是一致的,都是以诗歌为主要的文学形式,只是在后来的发展道路上产生了变化:西方不但诗歌旧发达,还出现了小说,并且小说逐渐代替了诗歌,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但中国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学之大者依然旧诗歌,直到明清之际小说才实现了大发展,出现了“四大长篇小说”。很难说哪个就是标准、就是正确的,因为文学形式归根到底毕竟还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文学表现形式的丰富,很大程度上也是社会发展极大丰富的一种体现。

在《西方文学简史》这本书里,文聘元对选择什么样的内容进行了自己的精心挑选,标准就是一定要是“伟大、非常值得我们阅读的作品”;形式上,对整部作品进行浓缩,尽量简洁明了,但需要原文引用的时候也积极出手——所谓“既了解她整体的优美,又了解她细致的精妙”,这就是目的。这样的一种选择肯定是难免挂一漏万、众口难调的,所以不必在这一方面纠结,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倘若这本《西方文学简史》能够开阔读者眼界、为读者进行文学发展考虑提供一种有益的思路,或许这就是作者的本意,已经足够了。

历史,从来都是这样的……。

《西方文明史》读后感

阅读这本书,是非常快乐、重建信心的过程,因为由渔猎采集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人类尽管面临种种磨难——来自大自然的灾荒,来自人类自身创造的灾害,如战争、奴役等到,但人类从未被打倒过,作者在书中第五页写道“特定时代的人以符合其所处的特定环境和发展阶段的方式去努力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并使他们的生活颇有建树。”

看来是的:西方科技进步导致人类对自然及自身命运的掌控能力提高、人类寿命的增长、活动范围甚至拓展到太空;民主制度的建立消除几千年来统治者对民众的高压统治、国际外交秩序与贸易关系的建立,改变了即往以战争做为得到资源的毁灭性手段。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下结论说‘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西方文明史及西方社会的现状已经是证明。

如果说西方文明中有进步因子,那19世纪的中国和日本,同样遭遇西方文明的冲击,为何日本文明能够很快得以新生成为亚洲强国,而中华的帝国却不断受到屈辱。

倘若如某些学者所言,儒教文化的因循守旧该当此罪,那么日本从前也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该如何解释日本的成功?不管是从感情上还是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探究,不是单项选择题,不是多项选择组合,只有猜测。客观角度,说中华文明因循守旧,都不符合历史事实,正如美国史学家徐中约先生所言:“中国近代史,不只是被动应对外界入侵与压迫的历史,也是主动应对并变革的历史。”那么,又有一个问题产生:“什么是成功因子?”

中国古代文化史读后感

首先,引用论述《弁言》内容,阐述我的理解:

1、“文明、文化……此二词应有别,而国人每多混用。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而。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积累而产生”“文化可以产生出文明来,而文明却不一定能产生出文化来”钱穆先生阐述了文明与文化的含义,并且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彼此的关系。由这段内容可以看出,文化是各个国家或民族特有的,是文明的根本,而文明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所以一种文化只能传播到别的地方,以物质的形式成为那个地方的文明,但是它不是那个地方的文化。简而言之,就是对于异地文化只能发展,不能创造。

2、“要明白文化之完整性,文化之发展性和文化必须刺激,非刺激无以使中国文化得到承古开后的发展。”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文化的发展在完整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发展,而发展的源泉源于刺激。这里的刺激我理解为外部攻击性刺激和内部融合性刺激,比如近代西方科技就是攻击性刺激中国文化,而中国内部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是内部融合性刺激。文化就是在这种刺激中获得发展和壮大的。

其次,当代中国文化之弊漏及我的想法:

1、当代中国错将文明当文化。其实仔细分析,能够知道,当代中国人认为中国是文明。

古国,所以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甚至有些妄自尊大者认为世界文明源于中国。其实,我觉得中国文明那是属于中国古代的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相当缓慢,相反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冲击不仅使中国文化相形见绌,反而连文明的遗留也在快速褪色。所以不要将文明当作文化,而使自己失去危机意识。

2、当代中国对文化重视程度太低,文化竞争意识逐渐减退,在外来文化刺激下不仅没。

有积极应对,反而持一种无所谓的消极接受心态。如韩剧、外国节日等对中国文化冲击越来越大,国家虽然强调重视民族文化,但是由于本身已经缺乏竞争意识,所以当代中国文化危机越来越严重。解决的办法只有面对刺激,重新审视中国文化,认清文化形式,重视文化发展。

3、解放阶级文化思想束缚,结合现实推动符合当前中国国情的文化建设。现代社会,

文化更多要在思想上创新,当代中国如果要推动文化的发展,必须摆脱阶级文化思想,大胆接受先进文化,将这些有利外来刺激当作当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动力。如探索民主思想,追求个性解放等。

综述,钱穆先生对文化的阐述,让我不仅对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更让我对当代中国文化有了一次新的思考。我的结论是,如果认为文化不重要,那么重要的文化就会让你知道它有多重要。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

社会文化史在中国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由于中西学术之间的隔阂,此时倡导社会文化史的学者刘志琴、李长莉等人对于西方己经繁荣发展的所谓新文化史几乎毫不知情。她们倡导社会文化史,是出于上世纪80年代国内史学界相继兴起社会史、文化史的研究潮流,而又各自有所不足,因此才产生了结合这两种新兴的分支学科,开展社会文化史的愿望。初创时期,大家的想法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出于对日渐兴盛的社会史研究的回应,希望引入社会史的维度来使文化史的研究不再局限在精英文化范围内,同时也能以文化史的深度来给社会史的叙述增添思想深度和文化蕴涵。这种本土取向的社会文化史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断探索、不断深化,己经产生了一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品,在国内史学界己经获得相当程度的承认和肯定。

大约本土社会文化史兴起十年之后,国内史学界开始接触到西方的新文化史研究,了解到这是一个在国际史学界己经产生了广泛影响的学术潮流,加上先行一步的台湾学者的推波助澜,新文化史迅速在国内流传开来。由于新文化史在理论体系、概念工具、研究方法等方面比较规范、成熟,因此,资深的中国社会文化史学者在初步了解其特征之后,迅速做出反应,一方面是吸收其合理成分来完善自己的理论表述和研究实践,另一方面也对其不适于中国实际的若干方面提出了疑义。更年轻的一批学者,似乎对新文化史热情更高,径直将新文化史作为主攻学术方向,不过,他们鉴于国内新文化史是社会史的自然延伸,往往以“社会文化史”这个在西方学术界局部使用的名词来指代新文化史。

目前,这两种取向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尽管取得了一些共识,但在学术路径上的差异比较显著,甚至出现了一些青年学者刻意撇清与本土社会文化史关系,认同新文化史研究取向的倾向。

本文主要从理论方法上总结概括本土社会文化史研究取得的主要成绩,其中当然也包括学者们选择性吸收西方新文化史研究之后取得若干新认识。

一、本土社会文化史研究在理论方法上的主要收获。

从1988年刘志琴呼吁结合社会史和文化史的研究路向开始,到1998年3卷本《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出版之前,除了社会文化史兴起时刘志琴、李长莉的提倡与大致界定范围以外,10年间社会文化史的理论方法探讨比较少。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10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编辑部主办的“社会文化史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具有跨学科的特点,研究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化问题的40余位学者,围绕社会文化史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以及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思想。尽管当时可资参考的具体研究成果不多,但学者们对于社会文化史研究路向的意义、特点以及研究方法等诸多问题,提出的意见仍然比较成熟。这对于以后社会文化史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如有学者提出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的互动,精英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以及大众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文化意识等。这种意见对于社会文化史既深入社会领域同时又注重对社会现象作出文化解释的特色,把握得相当准确。对于社会文化史这种学术特色的追求和坚持,使得这门新生的研究方向从一开始就注重对社会文化问题的整体把握,避免了盲目猎奇、鸡零狗碎的流弊。“所以礼虽然起源于俗,却高踞于俗之上,成为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主流,其涵盖面之广,几乎成为中国文化的同义语,而在西方思想史中根本找不到与‘礼’相似的语词,这是有别于西方,从中国社会土壤中形成的特有概念,理应成为本土社会文化史的重要概念”。在中国特有的礼治秩序之下,衣食住行、百姓日用无不具有伦理的意义,有的己经成为政治伦理的符号,从礼俗互动的视角可以考察中国的国情和民性,这种生活方式在世界上也属独一无二。

这些新认识的取得,大多与学者们个人研究实践的积累有关,并非凭空立论;另一方面也与西方新文化史理论方法的引进与刺激有关,面对较为成熟的西方理论方法的进入,中国社会文化史学者必须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对西方新文化史的选择性吸收。

长期以来,中国学者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普遍使用社会生活、生活方式的概念,社会文化史学者也不例外。李长莉在《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传统到近代》二书里,对此有比较深入的论述。梁景和对此也有专文论述。不过,专长于社会史的常建华则表达了不同的意见。他吸收了匈牙利哲学家奥尔格·卢卡奇、法国学者昂利·列菲伏尔以及我国学者衣俊卿等人的意见,更加倾向于以‘旧常生活”来取代我国学者最为常用的“社会生活”;他还批评“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借鉴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生活与文化的研究层面并未有效展开,心态史研究没有太多的进展”,其原因在于对新文化史理论吸收不足、学术理念转换迟钝。他呼吁在西方新文化史的关照下将日常生活史作为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基础,“现在的中国社会文化史或许到了需要突破自身的时候,即引入‘新文化史’的理念,进一步调整研究策略,将文化作为能动的因素,把个人作为历史的主体,探讨他们在日常生活或长时段里对历史进程的影响”。看来,这不仅是名词概念之争,背后实际上蕴含着研究路径的差异。

黄兴涛坦言自己关于“她”字文化史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新文化史的影响勿,但他认为对于新文化史应该采取“借鉴和反省的双重态度”,不应一味高唱赞歌。他理想中的文化史,“固然可以置重‘叙述’,但也不应简单排斥‘论析’,更不应限制分析工具”,其根本旨趣“或在于更为多样生动的叙史方式,更为广泛灵活的材料使用,更为自觉的意义寻求和反思精神,更为浓烈的语言兴致……还有对于展示‘过程’高度看重,对于曾经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尽量‘呈现’,等等。而归根结底,其基础不外是对于文化‘主动险’作用的极度重视,以及从文化和社会互动的角度透视、把握、反思各种范围历史的空前自觉。”他明确指出“现代化”或“现代性”这两个概念仍是分析清末民国时期特定历史的有效工具,不过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它们有可以改进、发展的必要和空间。

三、结语。

中国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己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从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的发展来说,二十余年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至多可以算是开局阶段。本土崛起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在社会史和文化史的交叉地带用力,甚至将社会文化的触角伸向政治、经济等领域,在传统学科起初不屑顾及或无力顾及的薄弱环节,以社会文化交叉视角打开一片新的天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尽管在形式上显得边界不清晰,但确实有其明确的研究重点所在,并非漫无边际,无从把握,它的独到之处也不是其他传统学科能够取代的。另外,它不能也不必取代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的研究,但它的交叉视角所打开的新视野所体现的是一种史学分支学科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深化的综合化趋势,并在许多具体问题上补充了传统学科的不足之处,甚至对传统学科的某些结论加以颠覆。本土社会文化史在生活方式、社会伦理、知识人社会、生活质量、礼俗互动等方面的研究,结合了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社会的情况,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理论创新意识。像这样的理论探索,还应该继续下去。一个脱离时代语境,无力参与时代理论创新的研究领域是没有生命力的。社会文化史学者所能达到的思想高度,与提炼出了多少有生命力的概念、命题息息相关。

对于某些学者来说,本土社会文化史缺乏分析形象建构、权力关系等新文化史所擅长的手段,因而对于传统史学理念和方法冲击力不够大。这种批评当然是有道理的。国内社会文化史理论方法探索的主要收获是在结合中国实际,以现代化史观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在此基础上,适度地采用分析形象建构、权力关系的研究路径并不是不可能的。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罗素本人就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他的哲学著作涉及学科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认为:“罗素的学识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渊博……”怀特海形容罗素“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我想,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西方哲学史》中,作者从人类的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着笔,向读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直到近代哲学的发展轮廓;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我们都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在书中,作者对这些哲学观点的评述清晰而明智,表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叹服。如评述柏拉图关于闲暇产生智慧的表示质疑,对此,作者作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与近代思想作比较,推出柏拉图该种思想存在的明显问题;然后作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柏拉图的思想或者说假想成立,经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把政府交托给他们,这仍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认真阅读此书,我发现我收获的不仅是对西方哲学史的了解,还有对罗素慎密的逻辑和极强的推理能力的学习。我觉得读一本好书,我们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要学习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学习,精于学习,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它教人理性,激励人们无所无忌的去学习哲学,研究哲学。

   哲学的理解,我就只停留在平时教科书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中所介绍的哲学,看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之后,我对哲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平时学习马克思所说的哲学,或许是因为是编制成教科书供我们学习的原因,那里面所说的内容总是特别深奥而又枯燥无味,致使我看到甚至听到“哲学”这两个字我就觉得没意思,但是罗素笔下的哲学,让我忘却了这种恐惧,他论述清晰,把其他哲学家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得更明白、更加深入浅出。

   这本书从希腊文明开始,一直到19世纪的西方哲学家都有描述,书中每一个章节都有所阐述的哲学家的基本观点、主要著作以及主要成就和失败的地方,因此读来让人对浩如烟海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得不承认作者对于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的深刻的了解和把握。

   正如在绪论中作者说的:从历史的角度而言,社会环境塑造着哲学,而哲学又反过来影响环境。因而要理解一个时代或民族,就有必要先理解它的哲学。非常深刻的话。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于现在中国的种种现象不理解,或者愤世嫉俗,或者崇洋媚外,其实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的哲学思想有所了解后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情形、怪状都会有所了解和欣然接纳,这就是哲学受到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环境的一个最切合实际的例子。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它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也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让我明白了,哲学可以是一门浅显易懂、实在的学问,而不是只是学者口中的遥不可及的知识。这本书让我对哲学懂得了很多。

   《西方哲学史》这本书的前部分我有认真的阅读,确实不错!买了本盗版的书籍,影响了阅读的心情,后期的阅读是通过天涯读书完成的。作者见解独到而深刻,同时不可避免的烙上了罗素的烙印。就结构而言,主要以那一时期的重要人物为线索,脉络不是很清晰,阅读的过程需要极强的注意力才能够很好的吸收。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没有真正的真理,真理是相对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而言的。读完之后对战争也有了全新的看法——大乱方可大治。对于五千年文化史的中国,在古代未曾经历真正的外邦的征战是幸也是不幸。下面给大家摘录几段我认为精彩的地方:

   1、当我们问到一件事“为什么”的时候,我们指的可以是下列两种事情中的一种,我们可以指:“这一事件是为着什么目的而服务的?”或者我们也可以指:“是怎样的事前情况造成了这一事件的?”对前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目的论的解释,或者说是用最终因来解释的;对于后一问题的答案就是一种机械论的解释。

   2、有两件事必须牢记:即,一个人的见解与理论只要是值得研究的,那末就可以假定这个人具有某些智慧;但是同时,大概也并没有人在任何一个题目上达到过完全的最后的真理。当一个有智慧的人表现出来一种在我们看来显然是荒谬的观点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努力去证明这种观点多少总是真的,而是应该努力去理解它何以竟会看起来似乎是真的。这种运用历史的与心理的想象力的方法,可以立刻开扩我们的思想领域;而同时又能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自己所为之而欢欣鼓舞的许多偏见,对于心灵品质不同的另一个时代,将会显得是何等之愚蠢。

   3、浪漫主义观点所以打动人心的理由,隐伏在人性和人类环境的极深处。出于自利,人类变成了群居性的,但是在本能上一直依然非常孤独;因此,需要有宗教和道德来补充自利的力量。但是为将来的利益而割弃现在的满足,这个习惯让人烦腻,所以炽情一激发起来,社会行为上的种种谨慎约束便难于忍受了。在这种时刻,推开那些约束的人由于内心的冲突息止而获得新的元气和权能感;虽然他们到末了也许会遭遇大不幸,当时却享受到一种登仙般的飞扬感,这种感受伟大的神秘主义者是知道的,然而仅仅有平凡德性的人却永远不能体验。于是他们天性中的孤独部分再度自现,但是如果理智尚存在,这自现必定披上神话外衣。神秘主义者与神合为一体,在冥想造物主时感觉自己免除了对同俦的义务。罗素的哲学史更像是写给自己的读后感。观点十分可观,同时并不掩饰自己的喜好厌恶,例如对斯宾诺莎的推崇和对尼采(尼采的章节十分精彩诙谐,强力推荐)的蔑视。阅读本书最大的收获在于接受了对他人思想观点的一种客观评判的阅读方法。

   我不敢自诩为知识丰富的人,但是我自己近些年来也深深地为这种矛盾所痛苦。知识和理性告诉我上帝不会存在,这个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的,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识之树。而作为一个人,一种有内心丰富生活的感性动物,我却真正需要上帝的存在来慰藉心灵,而这正是我们的生命之树。怎么办?也许哲学家们能告诉我答案,最近看这本商务印书馆出的哲学科普书,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心情也豁然开朗了很多,此后我会慢慢把这些认识与大家共享。总之,看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人,哪怕是很普通的人,也需要先哲们的知识和教诲,去指引我们心灵前进的方向,尤其是在当前中国这个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期中。

《世界文化史》读后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不仅为文化的广大博深而震撼,而且是我对世界各名族、各个国家的文化史都有所了解。从而知道了人类文化演变的的大致轨迹。

世界文化史是从全世界文化观点出发的,系统论述了世界文化自远古至今日发展的历程,描述了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各自的特点,介绍了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以及它们对世界文化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揭示了多元一体的人类文化演变的内在本质。同时也介绍了中国的思想文化成就,强调了它是世界文化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对推动世界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沽灭的作用。

世界文化是设计的范围很广,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世界文化是将人的活动、礼仪、谈吐、衣着、娱乐都归为了文化的范畴。我认为这样可以更加全面的展现人类活动的各个侧面,同时也让我们用多维的视野去考察一个时代的人类特色,更好的识别时代的主流、支流、逆流。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把握人类总的思想意识和心理活动的规律,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以便我们自觉的推动人类文化向前发展。

世界文化史介绍了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即东方文化着重介绍了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几个阶段的中国、印度、阿拉伯、日本等文化;西方着重介绍了希腊、罗马文化、近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及19-20世纪文化相互比较中,以系统而简明扼要的文笔,发掘了各大文化圈的特点,论述了各种文化的特质,并努力探寻了中西文化的内在联系、发展轨迹与规律。

每位大学生都非常有必要去了解这门课程,现在仍有一部分人对艺术生的看法是一群画画的疯子。我认为这样评价者的知识层面太浅薄了。世界文化史对非艺术专业的同学来说是非常有必要去学习的,以此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了解艺术是文化中必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当我看见好的艺术作品时心情是很激动的,而非专业的同学则会说出这样的话:啥破玩意,我也会画啊。尤其是当他们看到抽象派、印象派、野兽派的作品就是这么说。我们的艺术作品出世时希望大家用艺术的眼观去欣赏,从而认可我们的艺术品。

学习了世界文化史我的视野也大大的开阔了,我觉得这门课程的开设让我知道世界太多了。今日的世界逐渐缩小成了地球村,在与外国人交往时,了解他们的民族特点、宗教习俗,可避免文化的冲突引起的犯忌,人与人之间能更加和谐的交往。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闭封自守的,一种文化要想永葆青春,必须积极吸收各种外来文明。今天的世界在急剧的缩小,人类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汇,将融合为人了共同的文明。让我们共同携手推动世界文化向前发展!

中国古代文化史读后感

读完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又更深刻地感受到钱穆对于中国文化的自信,对中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该书写于抗战时期,面临山河破碎,“亡天下”的危险,钱穆在西南联大执教,关心时局,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他放弃以往考据学术方向,转向到义理,此时遂有《国史大纲》和《中国文化史导论》这两本著作。钱穆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来激发国人的斗志,重树国人的民族自尊心。

很多研究钱穆的学者将钱穆的历史观概括为民族文化史观,即以民族、文化、为历史线索来贯穿他的史学研究,并将这三者融为一体,这一点在其《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体现的最为明显,民族文化史观也是钱穆一生的坚持,这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钱穆出生于1895年,而这一年正是甲午战败,四万万同胞同苦台湾的割离,由此中国的门户进一步被迫大开。中国门户破开的同时也伴随着西方文明和文化涌入中国,中国人视野里的西方和想象中的西方夷狄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吸引着深处农耕社会的国人,于是有很多仁人志士提出向西方学习,以欧风美雨来洗涤中国的传统以求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然而钱穆却选择了以民族文化史观来应对中西方的碰撞。

一、钱穆选择民族文化史观来应对中西方碰撞的原因。

1、中西方文化内在的不同,西方文化不宜移植到中国。

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里多处将中西方文化放在一起比较,从而得出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异的结论。钱穆从文化的起源将文化的类型分为三大类型,即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而游牧文化和商业文化可以归结为一类,农耕文化自成一类。农耕文化具有“安、足、静、定”的特征,游牧和商业文化则是具有“富、强、动、进”的特性。按照这种说法农耕文化指的是中化文化,游牧和商业文化代指西方文化。因为钱穆论述道:“近代农耕民族之大敌,则为商业民族”,这一句也就暗含着钱穆处在中西尖锐对立的时代背景,把当时西方对中国的侵略上升为西方商业民族文化对中国农耕民族文化的冲击这样的本质高度。在大的类型背景下的不同,钱穆又具体论述了中西方的不同,如“中国人看历史,常偏向于‘时间’的与‘生长’的‘自我绵延’。西方人的看法,常是‘我’与‘非我’两个对立”.从钱穆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钱穆是把中西方文化看成是二元对立的,所以钱穆的主张不是革命性的移植西方文化,正如其所说:“中国历史只有层层团结和步步扩张的一种绵延,很少彻底推翻与重新建立的像近代西方人所谓的革命”.

2、中国的文化内在的维新和吸收外域文化文明可以永葆生命力。

从中国文化发展演进的历程来看,钱穆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前三个时期中国的文化都能很好融化外域文化的冲击,正如其所说:“中国人对外族异文化,常抱一种活泼广大的兴趣,常愿接受而消化之,把外面的新材料,来营养自己的旧传统”.外域文化融入中华文化中,就使得中华文化不曾间断,中华这种内在的维新力量可以使中华文化永葆生命力。中国古代史虽有王朝的更迭,可是文化传统依然存在,可是到了近代也就是钱穆所说的中国文化发展的第四个时期,时局中的国人主张以西方的文化重建中国社会,于是钱穆就感到有“亡天下”的危险,因为中国文化将不复存在。因此面临中国文化发展的第四个历史时期,钱穆也是主张同前面三个时期一样以中国文化融化西方文化。正如钱穆在谈到“科学在中国一如在西方般发展以后,是否将损害或拆毁中国原来文化传统呢”这个问题时,钱穆对中华文化的融化力量是十分自信的,他说:“这一问题颇是重要,但据本书作者之意见,中国固有文化传统,将决不以近代西方科学之传入发达而受损。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是高兴接受外来新原素而仍可无害其原有的旧组织的。这不仅在中国国民性之宽大,实亦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中和’性格,使其可以多方面的吸收与融和”.

3、中国自有文化,但缺失文明。

在钱穆看来文明和文化是有区别的,“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从钱穆所举电影在中国放映可以进一步看出钱穆对文化与文明的界定,他说:“从科学机械的使用方面说,电影可以成为世界所共同,从文学艺术的趣味方面说,电影终还是有区别。这便是文化与文明的不同”.但“中国自春秋战国到汉、唐、宋、明各代,可说是注重在求‘尽人之性’”,科学就大大落后于西方。

二、以民族文化史观应对中西方的碰撞。

1、以民族文化史观应对中西方碰撞的措施。

钱穆把文明和文化做出区分,对于当时的历史境遇来说,一方面让国人认识到中国落后之处在于科学文明,明确了努力方向,不至于病急乱投医。另一方面让国人看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面临西方文明冲击时能够自信应对,不妄自菲薄。在文化与文明的区分下,钱穆提出以西方科学文明补中国之不足,促中国之富强。钱穆在当时感受到“如何赶快学到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好把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地位支撑住”这种学习西方科学文明的紧迫性,同时也感受到“中国的`社会,只要西方科学加进来,一切自会变”这样的民族自信。

2、中西方碰撞时应保持中国文化传统。

从近代以来,中国在一步步地实践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可是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仍然没有进行实质性有效的沟通。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中国文化在西方漫延,中西方文化在中西方产生相互交叉性的影响。中国从西学东渐以来,还没有很好的消化西方文化,甚至出现中国人自己极端的排斥中国文化的现象。因为在许多人眼中就把西方科学文明等同于西方文化,于是一股劲地去赶追西方文化,把对西方文化的追求又替代为对西方科学文明的学习,于是就出现把文化与文明混为一谈的现象。有些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把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概括为“学习器物――学习制度――学习文化”这三个阶段,他们认为这是中国学习西方程度的逐步加深,中国近代化程度的加深。然而这种近代化的进程是以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为代价的,把西方东西引入中国,一方面造成西方文化和文明在中国的水土不服,于是在中国近代史上诞生很多畸形的产物;另一方面造成国人对中国文化丧失信心和对中国文化自我认同的困难。

钱穆“一生都被困在中西方文化的争论之中”,也在以民族文化史观来思考“如何学到了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而不把自己传统文化以安足为终极理想的农业文化之精神断丧了或戕伐了。换言之,即是如何再吸收融和西方文化而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光大与更充实”这一问题。中国是有厚重的历史作为积淀的,不能抛弃历史文化传统,钱穆在其著作《秦汉史》中论述道春秋战国之际的各国变法时把秦国的变法和鲁国的守旧作出对比,二者在相同的历史环境中所作出不同的时代选择在于秦国所受历史积淀没有鲁国的深厚。而中国文化的丰富是需要后人去悉心整理的。

钱穆从中国历史的演进历程来看待当时中西方碰撞这一时代命题,这一视角是独特的,因此钱穆在《国史大纲》扉页写道: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二、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三、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以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以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遣)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并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此乃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钱穆的民族文化史观是建立在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的基础上,处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依然能够清晰的看到历史的过去与未来,其弟子余英时先生称其一生都在为故国招魂,以一位炎黄子孙的身份继续将中华文化传扬远播。

中国古代文化史读后感

“虽若陷于老朽而仍有其尚新之气概”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为中国文化的辩护。

《中国文化史导论》系钱穆主要的文化著作之一,于1941年在四川成都赖家园撰成。其中部分章篇曾在40年代的《思想与时代》杂志上发表。该书于台湾正中书局1951年初版,后多次再版,以台北商务书局1993年修订出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根据台北1993年修订本在大陆出版)为主。全书共分十章,涉及文化理论、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精神,中西比较等问题,以独特的视角阐述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和发展规律,是钱穆文化史学的奠基著作。

文化的性质。

在弁言中,钱穆指出“文明”与“文化”的区别与联系:“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

在此说明二者的区别是有必要的。因为此二语国人每多混用,认为文明即是文化,文化即是文明,都是可以传播与接受的,进而以为中华文化被西方文化“同化”而泯灭了,以致丧失了民族自信心,甚至产生了民族危机感。固然当今中国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下无法不接受西文文明的冲击,生产生活中所渗透的西方文明产物比比皆是。但是这样一个文明古国千百年来形成的精神文化是无法轻易动摇的。

从地理环境开始分析。

以地理环境为文化产生的研究切入点是这一著作的一大特点。钱穆认为,“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从出土的甲骨文可以判断商代的政治势力“向东北则直至辽河流域,向南则到汉水流域,向西南则到汉水流域之中游,说不定古代商族的文化势力尚可跨越淮、汉以南,而抵长江北岸”早已超出黄河流域。中国由于有广阔的平原和密集的水系,而西面、北面又有崇山峻岭为屏障,东面、南面是海岸线,因而古代的中国文化的发展是起步快而独立的。这些条件,使得中国文化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者,中国文化易于养成处理社会问题,诸如政治统一与民族团结方面的能力。因此中国以同一时期世界任何其他民族所不及的速度完成了内部的统一。

再者,中国文化因在大环境中展开,又迅速地完成了统一,较其他国家有着较强的抵抗力,能够抵御外来的侵扰,直至成为世界上文化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最后,在辽阔而贫瘠的土地上产生的文化,不断有新刺激与新发展的前途。他的生产特性决定了在其生长过程中,社会内部必须始终保持一种勤奋与朴素的美德。

这几个特点,足以证明中国文化的强大与持久是有其依据的。中华民族是团结的民族,而又具备抵抗外敌的能力,并且能够保持着不断前进的动力,因而中国文化的绵延不灭是必然的。

与西方国家之对比。

钱穆把人类文化分为游牧、商业和农业三种,并且商业和游牧起于内不足,则需要向外寻求,因此所形成的文化特点为流动的、进取的。农耕可自给,无事外求,并且农耕活动的特点决定了耕作者不可长期流动在外,因此形成的文化特点就是静定的、保守的。这是农耕文化与游牧、商业文化的区别。

而中国文化与其它农耕古国的文化又是不同的。书中多次将中国与埃及、印度、巴比伦三个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文明古国作对比,以说明独特的中国文化是如何产生的。

钱穆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拥有广阔土地的中国对于埃及、巴比伦、印度,如同大家庭对于小家庭,中国备有多个摇篮而他们只有一个,因而中国可以同时养育多个孩子,从现实生活的体验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大家庭所养育的孩子与独生子的性格是截然不同的。推及一国,则成为了不同的文化。再者,埃及、巴比伦、印度的土地比中国的土地肥沃并狭窄,因而容易满足,其文化也就是在闲暇时间产生的。中国的土地,由《诗经豳风》中的“七月”一诗结合当今的情况可以判断,古代的北方耕作情形与现在相差无几,都是勤奋耐劳才能够温饱的。劳作中产生的文化与闲暇中所产生的又是绝不相似的。而未来的世界必将由能够吸收先进工业与高科技的农业大国,即中国来领导。

古今传承的全面联系。

钱穆在书中说,“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历史的观点是研究任何一种文化所必须具备的。只有具备历史的观点,才能够认识到文化的复杂性、完整性和发展性,也才能够对文化作出较为中肯的评判。

书中涉及的不仅有中西文化的对比,对于中国古代民族、政治、学术等各方面也作出了大概的分析,脉络清晰,思维广阔。从纵向看,肯定中国文化五千年一贯而下,一脉相承的特点,同时又突出了中国文化在不同时期发展中所体现的特殊性,把中国文化发展连续性的一般趋向与其在不同时期发展的特殊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横向看,一方面强调文化的整体性,认为它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并对此采取全方位的综合考察;另一方面看到文化整体内部要素之间的具体差异性,而深入到文化的不同层面进行具体分析。

《中国文化史导论》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成于《国史大纲》之后,是第一部有系统地讨论中国文化史的著作,是专就通史中有关文化史一端而作的导论。因此,此书应当与其《国史大纲》合读,才能深刻领会著者写作的意义所在。钱穆在93岁为该书修订版所撰写的序言中指出:“本书虽主要在专论中国方面,实亦兼论及中西文化异同问题。迄今四十六年来。余对中西文化问题之商榷讨论屡有著作,而大体论点并无越出本书所提主要纲宗之外。”由此可见,该书在钱穆整个学术思想中占有的极为重要的地位。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

在这些时间里,我主要学习了西方音乐的6个时期的知识:古希腊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以及浪漫主义时期。这6个时期,每一个时期都会本时期独特的特点。

古希腊时期主要讲的是古希腊音乐和古罗马音乐。古希腊音乐中汲及到音乐形式、音乐思想家、音列体系的产生和主要的器乐,而古罗马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音乐,但是也具有自己的特点。

中世纪时期音乐主要学到了发展初期的天主教音乐,格里高利圣咏的形成、功能和特征,还了解到了五线谱的发展过程以及产生的时间。世俗音乐的发展和主要的器乐。在没上西方音乐史之前,我真的不知道五线谱是怎么样产生了的?也不知道五线谱是什么时候产生的?这对于一个学音乐的来说无疑是一个失败和耻辱,直到学习了西方音乐史我才知道五线谱的产生时间和发展。五线谱的前身是生产于8世纪的纽姆谱,大约在10世纪,音乐理论侬、作曲家、僧侣圭多发明了四线谱。记谱法发展到13世纪时,德国音乐理论家弗兰克创作了有量记谱法,到15世纪时,线谱才渐渐定型为五线谱,由引产生了五线谱并一直延续至今,可见,五线谱的历史也算悠久。

文艺复兴时期我学到了和种音乐乐派,每一乐派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标志,了解到了在中世纪发展起来的世俗音乐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多种声乐体裁,并学习到了这一时期的乐器和器乐的发展。

巴洛克时期我学习到了这一时期歌剧的起源和发展,并产生了大型声乐套曲以及由此产生的各轩具有代表性音乐家,像歌剧之国的意大利,法国、德国,也见识到了器乐的发展。

古曲主义时期对于我来说是最熟悉的,因为在学习钢琴弹奏时,我多数是接触这一时期的钢琴作品,学习了西方音乐史后,让我更加了解了这一时期的音乐发展。这一时期除了产生了伟大的古典乐派三杰: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外,歌剧和器乐随着三杰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更产生了一种新器乐体形——奏鸣曲。

浪漫主义时期给我印象最深是这一时期的标题音乐,由产生到完整并拓展让我更了解到了这一时期的作曲家并不是一味地套取古典时期,而最重要的是吸收其精华部分并有自己的新创作,标题音乐就是一个新创作,并且把交响曲摆脱了由原来的四乐章结构,创作出了五乐章交响曲,这并没有使音乐繁琐,而是使音乐更加地完整和生动,加上标题音乐,更能使音乐欣赏者们了解作曲家作曲的心境和音乐所表达的内容,让音乐更加容易融入欣赏者的思想和总识。

但是这六个时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每一个时期里都有器乐和乐器的发展,第一台的古希腊管风琴,17制造的第一架钢琴一直到浪漫无边际主义时期的器乐,是一个质的变化也是一种飞跃,所以随着乐器和器乐的发展,各种音乐也随之发展起来了,像一条导火线,贯穿着西方音乐发展的始终。

《世界文化史》读后感

人类诞生以后,在和自然界进行艰苦顽强的斗争中,不断地改造着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了人类本身及其群体组织,实现人从猿人到智人的转变,从原始群到氏族部落公社的转变。人类也在不断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从非洲、亚洲热带或亚热带的诞生地,逐渐向外扩展。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遍及亚、非、欧、美、澳各大洲。在原始时期,高山峻岭、汪洋大海、广袤的沙漠等使世界各地区彼此隔绝。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产生了有种族差异的人类地域集团。

人类原始时代的文化之一“种族”,又称“人种”,是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发色、发型、眼色、血型等)的人群。现代人类学家一般认为人种的形成与地理因素密切相关,人种的这些特征是在一定的地域内,长期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逐渐缓慢形成的。由于分类标准不同,人类学家对于人种分类有不同的看法,各自按照自己的划分标准进行分类,以致人种可分作三种、四种、五种乃至三十种之多。归纳起来,目前的人种分类标准主要有三种,其一是根据外貌、体质来分类。其二是以血型频率为标准。其三是根据地理因素、体质因素、历史沿革因素等。根据195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人种的声明,现在大多数人类学家把全世界的人类分为三大种族,即蒙古利亚人种或黄色人种,欧罗巴人种或白色人种,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或黑色人种。

蒙古利亚人种大约形成在中亚和东亚干燥的半荒漠和草原地区,现在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中亚、北亚和美洲。蒙古利亚人种皮肤棕色或淡棕色,黑色直型发,鼻宽度中等,有内眦眼褶,颌突中等。分布在亚洲的一部分蒙古利亚人南迁,与澳大利亚人种混杂,形成波利尼西亚种族。在亚洲北部与欧罗巴人混杂,产生了乌拉尔种族和南西北利亚种族。

欧罗巴人种大约形成在南欧、北非和西南亚地区,现在主要分布于欧洲、北非、西亚、北印度和北美等地。欧罗巴人种皮肤呈白色或浅白色,也有的肤色为棕色;波型发,发色金黄或黑褐;窄头型,鼻窄而高;眼内眦褶不发达;颌部突出不明显。欧罗巴人种在向邻近地区扩展过程中与黑种人混杂,形成了一些过渡性类型,如东非的埃塞俄比亚人和南印度人等。

尼格罗人种大约起源于非洲东北部,澳大利亚人种最早可能出现在南亚地区。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现在主要分布于非洲的中部、东部和南部,大洋洲以及印度南部、斯里兰卡、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某些地区。至于美洲的黑人则是16—19世纪被殖民者掠卖到美洲的黑人后裔。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皮肤呈深棕色,也有的略呈黄色。多卷曲发型,但澳大利亚人体毛和胡须浓稠,波发型,窄头型,宽鼻型,上颌向前突出明显。

人类各主要人种在形态上和血型频率上虽有一定的区别,但无明显界限,而具有逐渐过渡的现象,说明全世界各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具有共同的祖先。各人种在体质和智力方面没有优劣之分。不同人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互相交往和混杂,产生了许多混合型人种。现今世界上已没有真正的纯种。

文档为doc格式。

西方文明读后感

西方文明读后感,西方文明是怎么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西方文明读后感,欢迎阅读!

西方政治文明具有从分散到整体的特性,早在罗马法律文明,希腊政治文明之前已经产生过一些分散的文明,罗马和希腊的文明是西方文明真正意义上的开始——人成为政治动物和城邦的动物,公民对社会,集体事情普遍热心,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是公民有可能参加政治,法律使人们的行为有了准则,利于统一国家的形成,二战后快捷的通讯工具与交通工具使世界整体化趋势加强,政体也走向多元化,政治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新航路开辟以前,西方的经济还处于一种平庸的状态,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西方经济真正意义上开始了。

此后在几个主要的国家里发展,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此后的几次工业革命把西方文明推向了高潮。

资本迅速积累,物质财富迅速增长,,直到今天的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经济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西方文艺区别于中国的最大特点是:极端性(中国的是保守的中庸思想指导下的单调主题)。

西方的每一件成功的作品都是一次伟大的思想冲击和思想解放运动,带有巨大的冲击力。

这也是其能较早地冲破中世纪思想束缚的原因之一。

每一件成功的文艺作品都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直接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它们是互相影响的整体。

战争是一切矛盾不可调和最激烈的爆发方式,带有浓厚的经济政治色彩,战争可以使谈判桌上的不可能变为可能,这也是其魅力所在。

通过战争,先进的生存方式先进的阶级登上自己的舞台。

从希腊化文明看西方文明,希腊化文明不单是对希腊文明的继承,更是希腊文明与波斯文明、亚洲文明的有机结合,是一种过度和发展。

《西方文明史》在介绍希腊化文明时只是抽象地说:“它不是一种杂烩,而是有自己的特性”。

但书中并没有说明其特性的具体内涵。

可见西方文明史的庞大,本书并不能面面俱到。

希腊化文明有其重要的两支:希腊文明和波斯文明。

起初他们都是由军事起家,建立强大的军事帝国,实行强权政治,使得处于战乱分裂的欧洲大陆再次同意起来,顺应了民意。

军事征服,强权政治带去了他们的思想观念,风俗文化促进了文化,思想的交流,并且服务于政权的巩固。

希腊文明具有巨大的凝聚力。

虽然大流士大帝具有卓越的统治才能,但他在地缘政治上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企图把波斯的霸权扩张到希腊,不管波斯的统治是何等的宽容这些城市却都向往其他希腊城邦所拥有的自由。

在公元前199——494年间亚洲大陆的希腊人联合军队发动了一场独立战争。

在前490年的马拉松战争中希腊取得了胜利亚历山大大帝在接手波斯后继承了其两项遗产:一是宗教,二是文化。

波斯的宗教遗产是袄教,创始人是索罗亚斯德他认为自己有一项使命——净化波斯部落的传统信仰。

他的宗教是带有二元论特性的世界宗教,与基督教,犹太教有着许多的相似性。

他的宗教除了对犹太教有影响外还对希腊征服者有一定的影响。

这种影响使征服者从更具个性和共性的基础上思考宗教问题。

“世界性”恰当地表现了波斯文明在希腊化文明中的重要贡献。

波斯人习惯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表现在建筑上就是其建筑具有折衷性,这正是希腊化的体现。

希腊化的经济以手工业与农业为主,但没有出现过以技术突破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商业活动的风险性和一些先天性的不足使贫富差距扩大,但经济总体是繁荣的,一些城市如雨后春笋一样拔地而起。

希腊化文艺有一种倾向:以极端的方式运用先前希腊成就的某些方面,其大部分作品是用来取悦君主的,但其中也不乏精品——文学方面:(1)米楠德的喜剧,(2)提奥克里图斯的田园诗,(3)历史学,(4)传记与乌托邦作品艺术表现在建筑、雕刻;科学的进步表现在:天文学、数学、地理学、解剖学上。

希腊化文明的贡献:城市公共设施更加完善出现许多新题材,新风格,新思想。

希腊化文明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世界性与现代性他的世界性是波斯文明与罗马文明的现代性。

专制政府、对君主的崇拜虚饰的艺术?更具有现代性的气息。

从《西方文明史》中我们窥探到文明进程的艰难我们更惊叹于其崛起速度。

先进的生产方式,自由开放的思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以及各个部分方面是如何优化整合,都是其文明崛起之所在。

我们的社会主义各个方面文明建设,都值得对此选择性借鉴。

读本,读本,起初在看到书名时,我就觉得它有些与众不同,其他都是《西方文明研究》、《西方文明史》云云,读本究竟有何不同,于是在未见道其庐山真面目之前,我就在网上搜索了一番,于是翻阅到中山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袁伟时教授的一篇文章,其中他推荐的15本书里面在读史方面提到的第一本书就是——丹尼斯·舍尔曼的《西方文明史读本》。

其中在他推荐读史方面的书籍前面有这么一段话:“就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而言,说到底,绝大部分理论都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因此应该读点历史;而要了解中国,必须了解了解西方世界,特别是美、俄、德、日的历史。”对于第一点,我真的是觉得感同身受,作为一名理科生,只有在初中以及高一时学习了历史课本上的知识,只觉得时凤毛麟角,特别是世界史,比起讲中国历史的课本,世界史的课本更是薄的可怜,于是便有了想要读这本书的兴致,并幸运地在图书馆借到了仅有的这一本。

此书的前言作者提到了他编辑这本书的三个目标,我总结为:按编年展示了某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学家用来写作历史的各种材料,是探究历史和历史学训练的敲门砖。

而在其后的“关于本书的使用”中,形象地把历史学家说成一位侦探,而这本书就是侦探的宝典。

第一:背景,其一是概括某时期重要发展变化的大历史背景;其二是眉批中说明的某份材料的直接背景。

第二:材料,三大类材料,而重点是旨在这些材料的解读,以批判性目光去解读这些材料。

例如,其一是原始材料,原始材料可能有误或是进过语言演化易被误读需要放在其创作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批判性解读;其二是图像材料,需谨慎解释的'画作以及能够阐述各种关系的地图,图像材料附上的描述旨在于说明历史学家如何使用视觉材料;其三是二手材料,这是回顾过去的学者对某些事情的叙述和分析,批判性地采纳其中的有用观点。

带上这本宝典,我第一个追踪的就是拿破仑,书中特别为他开辟出了一个模块——“拿破仑时代”。

在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密谋通过政变推翻了法国政府,于是从1799年到1815年被称为“拿破仑时代”。

拿破仑对外发动了一系列战役,称为拿破仑战争,对内消除了激进派和保皇派的双重威胁,并实行了一系列的行政改革、颁布法典以及教会和解。

“拿破仑时代”我觉得主要有四大方面,一是与拿破仑有关联的与其同时期的他人对拿破仑的回忆与评价,二是拿破仑在日记中对自己的自我剖析,前两者都是一手材料;三是描绘拿破仑形象的两幅画作,是图像材料;四是不与拿破仑同时期或无关联的评论家对拿破仑的一些见解。

第一,与拿破仑有关联的与其同时期的他人对拿破仑的回忆与评价,可以分为正反两方面。

其一,以雷谬纱夫人的回忆录为正方,当时的法国人是爱慕拿破仑的,当时的法国人因为大革命而生活在死亡的恐惧中苦不堪言,渴望有一个领袖带领他们走出战乱获得和平,恰好拿破仑挺身而出,法国人也相信他能够“用权威挫败派系的阴谋,把他们从无政府的混乱中解救出来”。

于是怀着这样的期盼 ,即使是他们屈服于武力也觉得只有专制主义才能拯救法国,而拿破仑也是利用这样的手段,用专制主义来维护法国的秩序,并将革命的失败转化为自己的优势,甚至于无论国内外都觉得他是必不可少的,巩固了拿破仑的地位。

其二,以拿破仑的秘密警察富歇的回忆录为反方,反映出拿破仑当时的一些劣政、拙政。

和拿破仑一样,其实富歇是个机会主义者,在回忆录里他对拿破仑以及自己的成就进行了一番吹嘘,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其中我不太能理解在国外的“警察机构”的形式、目标以及影响。

首先,所谓的“警察机构”其实实质上是类似于间谍之类用于监视其他国家动态的一些人群;其次,富歇提到的2个目标是监视友好国家同时抵抗敌对政府,而且文中提到“独立于许多由外务部门以及皇帝本身所派遣到所有国家的秘密机构之外”,说明到处遍布着拿破仑的眼线,本国以及许多国家都生活在拿破仑的眼皮地下,这是何其大的野心,这对其他国家来说是何其大的恐怖啊;最后,这些眼线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供养,来源于赌博、卖淫税以及护照批准费中秘密筹措,这样的助长不良风气的情况,居然被富歇称为是“合法地把罪恶转化为利润是必要的罪恶”。

所以从他人的回忆录中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立体的拿破仑,并要秉着怀疑精神,不一味地全盘参照文献,而是应该搜索正确的片段,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二,拿破仑自己的日记,其实一个人的日记最能体现他的性格以及他经历的事情。

从1789、1800、1802到1817,从巴黎、米兰到被人遗忘的圣赫勒拿岛,其实就是拿破仑的三个时期,酝酿时期、鼎盛时期、落寞时期,可以从日记中看出自从滑铁卢之后他已经开始意志消沉虽然还是觉得自己功过相当。

其中我特别有感触的是那一篇1802年12月30日的日记,日记中提到“如果我不能用更多的光荣和胜利来支撑,力量就会散失”,所以只能“用征服维持自己”的拿破仑发动了从1803年至1815年维持12年之久的拿破仑战争,最后以滑铁卢的败北而告终。

我觉得果真是“高处不胜寒”,一代枭雄只能以不断的战争来维持自己的地位,并最终倒在了为巩固自己地位的一系列战争中,回看他的日记真是觉得可悲。

第三,描绘拿破仑形象的两幅画作,第一张是十分著名的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画中的拿破仑英俊潇洒高大威猛,其实与现实中矮小的拿破仑是不一致的,而这种肖像不考虑是否相似而是主要为体现人物精神的画法其实反映了当时艺术与政治的关系,甚至于拿破仑对画家大卫是这么交代的:“需要描绘的是性格和给形象带来活力的内容”而这幅主要描绘了拿破仑的精神的画作广为流传,以至于到至今都妇孺皆知。

第二张是拿破仑在雅法探望黑死病患者,其中描绘的场景通过拿破仑毫无畏惧地去触碰患者的脓包,意为他的触碰可以奇迹般地治愈病患,而且与其他官员胆小如鼠的行为进行对比,主要为了凸显拿破仑的人性、慈善和高贵,神化拿破仑的形象。

然而事实截然相反,在作战中残忍杀害被诱骗投降的俘虏的拿破仑,并没有画作中那样神圣、善良,而是十分冷酷无情的。

第四,不与拿破仑同时期或无关联的评论家对拿破仑的一些见解,其实我前面的一些言论也算是这样部分的,只是我还达不到评论家那个高度罢了。

这一部分有两批人的观点,这个分水岭也是导言中提出的问题:拿破仑究竟是法国大革命的温和维护者还是18世纪传统的开明君主?第一位认为他是开明君主的代表是贝古龙,并通过探讨拿破仑统治对法国的意义进行证明。

贝古龙认为拿破仑对时间而言是大革命的传播者,但在法国内部而言,他在享受自由、政治制度形式方面是当之无愧的传统开明君主。

言下之意是指拿破仑不完全保留革命的成果,甚至有些倒退,其个人观念、信仰与革命相结合运用专制主义,最终实现了旧君主无法实现的“自上而下的革命”。

与此相反的是认为拿破仑是现代国家的建立者即革命的维护者,这一派的代表是书中提到的第二位——莱昂斯。

莱昂斯一方面认为拿破仑时期的国家不同于神圣认可的旧政体,是在平等基础上建立的由国家机器运作的现代国家;另一方面又认为拿破仑帝国实质是他独裁的工具,这也在其后史密斯的“妇女与拿破仑法典”中有所体现。

有人说他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有人说他是一位英雄,改变了欧洲的历史;有人说他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有人说他是一个传统的开明君主;有人说他是革命的代表……然而我想说像大多数富有感召力的人物一样,我们很难从历史的角度去客观地评价拿破仑,但是至少在我看来,将他于那个时代来讲,拿破仑还是功大于过的,在我心目中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阅读这本书,是非常快乐、重建信心的过程,因为由渔猎采集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人类尽管面临种种磨难——来自大自然的灾荒,来自人类自身创造的灾害,如战争、奴役等到,但人类从未被打倒过,作者在书中第五页写道“特定时代的人以符合其所处的特定环境和发展阶段的方式去努力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并使他们的生活颇有建树。”

看来是的:西方科技进步导致人类对自然及自身命运的掌控能力提高、人类寿命的增长、活动范围甚至拓展到太空;民主制度的建立消除几千年来统治者对民众的高压统治、国际外交秩序与贸易关系的建立,改变了即往以战争做为得到资源的毁灭性手段。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下结论说‘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西方文明史及西方社会的现状已经是证明。

照此推论,一则未必不是倒果为因,二则难保不会为种族优越论者提供依据。

如果说西方文明中有进步因子,那19世纪的中国和日本,同样遭遇西方文明的冲击,为何日本文明能够很快得以新生成为亚洲强国,而帝国却不断受到屈辱。

倘若如某些学者所言,儒教文化的因循守旧该当此罪,那么日本从前也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该如何解释日本的成功?不管是从感情上还是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探究,不是单项选择题,不是多项选择组合,只有猜测。

客观角度,说中华文明因循守旧,都不符合历史事实,正如美国史学家徐中约先生所言:“中国近代史,不只是被动应对外界入侵与压迫的历史,也是主动应对并变革的历史。”那么,又有一个问题产生:“什么是成功因子?”

这是我从《西方文明史》这本书得到的的思考与信心,只是不知道这路还会有多长?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字西方哲学史读后感字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智慧》这本书让我有无尽的感慨。现代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校园急功求利的学风也日益严重。试问当代大学生中又有多少个是在纯粹地追求知识而不是为求以后的功名利禄呢?有谁能真正像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中国的一代先师孔子那样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和智慧,直到自己老去、逝去呢?更令人堪忧的是当代许多高校存在着学术浮夸风和学术盲追风等不良的风气,缺乏脚踏实地挖掘真理,辩证地汲取知识的高素质人才!身为大学生一员的我有时也禁不住受到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读了《西方哲学智慧》这本书,我深刻思考了自己的学习、人生,渐渐从迷惘、浮躁中走了出来,渐渐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人生求学之路!

读了《西方的哲学智慧》,我真正理解了哲学的概念并坚定了终生追求智慧的信念。以前历史课本关于哲学的概念是“爱智慧”,我以为这里的“智慧”就指一般的明智,其实我理解错了,哲学中的“智慧”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它指示宇宙自然最深邃最根本的奥秘,而“爱智慧”标志着至高无上、永恒无限的理想境界。第二,通常的知识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因此它们不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智慧,而人类追求智慧没有别的目的,只为了智慧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唯有哲学才是才是真正自由的学问。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都深深了解到人生有限而哲学无限,因此他们在追求哲学智慧的道路上不断奋斗努力着,从柏拉图的不朽论与宇宙生成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与物理学,卢梭,康德,黑格尔,拜伦……一个又一个哲学家,开启了一个又一个文化历史阶段,极大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哲学家们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我希望自己能成为纯粹为智慧知识而活的现代人,我希望自己能为国家的文化添点砖加点瓦!

读了《西方哲学智慧》,我懂得了学哲学应该是“思想和思想的对话”。

首先我们要有“实事求是”的求学精神,辩证地看待哲学家们的精神,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他们的思维方式进行深刻反思,结合实际总结他们求索的经验教训和自己的思考心得,从而通过思想和思想的碰撞得到真理的火花。其次我们要学会从一般现象中挖掘到它们的本质规律,这是哲学的本质所在,我们要有敏锐的目光观察周围的事物,要有突破常规的创新精神,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获得崭新的思想,才能实现新旧思想的交流。由此看,那些学术浮夸风和盲追风都是要劈除的,当代大学生应做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时代新人。而我更想要努力着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西方哲学智慧》这本书真的让我学到了很多,它让我明确了自己的求学目标,人生追求,让我不至于在一些腐朽学风中迷失了自我。让我在茫茫学海中找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找到了自己今后要走的人生之路。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我坚信在追求哲学智慧的道路上,我能不断成长,我也能有所作为!

中国古代文化史读后感

一是中唐古文运动是借助于儒学复兴运动的旗帜而发展起来的,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是受文体、文风自身演变规律的支配,这是文学本身更加直接的原因。(骈文内容的深化,体式上难以满足表达的需要)。

2、简答:韩、柳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有哪些?

韩愈。

一是“文以载道”到“文以明道”:表明“道”与“文”的关系,韩愈十分强调作家思想修养,作家的人格是文以明道的根本所在。

二是创作上提出“不平而鸣”,出于《送孟东野序》,认为一切文辞与道都是不同时代不平现实环境的产物。将“明道”与对现实的批评联系起来了。

三是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的创新观念,不袭蹈前人,文从字顺,辞必己出,表达要流丽畅达,合乎语法。

四是创作技巧方面提出“气盛言宜”,注重作家养气功夫,这深受孟子“浩然之气”的影响,强调在创作中形成气势。

柳宗元:大体与韩愈相似,不如韩系统、简明:

一是密切联系现实,“辞令褒贬”“导扬讽喻”。

二是强调古文创作还应尊重文学自身规律。

三是更加重视散文的文学性与审美特征。

3、古文运动的影响。

一是并非单纯的文学复古运动,更多的推动了文化(尤其是儒学)的复兴。

二是散文代骈,创造了一种题材广阔、精炼畅达、富有表现力的新文体。(将诗赋情韵风神以单行之气运之,形成散文,这是古文运动在文学上最为成功之处)。

三是开创了中国古典散文的新时代,直接影响到了北宋的文学革新。唐宋八大家。(将中唐古文运动与北宋诗文革新视作一体,故不应受文学史书写的影响。)。

四是文学理论上的影响。

4、论述:韩愈散文的成就。

一是在各类文体创新上有突出贡献,以碑志作品为多,将议论、感情、技巧融于一炉,“一人一样”的传记文,如《柳子厚墓志铭》。此外,还有赠序、杂记、杂说等新体,诗韵入之,抒情、记事、议论,如《送孟东野序》《送李愿归盘谷序》。

二是韩愈古文简洁精炼、清晰流畅,富于美感与艺术表现力,在文体革新上为散文开辟了新天地。并且付诸于具体的创作实践。

三是在艺术手法上的融合贯通。用辞赋之押韵对偶;题材广阔,什么都写,发挥文章功用;比喻、议论、感情;口语、古语、僻语、奇语。

四是灵活应变,适可而止,风格雄深雅健,猖狂恣睢。

5、论述:柳宗元的艺术成就。

柳之主要成就在于人物传记、山水游记、寓言散文的创作。

一、人物传记。

二、山水游记。

a.为其散文中最具艺术特色的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开拓了散文反映现实、人生的新领域,体裁独立地位。

b.愤怒、悲哀、抑郁,曲折反映了对现实世间的不满与批评,如《始得西山宴游记》。

c.“心凝形视,与万物冥合”,描绘出反映着自己审美理想的景象,诗情画意的自然美。如《钴鉧潭西小丘记》。“永州八记”(名词解释)。

d.艺术上,把握事物情态,生动再现,虚实、动静转化,重于传神。但境界稍显清冷寂寞。

e.风格:骨力峭拔、色调清冷,旷境、奥境的结合对比。

三、寓言。

a.体现出柳的创作独创性。

b.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与高度的概括性。如《黔之驴》。

c.绘声绘影,因物肖形,形象完整,寓意深刻。

四、总体上说,柳文沉郁凝敛、冷峻峭拔。色彩凄幽,诗意浓郁,讽喻象征。并且为平民立传、山水游记天人合一意境的创造高出韩愈。

6、古文运动衰落的原因(内外)。

7、晚唐讽刺小品文:“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鲁迅语)。

a、三十六体(名词解释)。

b、晚唐小品刺世之作,篇幅短小,批判性强,匕首、投枪,皮、陆(《笠泽丛书》)、罗隐(《谗书》)。

唐传奇、变文、俗讲。

1、名词解释:唐传奇(唐文言短篇小说,在志怪基础上,融史传、辞赋、诗歌与民间说唱为一体的新小说文体。开始为单篇作品名称,至宋始称“传奇”;内容扩展到社会生活。传、记的区别)。

2、唐传奇兴起的原因:一是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有了文化娱乐需要。二是受科举行卷之风的影响。三是受古文运动影响。四是佛道盛行。五是民间说唱文学的影响。

3、唐传奇的发展阶段。

a.兴起:志怪的过渡,张鷟《游仙窟》。

b.繁盛:单纯志怪到描摹人情,是成熟的标志。

爱情:陈玄祐《离魂记》、沈既济《任氏传》、李朝威《柳毅传》、白行简《女娃传》、元稹《莺莺传》(对后世影响较大)、蒋昉《霍小玉传》(中唐传奇压卷之作)。

c.衰落:传奇而兼志怪的集子开始出现。杜光庭《虬髯客传》(晚唐游侠小说出的代表作;“风尘三侠”:名词解释)。

4、唐传奇的意义。

一是标志着古代短篇小说的成熟。虚实、情节传奇与现实性、想象与艺术性等结合。

二是文言小说文体的完全独立。

三是艺术手法上的多方面的进步。语言、想象、文采、风格。

四是文体的相融,诗词歌赋入小说。

5、名词解释:变文(p181)、俗讲(p184)。

补充:

1、南开名词解释:气盛言宜(出处、含义、与孟子的联系、作用)。

2、南开名词解释:不平则鸣。

3、南开:简述韩柳古文思想之异同。

4、南开:鲁迅先生为何说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唐传奇比之志怪小说的根本性变化:更加注重审美价值,注重小说愉悦性情的功用。)。

一是答一下唐传奇的名词解释(总),简单介绍下三个时期重要作品。

二是运用虚构手法。

三是关注现实社会生活,刻画了人物形象。

四是唐传奇的地位影响。

5、论述:韩柳在散文文体上的开拓。

一是理论指导实践。

二是形式自由,突破传统,扩大了散文功用。

三是诗化的情感。

四是艺术的成熟:骈散交融。

五是创新,散文创作新天地。

二十四、唐至宋代词。

1、名词解释:《云谣集杂曲子》(p186,敦煌曲子词、唐末、反映早期民间词的感情与风格);“诗余”(词:音乐、诗歌);《花间集》、花间词派(p193)、花间鼻祖、温韦。

2、简述:唐五代词发展概况(民间词——文人词——士大夫之词)。

a、初唐出现民间曲子词,主要是敦煌曲子词,少数出于文人之手,大多出自民间。

b、中唐,文人词普遍,占据一定地位。学习民间,形式较短小,显得清新、明朗、活泼,题材广泛。如张志和《渔夫》、韦应物《调笑令》,刘白的民歌风味更加明显,如《忆江南》。这一阶段是文人作词的尝试阶段,无专门作词者,较多以诗法作词,有绝句风格。

c、晚唐是词体手法、风格的定型时期,内容发生变化,民间词特点渐失。追求藻饰,香艳、纯情、唯美,“词为艳科”,这一时期代表作家有温庭筠、韦庄。《花间集》最早的文人词集诞生于这一时期。

a.温庭筠(飞卿)。

一是“花间鼻祖”,诗与李商隐为唯美诗风的代表,晚唐第一大词人,“词为艳科”的始作俑者,领导了晚唐五代词的发展趋向。

二是词人之词,营造深美闳约的意境,如《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三是其词以静态描绘代替抒情,着力于细节,装饰,暗示手法,意象跳跃,效果含蓄。

四是在开创词境,出诗变词,注重文辞声律,却有不为辞藻所累的自然之作。如《更漏子》。

b.韦庄(端己)。

一是韦庄(端己)以词名世,“温韦”(名词解释),但风格不同于温飞卿,端己词疏朗、显直。

二是(飞卿开词为艳科,注重藻饰,浓艳见长),端己词则是对民间抒情词加以艺术的加工和提高,兴会酣畅之作,以疏淡为美。

三是其词以抒情为主,比较直接,主观,风格自然清丽,如《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女冠子》(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

四是在成就上,韦庄将民间词的抒情带到文人词中来。写法上大力运用白描,摒除香艳气息,如《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l温韦词异同对比,简单而言:

温含蓄客观,韦直接主观。

温深美闳约,浓艳唯美;韦直抒胸臆,自然清丽。

温意象温柔,韦分明叙述。

温韦两人在“伶工之词”变为“士大夫之词”的过程中发挥了先锋作用,成为南唐词的先导。

d、五代以《花间》分前后,后期词以南唐为中心,代表词人有南唐二主、冯延巳(正中,《阳春词》)。多重抒怀,疏淡、深厚,雅致。这一时期词开始表现人生遭际等真情实感,曲调清雅,声情谐和,“伶工”到“士大夫”的重大转变。词成为了抒情诗创作,对宋词产生重大影响。

a、冯正中:着力表现者,非情事的直接描述,是雅致优美的意境,符合文人士大夫的胃口,花间转向士大夫的重要枢纽。代表作有《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b、李璟(伯玉,《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c、李煜(重光)。

一是大作家应有的遭遇,前后期生活的强烈反差。阅历虽浅,但不失赤子之心,创作虽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宫廷享乐、离愁别绪、亡国悲痛。

二是他的早期作品沉溺声色,纵情逸乐,如专咏美人口的《一斛珠》(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未脱花间旧格。但写得真切率直。

三是重光后期词已由对外界事物的描绘转入内心情感的表白,如《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最感人的篇章是亡国悲痛之作,如《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四是艺术上,其后期词,白描写极度悲痛,旧事新境,时空跨度大,引发联想,感情容量大,又有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引起共鸣。

l推荐阅读叶嘉莹先生《论温韦冯李四家词》。

3、晏殊(叔同、元献,《珠玉词》)。

一是宋初词坛影响最大,开拓了宋词婉约派的正宗风格。主要以词名世、专攻令词。

二是“富贵词人”,消遣,表现出一种理性的节制:富贵而不鄙俗,艳情而不纤佻,情之深厚转化为理之深远,哲思化的倾向。如“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三是善于营造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闲雅的无可奈何情调,些许敏感而旷达的惆怅。

四是语言明净雅致、构思曲折精巧,表达了对人生的眷恋之情。

4、欧阳修(永叔)。

一是尚未脱艳词传统,上承五代南唐,下开东坡疏隽与少游深婉。

二是风格多元,主要是深婉含蓄和清新疏隽。并将人生感受写进词中,提升了格调与扩展题材。如《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

三是赏玩的兴趣使其词显示出豪放之气,将诗词的抒情功能等同,欧词开风气之先。

四是也写情词艳曲,或细致,或泼辣。其作品中,小令、慢词;文人之雅与世人之俗,手法多样。

5、柳永(三变、耆卿、柳屯田,《乐章集》)。

一是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大变,教坊新声、歌谣俚曲制作长调慢词(名词解释:柳永是慢词体制的开创者,p298)。

二是创体创调密切关联,柳永慢词多用新调。(词的体制至柳始备)。

柳词以俚俗色彩著名。“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其俗与雅词分庭抗礼,题材内容描写城市生活,如《望海潮》(东南形胜);歌妓(带有才子佳人的情调,追求灵肉统一),如《倾怀》,其写法开古代市民文学先声。

三是柳词亦有雅处。一是以赋为词,融合曲辞与辞赋长处,如《雨霖铃》(寒蝉凄切),发挥慢词铺叙之长,扩大了词的言情空间;二是羁旅新行役词不减唐人高处,如《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6、苏轼。

以诗为词:将词家“言情”与诗人“言志”结合起来。

l“以诗为词”的意义:一是突破“词为艳科”,士大夫化;二是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三是并非简单地视为诗词合流。

扩大词境:走向现实,面向社会。

采用词题小序交代所写的内容,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风格多样,不能以豪放囊括。

北宋亡后,分为南北二派。

7、秦观(少游、《淮海集》)。

晏欧“诗庄词媚”之格局至秦观登峰造极,婉约。

寄情深微,造语精巧,重返花间的倾向,突出男女情事,变病态描写为真情歌颂,如《鹊桥仙》(纤云弄巧)。

“专主情致”,融合小令慢词形成。但非一般的离愁别绪,气格与东坡相近。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踏莎行》(雾失楼台)。

抓住词体特质,抒情为主,情景兼胜。

8、周邦彦(美成,《清真》)。

北宋词之集大成者:

一是词调搜求、审定、考证,有集成创制之功。

二是写法上体物言情,描绘工巧,融化诗句,练字妥帖。

三是创作风格的集大成,总结。

慢词:知音律、备法度、风格醇雅。

一是发展柳永以赋为词手法,兼取各家词风,典雅工丽。

二是题材与柳词相似。

三是成就于咏物与羁旅行役词。如《六丑·中吕·落花》。

四是以思力安排取胜,将情节化引入,慢词之中。

五是语言流畅、声韵悠长,四声入词,浑厚和雅。

六是影响于姜夔、吴文英的词创作,一是骚雅清空,二是丽密质实。

10、李清照(易安、《漱玉集》)。

一是理论,强调“词别是一家”(名词解释),创为“易安体”(名词解释,并非“婉约”二字所能概括)。

二是前期女性,后期感伤情绪。

三是寻常语度入音律,语言流畅,善用白描,化俗为雅,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11、辛弃疾(幼安、稼轩,《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先生有《稼轩词编年笺注》)。

一是生平思想:几起几落,壮志未酬,有强烈的政治理想与家国情怀。首先是个战士,其次是位文人。

二是题材内容:英雄、农村、艳情、咏春。

其英雄词写爱国情怀,显英雄本色,如《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写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如《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其农村词构成清新朴素的词格,扩大表现范围,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但其现实生活中实有牢骚语,如“味无味处求吾乐,猜不猜建国此生”。

其咏春词六十余首,婉约妩媚,表明辛之才能,寓刚于柔,如《祝英台令·晚春》。

其艳情词并非一味地艳情,而显得情致凄切、率真质朴,如《粉蝶儿》(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

三是艺术成就:

以文、赋、经、子、诗为词,“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创新精神。

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为两宋词人不能比。

“稼轩体”(名词解释):豪放格调出之(词境开拓),却不是温婉本色(词体特点)。

语言运用自如,效各体,用各种语言,民间口语,形成“深雄雅健”的语言风格。又善用典故。

12、姜夔(尧章、白石,《白石道人歌曲》,今人夏承焘先生《姜白石词编年笺校》)。

一是生平落寞,布衣终身,流浪江湖。

二是其次往往清越高旷,摆脱轻浮,作冷处理。如《踏莎行》“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情调伤感,无热烈语。

三是以表现文人士大夫高洁清雅志趣为主,追求言外之意,不执泥于物,故“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在一定程度上抒发了家国情怀,开拓了婉约词的表现。

四是“清空”为风格:清雅的人品、清刚的笔法、清虚的情韵,如《扬州慢》(淮左名都);“骚雅”可理解为风格的材料,诗骚比兴、以江西诗法入词,清刚瘦硬。写法上单行散句,用宋调铸辞,是其新创造。

五是可说是豪放、婉约、清雅之刚柔并济之清雅派的开山祖师和主要代表。姜精通音律,取法美成,而别成一派,影响史达祖、王沂孙、张炎,直到清代浙派词人。

13、吴文英(君特、梦窗)。

一是清真词的继承者,而转向质实一路。

二是“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炫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时空跳跃,意识流。如《齐天乐》(三千年事残鸦外)。

三是内容为酬酢赠答(人品受到争议)、哀时伤世、忆旧悼亡之词。早年模拟花间、柳永,但后来情词移情于物,外延广泛,语言痴迷,有如梦幻。

四是艺术上讲究用事、修饰,语言打破正常语序,显得深幽密丽,好用僻典。有晦涩堆垛之嫌。

14、了解辛派词人(名词解释,张元干、张孝祥、陈亮、刘过)、陆游(兼具激昂雄快、清逸流丽)、王沂孙咏物之词(社交性、喻托性的双重性质)、周密、张炎(《词源》p368)、蒋捷以及汪元量、刘辰翁等遗民词人。

宋词补充。

1、名词解释:《白石道人歌曲》(对词律研究的重要意义);“七宝楼台”(出处张炎《词源》);“以诗为词”(陈师道《后山诗话》对东坡词创作特点的描述)。

2、南开简答:简述唐五代词的发展历程。

早期民间词与文人词——花间词——南唐词。

3、谈谈梦窗词的主要特征49。

4、北大:谈谈宋代以赋为词。

柳永、美成——稼轩——姜夔、梦窗。

5、简要评述稼轩词63。

6、柳永在词史上的贡献。慢、开拓、赋、雅俗。